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入图片》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西师大版】

DOC
  • 阅读 36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39.000 KB
  • 2022-12-05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插入图片》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西师大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插入图片》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西师大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插入图片》教学设计-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西师大版】.doc,共(5)页,3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369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插入图片与调整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掌握插入图片的方法。2)能调整好图片大小和位„„3)能设置好图片与文字的环绕方式。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能力。3、情感与价值观:1)体验图文混排表达信息的魅力,增加学生图文的审美能力。2)增加学生交通安全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图片的输入与调整2、图片格式的设置3、文字环绕风格的设置难点:根据不同的文章需求来插入合适的图片并进行设置教学方法1、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法”、“演示法”、“半成品教学”等教学方法,为

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学习的平台,使学生动愉快的学习。2、运用图像、文字等多种媒体进行教学,吸引学生主动地去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四、学法1、自主探究法、小组互助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互助的能力。2、模拟情境体验、感受,在模拟的情

境中提高学生的审美观,有利于提高学生兴趣。五、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分好合作小组,8个小组(一)导入新课:模拟情境:师: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教师文化素养,教导处要求每位老师制作一个教学用具,进行全校评比,现在出示两幅作品,请同学们欣赏并比对,哪个更好,分析原因。以小组为单位

讨论,并选出一名同学发言。(打开课件:投影出示2幅作品)生: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言生:小组选出一名同学发言点击总结区别1)有图片的,能够更加形象地表达主题,并且使文档更加美观、生动;没图片的显得枯燥。2)图片能让图

文并茂,使人赏心悦目,吸引读者,增加文档的感染力;缺少图片更显呆板。师:既然图片有这么多优点,我们就想办法在作品一中插入一些图片进去,这正是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相信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一定能把把作品二完善得同作品二一样的美观。(从宣传设计文档过度阐明图片在文档中的

作用,引出课题)2.引出课题:在word文档中插入图片。投影:课题并出示目标)(二)自主探究任务一:如何插入图片。师:在Word2003文档中,恰当地应用图片可以美化作品的画面,实现“视觉美带来整体美”的效果。图片可以是剪贴画,也可以是计算机

上的图片文件,现以计算机上的图片文件为例讲解。投影:图片演示插入操作步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完成例题1和练习1的操作,如果遇到困难,小组内互相讨论,互相帮助。教师边巡视边个别指导。请一位同学演示,老师指点操作中出现的失

误。点击投影问题:在插入图片中遇到什么问题?问题:插入的图片怎么只看见图片的一小部分,其它部分到哪里去了?师:将图片插入文档之后,图片的显示效果达不到我们的要求,我们就需要进一步调整图片,使作品更美观,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图片的文字环绕方式的设置就可以解决上面的问题。引出第二个任务。任务二:调整图片周围文字的环绕方式。1、教师出示图片文字环绕方式设置操作步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完成例题2和练习2的操作,如果遇到困难,小组内互相讨论,互相帮助。教师边巡视边个别指导。请一位同学演示,老师指点操作中出

现的失误。同时提醒同学注意几个问题:第一:在哪里设置图片周围文字的环绕方式?(学生:“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中)第二:是如何打开“设置图片格式”对话框的呢?(双击图片)第三:在如何去设置呢?(先要选择“版式”选项卡,再选环绕方式)第四:环绕

方式有哪几种?(学生先尝试、回答,老师再出示图例并讲解区别)3、请一位同学演示,老师小结步骤;师问题:在操作时同学们发现了什么问题?4、完成后,图片太大并仍独自占据角,难看。提示仍然还存有问题:图片太大找出不足、进行加工,引出第三个任务。任务三:调整图片大小和位置。1.教师出

示自由调整图片大小操作步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完成例题3和练习3的操作,如果遇到困难,小组内互相讨论,互相帮助。教师边巡视边个别指导。请一位同学演示,老师指点操作中出现的失误。点击出示问题,引入固定调整图片的高度和宽度。2.教师出示固定调整图片的高度和宽度操作步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完

成例题4和练习4的操作,如果遇到困难,小组内互相讨论,互相帮助。教师边巡视边个别指导。请一位同学演示,老师指点操作中出现的失误。点击出示问题,引入固定调整图片的高度和宽度。教师出示调整图片位置的操作步

