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9课《编辑工作表》教学设计3-八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川教版】.doc,共(6)页,43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9043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9课编辑工作表》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科书信息技术教材八年级(上)共14课,从第7课到第14课均为电子表格的内容。第9课《编辑工作表》是在第7、8课学生学会建立工作表,并能进行数据输入和数据计算的基础上,介绍单
元格的调整方法、行和列的插入和删除等操作。本课所涉及到的操作是表格建立过程中的常用操作,也是后面学习工作表中的排序、统计图表的制作等内容的基础。因此,本课在全书中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课内容也是全书重要内容之一。学情分析本课的对象是八年级学生。八年级学生思维方式正
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他们已经具备一定的比较归纳能力,对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感兴趣,并乐于学习。在我校大力推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氛围下,本班学生经过一年的训练,已经具有一定的自主探究能力,并且也形成良好的小组合作方式,但学生间的个体差异依然存在。在学习本课之前
,学生已经对Excel进行了2课时的学习,90%以上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工作表的建立方法,80%左右的学生能熟练完成工作表中的计算。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任务的设计难度就不宜过大,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增加拓展性任务。教学目标综合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
,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方式,完成基本学习任务和综合运用、拓展任务。2、学生在任务完成的过程中对单元格的调整方法,行、列的插入、删除等基本操作达到熟练掌握的目的,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3、培养学生对信
息的处理能力,引发学生对友情的思考,对自己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思考。教学重点:1、插入行或列。2、删除单元格。重点确定依据是:在建立表格时,经常出现漏掉了行或列,多输、错输入了内容等情况,只要学会插入表格行、列的操作和单元格的删除就能解决这个问题。教学难点:区分删除单元格和
“清除内容”的区别。2难点确定依据是:“删除”和“清除内容”是右键快捷菜单中的两个命令,其操作都会使单元格中原有内容消失,但含义却完全不同。学生易混淆这两个命令。教学方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用具:“Excel”软件、广播教学系统、课件。课前准备教师:1、调试多媒体教室的机器
,以保证上课时能正常使用。2、准备上课所需的课件和资料,以备课堂使用。3、划分学习小组,四人为一小组,上课时相邻而坐,确定各组的小组长。学生:复习工作表建立和工作表中计算的相关操作,预习本课学习内容教学方法在任务驱动下,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相结合。创设问题情境,以任务为主线,完成学习目标。教学过程教
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分配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播放课件,情境导入。师:昨天我的高中同学小毛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他说今年暑假要举行高中同学会,筹备小组交给我一个任务—制作高中同学的“通讯录”,并且要求通讯录的表格形式美观、内容有序
。展示小毛传给我的“通讯录”初稿图标。提问:观察文件名的后缀名,“通讯录”是什么格式的文件?打开“通讯录”文件,并全班展示。观察图标。回答问题“通讯录”是一个Excel文件。情境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复习第七课知识。3分钟3提出问
题:这个“通讯录”初稿在在格式、结构和内容上有哪些问题?小毛提出新要求:在卢小平和罗晓这两个同学信息之间添加一条卢小平双胞胎兄弟卢小安的信息。引入课题,多媒体展示本课标题。在教师引导下,观察“通讯录”初稿存在的问题。
举手发言。主要问题有:1、标题太小,且不在正中;单元格中内容对齐方式不一致;2、部分单元格内容未显示完整;3、有多余的单元格;4、卢小安同学的信息没地方添加。找出问题在于引出本课基本学习任务—“编辑通讯录”,从而引入课题。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一)、多媒体展示本课学习任务。布置任务:学生齐读
“本课学习任务”。(二)、引导学生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编辑“通讯录”。抽查部分小组分配方案。(一)、齐读教材45页“本课学习任务”。(二)、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完成基本学习任务—“编辑“通讯录”。第一环节:问题分析、任务分工针对“通讯录”中存在的四个问题,进行任务分工,小组内
共四个同学,每人解决一个问题。可参考以下分配方案通过齐读“本课学习任务”让学生进入课堂状态,并发现本课学习内容可解决“通讯录”中相应问题。组内分工目的在于将任务细化。教师抽查目的在于避免个别学生未参与活动,无
事可做。20分钟4观察学生的操作,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参与部分组内交流,关注学生在此环节出现的问题,寻找问题发生的原因。请一名同学全班示范“通讯录”的编辑过程。多媒体展示问题:1、在进行行或列插入时,选定的行或列在新增加的行或列的什么位置?2、删除单元格和“清除内容”的区别在哪里?
请1-2名同学全班交流讨论结果多媒体展示点评基本学习任务学生完成情况第二环节:自主学习、组内交流各小组组员首先根据分配的任务,通过阅读教材,观看“帮助”文件夹中的帮助视屏,完成操作,解决问题。然后组内交流四个子任务的操作要点是什么?容易出错的地方在哪里?组员继续完成另外三
个未做的子任务,最终达到组内每个成员初步掌握四个问题的对应解决方法的目的。即:单元格合并居中的方法单元格加宽加高的方法插入行和列的方法删除单元格的方法第三环节示范、讨论、突破重难点一个同学全班示范“通讯录”的编辑过程,其余同学观看,并思考问题。组内讨论,全班发言。观看多媒体展示,
理解重难点。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操作和小组合作相结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和协作的能力。初步完成本课学习任务。通过实践与小组讨论突破本课重难点。5三、综合运用、反馈、拓展布置任务:打开“一小组5月开支统计表”,展示题目要
求。展示评价表请一个同学全班展示任务完成操作。教师根据组长发言和学生展示,给予点评,包括对操作的点评,对学生本人消费情况的点评。5分钟内,完成任务。(可以借助“帮助”文件夹中的“综合运用”视频文件)组员根据“任务二——学生评价表”对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自评和互
评;两位小组长根据本小组成员自评、互评情况交流发言;一位同学全班展示任务完成的操作;聆听,思考。综合任务设计,有利于反馈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巩固及融会贯通。13分钟6四、总结提高、情感升华师:回顾本课内容,在这节课
中我们学到了哪些操作?根据学生回答情况确定是否需要下一学生进行补充。教师归纳。多媒体展示师:在这节课里,首先感谢同学们帮老师完成了高中同学通讯录的编辑,学生时代是一生中最值得怀念的时光,希望处在如此美好时光中的你们能够珍惜同学之间友
情,充分享受美好的学生时光。另外,5月开支情况统计表也反映了部分同学不合理的消费,这可是美妙乐章中不和谐的音符哦。一个同学总结本课内容,其余同学思考并聆听,做好补充说明的准备。聆听、思考。学生总结学习内容,
有利于学生理清本课知识脉络,培养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由信息技术课引发学生对友情的思考,对自己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行为的思考。4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