《第二节 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教学设计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6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42.000 KB
  • 2022-11-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二节 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教学设计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二节 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教学设计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二节 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教学设计3-苏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doc,共(4)页,4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48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1教材分析《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课题,本人把这节课分成两个课时,先探究无脊椎动物的运动,然后再探究脊椎动物(以人为例)的运动系统。本文是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忽略无脊椎动物运动的分析

,其实第一课时对第二课时的学习非常重要,第一课时中观察蚂蚁的运动器官,其中蚂蚁足的分节、足内发达的肌肉,对第二课时学生要知道运动的发生要有肌肉、关节和骨骼的参与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所以这一课时,起到了承上启下、至关重要的作用。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知道不同的动物

具有不同的运动形式,同一种动物具有多种运动形式,但学生对于动物的运动是怎么形成的,它的物质基础是什么,是一知半解的。教学时,教师要注重联系生活实际,通过一系列的活动,给学生逐步传递这方面的知识。3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举例说出动物的运动结构;举例说明脊椎动

物运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2)能力目标:通过体验、分析和观察解剖实验活动,提高观察、得出结论、推测、表达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到通过观察可以获得科学的事实和证据,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

探究态度。建立“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生物学观点。欣赏生物体结构的协调美。4教学重难点动物的运动结构和功能相统一5教学过程5.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一段精彩的短视频并提出问题:视频中的动物有哪些运动形式?这些动物具有

非凡的运动天赋,让我们人类望尘莫及,它们是如何完成各自的运动?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解开谜团。5.2探究无脊椎动物的运动引导学生按照进化的先后顺序进行探究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生物进化的历程,动物的进化经历了单细胞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

物„„,动物进化的特点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单细胞到多细胞,所以我们先从简单、低等、单细胞的动物着手研究。学生讨论,完成任务单1动物名称运动形式如何完成运动草履虫变形虫蚯蚓蜗牛教师展示任务单1中动物的动画幻灯片,以小组为单位

,认真观察,共同完成任务单。随后请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讨论结果,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动物的运动依赖于它们各自的什么结构。实验探究:蚂蚁的运动探讨地球上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数量最大的生物类群的代表------蚂蚁,

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观察试管中蚂蚁的运动,解决任务单2中的问题:蚂蚁的运动方式?蚂蚁的运动器官是什么?数量有多少?有何特点?蚂蚁的运动步伐是怎么样的?观察实验结束后如何处理蚂蚁?同学们尝试画出蚂蚁的形态简图,自身体验活动:三人为一组,每人的两条腿为蚂蚁的一对足,模拟蚂蚁的爬行过程。蚂蚁的三对足是如

何配合完成爬行的示意图(可以做成翻页动画)。探究足内结构蚂蚁是个大力士,能举起比自己两倍多的重物,引导学生思考蚂蚁足内的结构。学生观看探究实验视频(学生实验解剖螃蟹的步足,由于蚂蚁足很小,用肉眼难以观察足内部的结构,所

以用蟹足代替,且蟹足容易获取),通过观看学生实验,学生不仅了解了足内部也就是外骨骼上附着了大量的肌肉,正是由于肌肉的收缩与舒张,螃蟹才能完成相应的运动,同时也能解释了为什么大多数螃蟹只能横着走的问题。螃蟹步足的关节只能上下活动(在学生实验视频中有绕各关节活动的内容),大多数螃

蟹爬行时只能一侧步足弯曲,用足尖抓住地面,另一侧步足向外伸展,当足尖够到远处地面时便开始收缩,而原先弯曲的一侧步足马上伸直了,把身体推向相反的一侧,所以只能横着走。这是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又一力证。小结:生物的进化历程是这样的:单细胞→多细胞,简单→复杂,低等→高等,动物的

运动形式不断多样化,动物的运动结构不断地复杂化,才能完成非常精细的动作。我们今天主要探究的是节肢动物的运动,它们的运动都依赖于各自的运动器官,或是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节肢动物与其他无脊椎动物很大的不同在于它具备坚硬的外骨骼,那脊椎动物也具有骨骼,两者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是这样进化呢?或者

说这样进化有什么好处?6总结反思所谓的核心素养就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的核心就是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学科教育活动中学习不是充分占有学习资源和积累知识的过程,而是学会如何从已知中探索

与创造未知的过程,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学习者本身就是学习活动的主动的参与者,因此活动教学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生物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本节课设置一系列的活动:探究蚂蚁的运动器官、组织三人模拟蚂蚁的爬行等等,都是让学生树立生物的结构和功

能相适应的生命观,力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并轻松地建构知识。在探究蚂蚁的运动时,由于学生的能力不尽相同,所以教师要合理控制好时间。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