骤。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完成例题5和练习5的操作,如果遇到困难,小组内互相讨论,互相帮助。教师边巡视边个别指导。请一位同学演示,老师指点操作中出现的失误。请一位同学将以上三个任务完整做一遍演示,操作还不熟悉的可要看仔细了!教师评价并表扬。(五)小结1、小结:今天的学习了哪

些内容?a、在word文档中怎样插入图片;b、如何设置文字与图片排绕方式;c、将图片调整到合适的大小和合适的位置。知识拓展:请同学们打开D盘中“综合练习.doc”文档,文字环绕方式的“嵌入型、浮于文字上方、浮于文字下方、上下型、穿越型、编辑环绕顶点”这几种方式以小组为单位合作探究,共

同完成。教学反思:在这节课中,教学的主体是学生,通过设计的任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这40分钟里,全班学生围绕着多个真实的情境学习任务通过自主探究、教师启发指导、学习小组中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及最后的学习成果的展示,

学生在不断地获得成功的喜悦和认同,这激发了学生后续学习的热情。下面我就以下几个方面对这节课进行反思:1.创设情景,引发思考,提出任务情境的创设不仅要适合学习主题,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要有利于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的提出、展开和完成,学习

平台的建立以及学习工具的使用。任务驱动法是从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出发,将教授者、学习者、教学环境三者融为一体,构建探究教学的氛围,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则是强调创设一些真实的情境,这也是教学内容设计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那本节课我所创设的情境是:同学们,老师这儿

有两篇文章,你们觉得哪一篇好看?这两篇文章,你更喜欢哪一篇?说说为什么。和内容相符的图片,能使作品更生动、形象、直观,你想不想在你的文档里也插入这些美丽的图片呢?让学生在回顾旧知识的同时发现新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

观察能力,反应能力,及对旧知识的掌握能力,对新问题的辨别能力,进一步的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这些情境的创设,不仅可以很快进入学习主题,为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任务驱动探究式学习方式。2.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培养学生

的自学能力教师将要讲授的新知识蕴涵于一个个与学生的学习、生活联系紧密的小任务之中,任务设计针对性强,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所学新知,为了帮助学生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也为了让学生能够顺利完成任务,教师为学生提供了2个小自学课件;另外,在学法的设计上教师充分考虑不同层次、不同水

平的学生,为了照顾全体学生,在此设计了分层参与的自学任务:(1)会这部分知识的学生可直接完成任务;(2)有困难的学生可参照自学课件;学习过程中教师强调生生间的相互帮助与协作,这种方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参与度

高,自学能力不仅得到了锻炼,更让学生体会到了在学中用、在用中学的乐趣,知识目标轻松达成。尤其是最后综合性任务的设计,孩子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知识更加牢固、技能更加熟练,自己的聪明才智也得到了展现,欣赏

美、表现美的能力也进一步得到增强。3.师生协作,典型评议,即评既改,互相启发在现代网络环境下,教学时常只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往往会忽略了老师自身的作用,以为只是简单地下达一个命令,就叫学生去完成,这样的教学组织,势必使学生学习放任自流,学习难以成效,更加不可能达到学习目的。本节课在教学的每

一个环节中,教师都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恰当的作品评价,在评价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师生间的、生生间的相互合作与协作,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同时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提高。4.教师的点拨要有

度在网络环境下实施学生自主式学习与探究式学习,教师对学生活动,讨论的组织与点拨也非常地重要。如果教师点拨得当,那么就可使学生事半功倍,不然就有可能只是做做无用功了。因此教师的点拨要对学生具有启发性,要有深度,要点拨到点上,就好比打蛇打七寸一样,如此就便于把学生领进科学的殿堂、知

识创新的天地。教师要杜绝在点拨时言语大而空,言之无物。在本节课中,教师通过点拨的方法提示学生在插入图片时的操作以帮助学生,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来顺利地完成教师所布置的任务。同时在课的最后,教师还要及时点拨学生去反思本节课学习过程,使学生的实践水平在反思中得到升华。作

为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根据环境,注重知识应用的综合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水平,不断摸索总结,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进而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总体目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适应时代的要求!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7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