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1-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24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5 页
  • 大小 1.324 MB
  • 2022-11-14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1-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1-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5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五节 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教学设计1-人教版生物八年级上册.doc,共(5)页,1.324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9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题:第一章动物的主要类群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导学目标1、说出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常见种类。2、概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3、说明爬行动物适用于陆地生活的特点。4、关注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教学重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学难点说明爬行动物适用于

陆地生活的特点。课型一般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教学内容任务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预见性问题及对策备习备习一、学生备习:1、知识备习:掌握前面学过的动物类群及代表动物:腔肠动物—水螅扁形动物—涡虫线形动物—蛔虫环节动物—蚯蚓软体动物—缢蛏节肢动物—蝗虫鱼类

动物类群的分类依据:有无脊柱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2、技能备习:动手捏小动物的能力(学生小学都学过手工课,会使用橡皮泥或粘土捏小动物,回家尝试练习捏小动物,并体会小动物各个形态结构的特点。)3、材料用具:粘土适量二、教师备习:多媒体课件及蝌蚪青蛙的

视频、两栖动物与爬行动物的区别、变色龙及中生代恐龙的相关视频等。研习研习一、两栖动物青蛙和幼体蝌蚪的区别:青蛙由蝌蚪发育而来,幼体蝌蚪无论外部形态还是内部结构都像鱼,有尾,用鳃呼吸,只能像鱼一样在水里生活。成体青蛙

尾和鳃消失了,生出四肢和肺,可以在陆地上生活。二、观察思考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体色:背部的皮肤呈黄绿色,间有黑色斑纹,腹面呈白色,是一种保护色皮肤:裸露,有黏液,可辅助呼吸。呼吸:靠肺呼吸,但肺部发达,需通过皮肤辅助呼吸。生殖和发育:在水中受精,受精卵在水中发育为蝌蚪。生

活环境:幼体生活在水中,成1、阅读教材P25两栖动物的第一自然段内容,比较蝌蚪和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有哪些区别?2、阅读教材P25的观察与思考,同时仔细观察青蛙的形态特征的图片,思考:①青蛙的身体表面是什么颜色?这

与它们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②当你把青蛙握在手中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③比较青蛙前肢和后肢形态上的差别,想一想,这与前后肢的功能有什么关系?④青蛙靠什么呼吸?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5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同时观察学案中的蝌蚪和青蛙的图片,进行思考,了解青蛙和蝌蚪之间的关系,比较两者之间的区别,

从生活环境和形态结构上区别开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交流,进行讨论完成学案中的表格问题。并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报告,教师适时点拨纠错,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观察思考P25的青蛙形态特征,仔细观察图片中青蛙的形态特征,从体色、皮肤、呼吸、生殖和

发育、生活环境这几个方面,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交流,完成讨论的问题。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参与学生的讨论,同时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问,适时点拨。教师要巡视各个小组的完成

情况掌握好时间控制。学生阅读教材P25的两栖动物的第一自然段内容,观察学案中的蝌蚪和青蛙的图片,完成学案中的表格,进而区分蝌蚪和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上的区别。组长组织小组成员进行讨论,分配任务进行报告。学生阅读教材P25的观

察与思考青蛙的形态特征,先自学,然后在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学案中的问题,在讨论的过程,组长要组织好自己的组员,进行分工,然后统一完成学案,对有疑问的问题,可以向邻居小组进行请教,也可向老师请教,然后在把知识进行完预见性问

题:学生对于蝌蚪和青蛙都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并不知道蝌蚪到青蛙的过程发育叫做变态发育。解决策略:教师在学生完成学案以后,讲解蝌蚪到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变态发育。预见性问题:学生在报告青蛙的呼吸器官是肺的时候,可能会直接说肺漏掉皮肤的作用。解决

策略:教师要强调肺非常简单,并且不发达。皮肤的作用,皮肤裸露并且能分泌黏液,湿润的皮肤里密布毛细血管,可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三、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可在水中游泳,用肺呼吸,皮肤可辅助呼吸

