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网络安全与道德教学设计》教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人教蒙教版】.docx,共(2)页,21.49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194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网络安全与道德教学设计应用创新点在充分利用电子白板软件制作课件的同时,加入适量的视频资料提高学生的兴趣;利用白板软件的交互性,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总结知识;利用VB软件制作小程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与直观性。教材分析1、《网络安全与道德》是内蒙古
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1章活动4的教学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安全防范意识,有效的减少网络安全威胁,通过《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学习,指明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以后参加工作而服务的,所以要培养学生要良好的信息素养,和正确使用网络的技能,遵守网络规范
和网络道德,做一个信息时代的合格中学生。2、本课的教学设计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以网络的发展及所带来的危害为开端引入新课。(2)网络安全。首先认识计算机病毒,了解计算机病毒的特性及传播途径。并引入如何预防计算机病毒。
介绍网络诈骗的类型。讨论防御方法,再加深到网络安全问题中,对于网络中的各种病毒和恶意信息的鉴别。(3)做一个文明的上网人。通过人生活在集体中要讲道德,引入计算机道德。讨论使用计算机要遵守哪些道德?总结出示“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4)总结。通过提问,巩固学习过的内容。学情分析
1、他们正处于向青春期过渡的时期,对新事物都十分好奇,但警惕性不高,特别是现在网络发展速度快,网络上提供的信息特别丰富,但他们对信息的辨识能力还不够高,所以很容易就会被网上的一些信息所诱惑,使不法分子有空可钻。2、本节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不能用传统教学讲,容易
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采用新课程标准,可以通过视频和资料分析,让学生采用讨论法、分组法,并在练习中得到提高,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老师做最后的点评人。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常见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安全防范措施(2)了解并遵守青少年网络道德规范(3)加深对网络
道德规范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1)通过网络文明公约,学生明白养成良好使用网络的习惯的重要,尽可能克服因迷恋网络游戏而无节制上网,建立必要的网络道德规范,学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2)通过学生学习有关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和自我保护的
资料及视频,从而懂得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3、情感与价值观:(1)正确、合法地使网络(2)树立良好的网络安全意识教。教学环境与准备多媒体教室,电子白板。教学过程1、导入现在我们一进某家店或是亲戚家最常问的是“您家WiFi密码是?”网络已经进入了我们的生活,随着因特网的
发展,网络安全被人们所重视,网络信息道德也为人们提出了新的要求。2017年3月7新闻报到了美国中情局入侵事件,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我们来看一下当时的播报。(播放视频《新闻—美中情局入侵苹果手机供应链近十年》)2、环节一网络安全一、影响网络安全的
因素1、计算机病毒1)计算机病毒的定义2)计算机病毒的特征(教师给出相应的动作,学生总结特征)3)“流氓软件”4)防御病毒的措施2黑客非法入3、侵数据窃听与拦截1)电信诈骗(学生讨论听过的相关信息)2)预防被骗
(播放视频)4、拒绝服务5、密码破解1)暴力破解---无穷法2)游戏—-看谁快6、地址欺骗二、网络安全的防御环节二健康的使用网络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行为健康环节三网络道德网络道德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环节四总结教学反思课程讲解进行的很顺利,整堂课的教学任务完成情况不错,
学生了解了网络安全中的各种因素与防御,有学生竟然要去改密码来加强保护。小组讨论时学生们分享了很多的网络诈骗等安全事件,以后遇到类似的事会多个心眼,加强保护意识。一堂课总有不足之处,经常使用简单的PPT播放,而本节课在白板软件使用中,有些时候忘记正在使用的是笔触的功能,会在屏幕上花上几
个道子才意识到要切换回去;还有图片拖拽时会不经意间将图片放大。课堂教学的思路清晰,条理明确,但是可能每一块的衔接不是特别的流畅,尤其是最后引出网络道德时得到过渡语有些生硬。措辞在精炼一些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