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信息及其特征》教案15-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滇人版】.doc,共(4)页,1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125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所讲内容为第一章第一节“信息及其特征”。本节课是初中阶段信息技术学习的开始,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本课程学习的内容,清楚要求学生理解信息的概念,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明确信息的多样性。通过本
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的兴趣,帮助引导学生在讨论信息特征的过程中认识到信息应用的价值,为将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所以本节课的地位十分重要。二、教学对象分析学生对信息的基本特征还不能很好的理解,本课程通过学生自主学
习、参与小组讨论活动等形式来理解以及掌握本节课的内容,避免纯理论的讲述,把信息这个概念与其特征尽量由浅入深讲授,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中理解。三、教学目标1.理解信息的概念。2.掌握信息的基本特征。3.明确信息的多种表达形式和信息的多种载体。四、教学重点1.信息的含义。2.信息的基本特征。五
、教学难点1.信息的含义。2.理解信息的基本特征。六、教学过程设计教师让学生观察教室四周,看看能发现什么,通过学生五花八门的回答,提出信息的概念。我们可以凭借一些工具来描述信息,表达信息,存储信息。例如通过文字、图片(图形、图像),声音、
动画、视频等等来描述信息,表达信息;通过人脑、书本、光盘、磁带来记录信息,存储信息。讨论信息的基本特征说到信息,同学们无论是参加学校的运动会,还是假期外出旅游,无时不刻不感受到丰富多彩的信息。不过,人们发现,尽管信息千差万别,却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下面我们一起来找出信息都有
些什么特征。(一)信息的第一个基本特征──依附性电话可以传递我们的声音,表达各种感情;交通灯的灯光传递着是否通行的信息;信件、报纸、广播、电视、互连网随时随地都传递着各种信息。教师总结: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信息是无
法脱离载体而单独存在的,必须依靠载体来记录、表达和传递。也就是一个载体依附性。同样的信息,可以加载于不同的载体之上。例如:要告诉某人一件事,写信给他,信息的载体是文字和纸张;打电话给他,信息的载体是语言和
电波;发电子邮件给他,信息的载体是文字和因特网。(二)信息的第二个基本特征——价值相对性给学生举例我们要去旅游,天气预报对我们的作用有什么区别,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总结:各个地方的天气预报对不同的人,不同的地方价值是不一样的。信息具有价值相对
性。(三)信息的第三个基本特征——时效性今天是7月5日,天气炎热,李先生在7月1日的报纸上看到一条信息“今明两天到金鹰家电商场购买空调1台即获300元现金券”。于是,李先生便前往金鹰家电商场,却并被告知他不能享受优惠。为什么?学生小组讨论今天的天气预报明天出去春游还
有没有作用。教师总结:信息具有时效性。(四)信息的第四个基本特征——共享性师:请大家观察投影仪上放的图片是什么?师:为什么我放映一幅图片会有多个同学回答呢?教师总结:信息具有共享性(五)信息的第五个基本特征——可伪性诸葛亮的空城计说明了什么学生小组讨论。教师总结:信息具有可伪性。
七: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信息的重要性,学习了它的五个重要特征。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有深刻的影响。因此,如何获得真实的信息、如何充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信息
、如何加工信息等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信息技术课中不断学习和提高。五、教学反思由于本节课并不想给学生非常科学的概念,所以采取的教学策略比较活泼、宽松,打破了以往呆板的知识传授方式,学习更加民主化,活动更加主动。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深化概念的理解非常有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