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欣赏》教学设计-八年级下册音乐【桂教版】.doc,共(3)页,2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468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欣赏》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积极的参与聆听活动,熟悉《鳟鱼五重奏》的主题旋律,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情绪及风格特点。2、结合欣赏音乐作品,初步了解重奏乐、变奏曲式、变奏手法等相关音乐知识,并试着运用有关知识创作简单的变奏旋律。教学重点:1、赏析音乐作品《鳟鱼五重
奏》。2、了解变奏曲式、变奏手法。(难点)教学方法:赏听、启发式教学教材分析:1、创作背景奥地利作曲家舒伯特在他短短的一生中,曾经创作完成了许多室内乐作品。舒伯特的室内乐中,被认为艺术成就最高的是弦乐五重奏
,而这首《鳟鱼》五重奏,则是他所有的室内乐作品中最著名、最受人喜爱的一首。这部作品旋律优美,充满明朗靓丽的光泽,洋溢着生命的无限活力,令聆听者难以忘怀。《鳟鱼》是舒伯特1817年根据诗人舒巴尔特的浪漫诗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它以叙述式的手法向人们揭示了善良和单纯
往往被虚诈和邪恶所害,借对小鳟鱼不幸遭遇的同情,抒发了作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迫害者的憎恶,是一首寓意深刻的作品。由于《鳟鱼》五重奏这部作品的第四乐章是根据舒伯特创作的歌曲《鳟鱼》的主题而写成的变奏曲,所以这部作品被世人称为
《鳟鱼》五重奏。《鳟鱼》五重奏写于1819年,当时舒伯特仅仅22岁。2、作品分析第一乐章是活泼的快板,奏鸣曲式。钢琴奏出了以分解和弦出现的引子,接着小提琴唱出了优美宁静、朴素安祥的主部主题。主题稍作扩展后,钢琴奏出了颇富抒情风格的副部主部。在较严谨的展开
部和再现部后,音乐以短小的尾声结束。这个乐章具有温婉明快清澈的感觉,乐思优美而浪漫。第二乐章是行板,二段曲式。整个乐章静谧轻柔,钢琴奏出缕缕飘弥着奥国北部阿尔卑斯山岳地带气氛的歌谣风的旋律。中提琴抒情的吉普赛风格曲调交织
着既温柔又忧愁的情感。二段音乐在反复后结束。这个乐章形式单纯,但相当妩媚而可爱。第三乐章是一首谐谑曲。急速、轻快而精神充沛的主题以及弦乐与钢琴的问答显示出诙谐的情绪。中段是维也纳舞曲风的恬静而又愉快的音乐。第四乐章是变
奏曲式。脍炙人口的旋律描绘了深山溪流中自由悠游的小鳟鱼。小提琴优美的主题后,钢琴弹出第一变奏。第二变奏由中提琴主奏。第三变奏是借大提琴和大提琴演奏的浑厚的主题,沉重的音乐似乎令人感到了渔夫的脚步声。第四变奏是强大的和弦和阵阵的哀伤,好象是渔夫投网和小鳟鱼的挣扎。第
五变奏大提琴奏出同情和忧伤。尾声中优美的主题再现,诉说着自由欢乐的永恒和美好终将到来。第五乐章最快板,二段曲式。华丽而充满力感的音乐充计表现了作者在夏季愉快的旅行中明朗而宽阔的胸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音乐在欢乐的情绪中结束。3、作者介绍:舒伯特(1797---1828)奥地利作
曲家,欧洲浪漫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由于生活贫困又不愿依附于权贵,在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苦闷和压抑的情绪,年仅31岁就离开了人世。舒伯特的创作体裁非常广泛,包括歌剧、交响乐、重奏乐、奏鸣曲等,其中歌曲是舒伯特有特殊
成就的创作领域,被誉为“歌曲之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学生伴随着舒伯特的钢琴五重奏《鳟鱼》步入教室,大屏幕上播放着鱼在水里遨游的画面,为学生创造学习情境。二、知识导入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在一条美丽清澈的小溪
