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8课《计算机数据安全》教学设计11-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川教版】.doc,共(5)页,42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82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题第8课计算机数据安全学科信息技术授课年级七年级学期上课时数1课时任课教师课型新授课选用教材《四川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验教科书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四川教育出版社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第8课计算机数据安全,这部分教学内容有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危害和预防清除的方法,七年级的学生对计算
机网络有一定的接触但是对病毒的防范意识还欠缺,这些内容对他们十分有用,有利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学生情况分析七年级(初中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对计算机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虽然在个性特征、思维方式、观察能力、动手能力方面存在差异,但对于计算机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且有较强
的好奇心,接收新鲜事物速度快;对计算机病毒有一定的模糊的认识,他们的好奇心、病毒存在的普遍性及病毒破坏的严重性会促使他们积极的对计算机病毒做更深入的了解。教学方法选择教法:1.采用情景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应用安全训练营
的任务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应用中2.采用对比教学法:把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进行比较记忆学法:1.应用自主探究模式,让学生上网查询相关知识2.小组协作法,激励竞争法教学环境、教学媒体选择1.本节课将在多媒体教室开展,每个学生都拥有一台电脑可以自己独立操作
。2.教师准备好上课用的ppt3.有关病毒视频2教学目标知识与目标:1、能说出计算机病毒的定义、特征、危害2、会计算机病毒的预防和清除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技能:通过学生自主探索,讨论交流、激励竞争以及教师总结的方法,使学生知道病毒的概念、特征及其防治方法。通过上网搜索和“你言我语”活动总结预防计算机
病毒的方法,通过“实战演练”活动,掌握查杀病毒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懂得识别和抵制不良信息,养成良好的技术规范;2、积极应对病毒,帮助学生树立防范病毒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3、通过小组对抗比赛,提高团队合作意识重点、难点分析重点:1、
计算机病毒的概念;2、计算机病毒的预防措施及清除方法。难点:落实到实际的应用中。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一、新课导入1、模拟教师机中CIH病毒的情景,并简单介绍CIH病毒.CIH病毒在每年的4月26日发作,使得电脑C盘数据丢失,
甚至将BIOS破坏掉。2、播放视频:网虫病毒Flash中的胖胖因为不了解病毒,所以谈毒色变。【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并设置下学习本课的目的就是要摆脱和胖胖一样的无知。二、安全训练营活动规则:本训练营分成5个小队,每队队名以杀毒软件名称命名,通过三
个环节,依据总分评出名次。3【设计意图】:计算机数据安全训练营是贯穿整个教学的一条主线,讲解清楚该训练营的规则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三、训练营活动一:交流热身(知识点: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师:请同学们回忆一下
,在平时使用电脑时,同学们有没有遇到过计算机病毒?怎么判断计算机是否中毒了呢?请各个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推荐一名同学回答。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并结合评分指标将各组的得分纪录在黑板上。师:看来大家对计算机病毒了解的还真不少呢!我们简单归纳一下,当系统速度变慢、
显示器出现异常信息、数据或程序神秘丢失、文件名不能辨认、死机、自动重启、出现不知来源的隐藏文件、系统崩溃等情况就是说明有可能遭受了计算机病毒这个不速之客的侵袭。病毒是可怕也是可恶的,那究竟什么是计算机病毒呢,请看一段动画《计算机病毒》,并结合教材给出计算机病毒的
定义。生:计算机病毒就是程序。师:回答的非常好,简单来说计算机病毒就是程序,我们给它加上一些修饰词,复杂来说计算机病毒是人为编制的一种隐藏在可执行程序的数据文件中的短小程序。请同学们注意这几个关键词:人为
编制,隐藏,可执行程序,数据文件,短小。【设计意图】:拉近师生距离,从学生熟悉的一些病毒到一些常见的中病毒现象,学生是主体,即培养学生的表达和总结能力,也活跃了课堂氛围。四、训练营活动二:风险抢答(知识点: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师:我们都知道最近有一种甲型H7N9流感,在人
群中传播说明生物病毒具有传染性,有人感染此病毒身亡的,说明它也具有破坏性,破坏人体的免疫力。(展示几张H7N9病毒的图片,资源来源: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2413054.htm)那么计算机病毒和生物病毒一样具有这些特
征吗,请同学阅读教材(P37-38页),勾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生:拿起笔阅读教材,并勾出计算机病毒的主要特征。师:为了检测同学们对计算机病毒特点的掌握情况,我们进行训练营的活动二风险抢答。流程是选题——答题。答对的相应分值,答错不得分。【设计
意图】:这是活动的一个小高潮,主要是测试学生对“计算机病毒主要特征”的掌握情况4师:只要是病毒就会对计算机产生危害,计算机病毒的主要危害有有以下四点:1、直接破坏计算机数据信息2、占用磁盘空间,抢占系统资源3、影响计算机运行速度4、给使用者造成
严重的心理压力思考:计算机病毒有这么多坏处,那它有没有什么好处呢?【设计意图】:根据辩证唯物主义原则,不仅要着眼于病毒的负面作用,也要挖掘病毒的正面作用。五、训练营活动三:你言我语(知识点: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师:刚才我们对计算机病毒
有了一定的了解,对于计算机我们应当做到“防患于未然”。如何才能有效地预防计算机病毒,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来预防呢?现在进行训练营活动三,请同学们上网查找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方法,看哪个战队知道的多。生:上网查找信息,并整理归纳完成
如图所示表格。【设计意图】:合作交流,互换信息,小组互评。师:展示各个小队的作品,根据完成的速度,作品的条理性及其总条数在黑板上纪录各站队分值。并归纳总结常见的预防计算机病毒的措施。思考:上面的措施都做到了,是否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呢?我们要怎么来保卫自己的重要数据呢?生:备份数据师:虽然
我们说预防胜于治疗的,但是,亡羊补牢为时未晚;杀毒和预防都不可忽视。尽管我们有很多的预防方法但有些计算机病毒是还在太厉害了,让我们防不胜防,最终我们的计算机还是可能感染病毒。这是我们就要利用杀毒软件来杀毒。师:教
师演示360杀毒软件查杀U盘杀毒。5六、课堂总结1、计算机信息安全系数测试【设计意图】:及时检测学生的学生情况2、计算机数据安全训练营表彰大会3、学习本课的实质课后反思这堂课我做了大量的课前准备,“计算机病毒”是本期课程的一个难点。通过
计算机数据安全训练营这条主线上的三个活动,很好的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了新知。实践操作后发现,学生对这节课很感兴趣,参与度也比较高。但因为是学生活动,活动时间主要看学生的参与程度,因此课堂时间比较难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