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网络安全与道德》教案-七年级下册信息技术【人教蒙教版】.doc,共(8)页,4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19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网络安全与道德》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树立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2)了解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知识;(3)加深对网络道德规范的认识;(4)掌握计算机信息安全防护技能;(5)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网络文明公约,让学生养成良好使用网络的习惯,尽可能克服因迷恋网络游戏而无节制上网,更甚者会逃学、夜宿不归而出现的这些现象,让学生建立必要的网络道德规范,学会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2)通过学生学习书中有关网络安全防护措施和自我保护的资料及视频,从而懂得如何正确地使用网络;(3)通过关
于网络安全的五个问题的辩论,进一步了解网络安全。3、情感与价值观:(1)正确、合法地使用信息技术。(2)维护自己和他人的知识产权。二、教学设想本节内容比较抽象,理论性比较强,不能用传统教学讲,容易让学生觉得枯
燥乏味,采用新课程标准,可以通过视频和资料分析,让学生采用讨论法、分组法,并在练习中得到提高,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老师做最后的点评。三、教材分析《网络安全与道德》是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信息技术》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网络安全与计算机病毒防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通过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学习,指明信息技术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以后参加工作而服务的。所以要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和正确使用网络的技能,遵守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做一个信息时代的合格中学生。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1)理解相关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的问题。(2)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和信息道德。(3)提高和强化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2、教学难点(1)学会远离和抵制不良信息的影响;(2)学会保护自己和他人的信息安
全。五、教学方法分组合作、练习启发、讲解与讨论相结合。六、教具准备电脑室、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课件、视频和练习材料七、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通过两个网络安全案例导入网络安全,导入网络道德,展开“做信息时代的
合格中学生”的主题。师提问:案例中的财务人员为什么会被骗?为什么会出现“黑客”?浏览课本,学习案例内容,了解本节要学习的内容。并置下悬念。熟悉课本,了解课程内容,也为下面的授课作好铺垫。二、讲授新课(一)计算机网络安全网络的积极影响及带来的问题。教师:应该肯定
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各种正面的、重要的影响。但是,引出本节课课题:网络也带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不良的影响。所以就有了这样一个《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大家知道它的具体内容有哪些吗?(学生举手回答)(1)调查1:有多少同学是去过网吧的?一般多久才去一次?
去一次要呆多久才出来?在上网吧消费上花了多少钱?在网上都玩些什么?有没有被别人欺骗或欺骗别人的经历?(2)调查2:在家里有电脑上网的同学有多少?在家一般多久才上一次网?在家上网一般学习的有多少?你觉得上
网次数多了会影响你的学习吗?对你的学习有帮助吗?(3)播放“绝望的生鱼片”的动画视频,让学生用《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对教师提问进行分析。师提问:片中的中学生犯了公约里的哪条?为什么会犯错?应该如何改正?2、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老师对课文内容讲解)让学
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积极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观看视频,分析问题从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入手,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意识观察家培养网络道德和注意使用网络安全的重要性。比较直观地从视频中让学生了解到《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的内涵。3、加强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网络