里生活着一群快乐的小鱼,它们自由自在地过着幸福的生活,可是突然有一天来了一位不速之客,后面究竟发生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聆听一下。学生1:学生2:教师:后来小鳟鱼被渔夫抓起来了对吧?那么你们觉
得小鳟鱼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渔夫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学生1:学生2:教师:噢,同学们说得很好,小鳟鱼给人一种单纯、善良的感觉,渔夫给人一种狡诈的感觉。《鳟鱼》这首歌曲是舒伯特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歌词取材一首浪漫诗,作者用渔夫
比做当时的统治者,用小鳟鱼比作群众,表达了对统治者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那么,先让我大家去了解一下舒伯特。(教师播放舒伯特简介视频)三、欣赏《鳟鱼》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1、接下来我们再来欣赏一首舒伯特用歌曲《鳟鱼》的音乐主题创作的《鳟鱼
钢琴五重奏第四乐章》,在欣赏过程中请大家带着下面几个问题边思考边欣赏。1)演奏这首作品的乐器有哪些?2)什么样子的情绪?3)你能听出作品的主旋律么?是否能哼唱几句?(播放第一部分暂停)教师:谁能告诉回答老师提出几个问题?学生1:学生2:学生3:教师:这首
五重奏由钢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五种乐器来演奏。那么下面有那位同学给大家哼唱一下主旋律呢?学生1:教师: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跟着老师来哼唱一下主题,老师一句,同学们一句。教师总结:刚才我们所欣赏的部分由小提琴为主的弦乐器演奏,轻快活泼,表现了小鳟鱼自由自在、无
忧无虑的形象就是这首重奏的主题部分2、欣赏变奏1由钢琴主奏,清澈悦耳,弦乐贯串着六连的琶音,体现了小鳟鱼在清澈的水中欢快嬉戏、悠然自得的情景。3、欣赏变奏2中提琴主奏,大提琴演奏副旋律,钢琴则像回声一样补充在每一句的空间,小提琴六连音地连续
进行时而级进时而用琶音时而上下翻腾,描绘了小鳟鱼的另一番情景。4、欣赏变奏3由大提琴和低音提琴主奏旋律,浑厚的沉重的音乐似乎令人感到了渔夫的脚步声,钢琴演奏出一连串三十二分音符的上下翻滚的音型,小提琴和中提琴演奏着痉挛似的节奏音型,音乐变得激烈
,好像隐伏着的危险即将出现5、欣赏变奏4和弦变奏,哀痛的情绪一开始就用两个强音奏出,六连音和激昂跳进的音调在不同的生不中交替,渔夫把水搅浑吊起的小鳟鱼在挣扎,阵阵的哀伤6、欣赏变奏5由大提琴演奏出悲痛的凄凉的主题,表现了对小鳟鱼悲惨遭遇的同情和忧伤7、变奏曲式:变奏曲是指
主题及其一系列变化反复,并按照统一的艺术构思而组成的乐曲。手法有装饰变奏、对应变奏、曲调变奏、音型变奏、和声变奏等。另外,还可以在拍子、速度、调性等方面加以变化而成一段变奏。变奏少则数段。多则数十段。变奏曲可作为独立的作品,也可作为大型作品的一个乐章。四、我是小小作曲家1、
请采用装饰音(倚音、波音、颤音等)变奏法对以下小节进行变奏。2、请采用改变节拍方法对下面小节进行变奏谱曲改编3、请用变奏谱曲法改编一下小节使旋律变成欢快的情绪1=F2/463362.172176.53请学生1、2、3、4、5、6个上黑板进行作品展示教师点评五、根据歌曲内容创编音乐
短剧,剧中需要三个角色:鳟鱼、渔夫和作者,请同学们踊跃参加。学生表演时播放歌曲《鳟鱼》。表演后对学生作出肯定的评价。(如果时间不允许,这个环节也可省略)六、课堂小结:变奏曲的意义:用一个很通俗的比喻来说,好比一个美丽的女子,她的美丽就是一个主题。她在生活中尝试着穿不同的衣服,
多次登场:第一次穿中式旗袍、第二次是西式晚礼服、第三次又换成都市牛仔装、第四次是丽人职业装,第五次是动感运动装……不管服装怎样变,甚至变到你认不出来她来了,但实际上人还是这一个:曼妙的身材、娇艳的面庞、纤纤之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