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 《牧马人之歌》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音乐【沪教版】

DOC
  • 阅读 43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48.000 KB
  • 2022-12-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唱歌 《牧马人之歌》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音乐【沪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唱歌 《牧马人之歌》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音乐【沪教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唱歌 《牧马人之歌》教学设计2-八年级上册音乐【沪教版】.doc,共(4)页,48.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48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八年级音乐《天山弦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天山弦歌这个单元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我国新疆地区优秀民族音乐文化。本课时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新疆维吾尔族音乐和哈萨克族的音乐特点。本课学唱歌曲《牧马人之歌》采用民间乐曲双句反复的乐段结构形式,歌词按

从早到晚的顺序描写了哈萨克牧马人的生活,表现了哈萨克少年热爱马群、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自豪心情。歌曲为一段体。它的曲调健美、豪放,富有跳荡感,歌曲的衬词部分是整首歌曲的灵魂,衬词中波音的运用起到活跃气氛、展示华彩的作用,更加突出了歌曲的民族色彩。整首歌曲展示

了牧马少年开朗豪放的性格和欢乐活泼的音乐形象。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用模唱的方法唱好带有升记号的音和下滑音、上波音。并能用豪放的声音来演唱哈萨克族民歌《牧马人之歌》。尝试用打击乐器双响筒、串铃为歌曲伴奏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聆听歌曲----逐句教唱----完整演唱——小组演唱——打击乐伴奏进行教学。感受哈萨克族音乐的风格,23.情感目标:通过尝试跳新疆维吾尔族舞蹈动作,学唱歌曲《牧马人之歌》,让学生了解新疆音乐的多样性,增强学生对新疆

民族音乐文化的感情。教学重点:用模唱的方法唱好带有升记号的音和下滑音、上波音。并能用豪放的声音来演唱哈萨克族民歌《牧马人之歌》。教学难点:尝试用打击乐器双响筒、串铃为歌曲伴奏,体验打击乐器伴奏的快乐。教具准备:电子琴、多

媒体、课件、打击乐器双响筒、串铃若干。教学方法与策略在聆听、模仿、讨论、探究中自主学唱歌曲,学习用打击乐器双响筒、串铃为歌曲伴奏,并能积极参与各种音乐体验活动。教学过程(一)、视频导入,感受新疆维吾尔族音乐舞蹈特点,体验跳维吾尔族舞蹈的乐趣。1.观

看视频,了解新疆维吾尔族音乐舞蹈特点。2.教师教学生学习新疆维吾尔族舞步踏点步和几个新疆舞蹈手位动作:托帽位、托掌位、按掌位等。3.学生在教师带领下尝试跳一段欢快、热情的新疆维吾尔族舞蹈,进一步感受新疆维吾尔族舞蹈的特点,体验跳舞的乐趣。3(二)、学唱新疆地区哈萨克族名歌《牧马人之歌》

。1.教师简单介绍新疆特点:位于我国西北部,聚集着维吾尔族、哈萨克族、俄罗斯族等众多的少数民族,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誉,拥有多样的音乐和舞蹈。2.介绍新疆地区的一个民族,哈萨克族。多数人从事畜牧业,按季节转移牧场,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歌和马是

哈萨克族的两只翅膀。3.由介绍哈萨克族特点入手引出本节课教学重点:学习演唱哈萨克族民歌《牧马人之歌》A.学生聆听音乐,边听边思考以下两个问题:第一、歌曲描述了什么样的场景,表达了什么样的情绪?第二、歌曲的速度有什么变化?学生通过思考回答问题了解歌曲情感特点和速度变化特点。B.认识歌谱中的几

个音乐记号,通过模唱方法和对比的方法教学生学会唱带有升记号的音和下滑音、上波音。教师引导学生分别对不加升记号、下滑音记号、上波音记号的音和加了这些音乐记号的音进行模唱,对比。这样学生不仅学会唱这些变化音,装饰音,突破了学唱环节的难

点,还进一步了解了这些特殊音符在旋律中的作用:显现出民歌的特点,使歌曲更具民歌韵味。C.教师弹琴伴奏,通过逐句教唱、完整演唱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用不同的速度,豪放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4D.小组合作,演唱歌曲,提示学

生在小组合作演唱时可运用齐唱、分组唱、对唱、轮唱等不同演唱形式进行演唱。教师叫一个小组到前面来展示演唱活动,并对其演唱行为做出评价。(三)、引导学生尝试用打击乐器双响筒,串铃为歌曲伴奏。1.教师出示双响筒,串铃打击乐器,由学生讨论说出这两

种打击乐器分别用什么节奏伴奏较为合适。2.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实际的打击乐器伴奏练习来确定合适的双响筒,串铃伴奏节奏。3.由于双响筒伴奏节奏较为复杂,教师示范双响筒伴奏,请能力强的同学示范串铃伴奏,带领学生边唱歌曲边为用打击

乐器歌曲伴奏1-2遍。4.交换打击乐器,请能力强的同学示范双响筒和串铃伴奏,教师弹琴伴奏,学生边唱歌曲边用打击乐器伴奏1-2遍。(四)、教师评价小结,结束课程教师用简洁的语言小结本次教学内容,并将课题进行延伸,教师学生要热爱新疆地区音乐,与

新疆地区各民族友谊长存。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73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