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PPT课件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ppt,共(17)页,1.07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82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导入制定方案得出结论实施方案问题假设表达交流同学们在细细咀嚼的过程中感觉到了什么味道啊?现场演示小实验实验现象:馒头滴加碘液后变蓝结论:馒头中含有淀粉馒头变甜跟口腔中哪些因素有关呢?提出的问题:作出假设: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及唾液分泌有关吗?馒头
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及唾液分泌有关。实验方案设计注意的问题1注意变量:唾液牙齿的咀嚼舌头的搅拌实验方案设计注意的问题2⑴实验装置怎么安装好?安装时要注意什么?⑵小组怎么分工?⑶加热
时的温度是多少?如何做到保持恒温加热?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步骤讨论和完善实验方案参考方案1号试管:切碎的馒头、2ml唾液、玻璃棒进行充分搅拌。2号试管:切碎的馒头、2ml清水、玻璃棒进行充分搅拌。3号试管:块状的馒头、2ml唾液,不搅拌。将
A、B、C三支试管放入37摄氏度水浴中加热8分钟,滴加3滴碘液,摇匀观察其现象实验装置图实施方案同学们按照自己设计的实验方案开展实验。认真实验,仔细观察。如实记录“友情提示”淀粉遇碘变蓝,淀粉分解后形成的物质不变蓝加入的唾液的量和清水的量应相同(2ml)清水加热的
温度是多少?为什么?本实验需要8分钟的反应时间,在此期间,你如何保证加热时温度的恒定。待试管冷却后滴加稀碘液。请同学们认真填写好探究活动卡实验现象表达和交流同学们再作进一步思考:馒头变甜在口腔内转变成另外一种有甜味的物质起决定性因素是什么呢?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起了什
么作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