。四、爬行动物蜥蜴的生活环境、形态结构及生理特点:生活环境:山坡田野的草地等颈部:灵活,便于寻找食物和发现敌害体表:皮肤干燥,表面覆盖角质的鳞片,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四肢:短小不能跳跃,贴地面迅速爬行。呼吸:蜥蜴的肺比较发达,气体交换的能力强

。体温不恒定。卵:有卵壳保护,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3、阅读教材P26中间那自然段,总结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4、阅读教材P27的爬行动物,思考下列问题:①蜥蜴的生活环境在哪?②蜥蜴的颈部有什么特点及作用呢?③蜥蜴的四肢和皮肤有什么特点?④蜥蜴的呼吸器官是什

么?⑤蜥蜴的卵有什么特点及作用?蜥蜴的生殖和发育能否离开水?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对青蛙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的学习,总结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7的爬行动物蜥蜴的相关内容,从生活环境、颈部、体表、四肢、呼吸、卵,生殖发育等方面组织学生进行

讨论,然后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学案中的问题。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深入到各个小组中去参与学生的讨论,并对学生提出的疑问,给予解答,同时学生讨论的问题也可以向旁边的邻居进行请教。教师要强调在书写的过程中要字迹工整,完整全面的将答案整理到

学案中去,组织学生进行报告。善。分配好任务进行报告。学生阅读教材P26中间部分内容,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学案中的问题。学生先自己学习教材P27有关爬行动物蜥蜴的相关内容,按照学案的要求完成内容,在小组合作讨论的时候,组长

带领组员梳理每道问题,遇到有分歧的问题小组合作交流讨论,也可以请教旁边的邻居,或者咨询教师,然后整理知识,完成学案中的问题,组长掌握时间并分配任务,组织成员进行报告。以进行气体交换,以辅助肺的呼吸。预见性问题:学生在总

结两栖动物特征的时候会问是不是每个两栖动物都经过了变态发育解决策略:教师要正确解释变态发育。预见性问题:学生对于爬行动物蜥蜴区别于两栖动物青蛙更能适应陆地上的生活总结的可能并不全面。解决策略:教师精讲

蜥蜴的呼吸器官肺非常发达完全可以满足对陆地上对氧气的需求,同时卵有卵壳保护,生殖和发育完全摆脱了水的的依赖。五、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六、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与人类的关系:两栖动物:大鲵、蝾螈爬行动物:鳄、变

色龙、龟、恐龙等。与人类的关系:很多动物可以食用,药用等。同时很多都是害虫的天敌,但是数量却在减少,我们应当加大保护动物的力度禁止乱捕滥杀。5、阅读教材P27最后自然段,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什么?6、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两栖动物和爬

行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环境等内容思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还有哪些,与人类生活有哪些密切的关系呢?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7爬行动物蜥蜴,进行归纳总结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教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掌握其他得类型。两类动物对人类的生活都提供了很多的资源,同时引导

学生明确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种类和数量在日益减少,应当加大保护动物生活环境的力度,禁止对他们乱捕滥杀。对学生进行思想上和德育上的教育。学生阅读教材P27的爬行动物蜥蜴的内容,学生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学案中的问题。学生阅读教材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相关内容,同

时掌握其他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同时通过阅读知道动物与人类之间的关系有利也有弊。小组合作交流完成学案中的内容。束缚。预见性问题:学生在总结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的总类和人类关系的方面会不全面。解决策略:教师进行补充说明。同时给学生展示变色龙变色的视

频。精习知识梳理:比较青蛙蜥蜴所属类群皮肤呼吸生活环境知识运用:动动小手,捏一只本节课你所喜欢的小动物吧,组织学生利用手中的粘土,选择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一种捏出来,然后说说你捏这种动物的形态结构,及特点。(通过本环节的设计也是希望学生从课

本上解放出来,动动手然后利用学习到的知识说明小动物的形态结构特点,体现劳逸结合得教育想法。)时同步练习册P12课前自主导学习板书设计第五节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1、两栖动物2、爬行动物教学反思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