规则和礼仪。(师对课文内容讲解)(学生完成“练习1”)练习1:一、网络聊天是当前中学生上网最喜欢做的一件事,下面的这些做法你认为哪些是正确的?A、利用OICQ和同学老师交流学习和生活的心得B、受网友的
邀请,单独和网友见面C、在线网友之间通过QQ来传送文件D、在聊QQ的时候,网友大多是同班同学,用侮辱性的语言互相攻击或者欺骗二、以下哪些做法是不对的?A、某同学最近做了个网站,于是到论坛上发帖宣传自己的网站.B、在网上看
到一篇作文写的不错,我把他下载下来修改一下交给老师参加作文竞赛.C、在聊天室或者论坛上要是有人惹了我,可以用刷屏的方式来对付他,因为这样不会造成什么危害。三、以下做法不对的有:A、我的邮箱收了很多垃圾邮件,处于好玩我依次的把它们也发给别人了.B、利用网络的搜索功能检索我们需要
的信息并可以在公共资源网站上下载图片和免费软件使用.C、我们学校搞网络投票,我喊了几个同学来帮我投我支持的选项,由于可以多次投票,我用了一下午投了几百票.四、以下做法不对的有:利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并讨论总结。通过回答
相关问题,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到如何正确上网。A、合肥某中学13岁学生2004年成功的攻击了合肥三所学校的校园网,造成网络瘫痪.B、某位同学在网上找了个可以监视别人屏幕的小软件于是把他安装到学校的机器上,这样就可以看看别人上网做些什么了.C、我的QQ号被盗,于是在网上找了个盗QQ号码的小软件,把别人
偷我的号重新偷回来.五、以下做法不对的有:A、在计算机室上课的时候,打开有的网站会自动跳出一些暴力的或者色情的网页,遇到这种情况自觉关闭,如遇解决不了的问题主动向老师报告.B、一个同学通过局域网的网络共享发现了老师准备的期中考试试题,于是偷偷用笔记载下来.C、在
上信息技术课时,随意聊天和玩网络游戏六、下面的这些做法和说法你认为哪些是正确的?A、网上聊天可以结交朋友,网络游戏可以锻炼智力,它们是如此的吸引人,因此家长和学校老师没有必要在这方面对我们进行管理.B、网络论坛是个相对自由的天地,在上面可以畅所欲言,但有不少人在上面散布
一些虚假消息引起大家的轰动.相互谩骂的,危害国家安全的言论很多.对此我们要坚决制止.C、QQ上经常有人给我发法轮功的东西,而且叫我发给别人,否则将会受到诅咒,那么我也只好发给我的其他朋友了.并师生一起有针对性地讨论、总结,对达
到知识的巩固和深入拓展。七、下面的这些做法你认为哪些是合乎网络道德规范的的?A、在网上参考或引用别人的作品时注明出处B、从网上下载别人照片随意进行修改,然后发到互联网上C、在网上进行虚拟物品交易(师公布正确答案,并
和学生一起讨论)(二)构建我们的网络道德(1)加强病毒防范师问1:你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遇到过网络病毒吗?你是如何知道它是网络病毒的?又是如何解决的?师问2:除了计算机病毒外,你知道的网络中还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分别是什么?师小结:根据学生
回答的内容,将计算机安全隐患归纳为三类---黑客、恶意网页和病毒。(2)保护好个人信息总结:教师分析计算机病毒的分类、特征及造成的危害。练习2:1.你的邮箱中有一份陌生人发来的生日礼物邮件,你会怎么做?A.打开看一看B.删除该邮件2.设置密码时,安全级别最高
的是哪种方法。A.生日B.字母、符号、数字混用,多用特殊字符C.英语单词D.电话号码回答问题,了解和深入理解网络病毒的基本概念,分析并讨论。完成练习,了解一下学自己的网络安全意识是否合格。(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小组活动,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3.你收到一封来自银行的邮件,声称你的账户在某商场大额消费,请你登录它提供的银行网站,输入账号和密码,查看你的账户。你会怎么做?A.登录该网站查询B.不登录该网站查询4.发现病毒
后,比较彻底的清除方式是_____。A.用查毒软件处理B.用杀毒软件处理C.删除磁盘文件D.格式化磁盘5.在网吧等公共场所上网后,你会怎样做?A.上完网后转身就走B.关机后再走C.关闭所有浏览的窗口再走D.消除系统
中保留的个人信息再走(师公布正确答案,并作出点评)(3)警惕信息污染1、尽量正规的网站2、远离不健康的网站3、培养批判性思维的习惯(让学生以自己的理解进行讲解,然后小组评比,老师点评)学生自己当小老师,看看理解了多少,还有多少没吃透。利用任务驱动,让学生学会通过自己的主动参加学习,完成对知
识的消化。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于网络道德和网络安全有了一定的了解,也开始树立了良好的信息素养,并学会遵守网络规范和网络道德,努力成为一个信息时代的合格中学生。也
懂得了在网络如何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和能力,正确使用网络提高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质量。板书设计课题网络安全与道德一、计算机网络安全二、构建我们的网络道德1、学习《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2、就5个有关网络的问题进行讨论3、总结讨论结果三、小结四、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