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教学设计6-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川教版】.doc,共(6)页,21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802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4课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各位评委、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的说课的题目是《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一、教材分析:《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是四川人民出版社七年级上册第4课。本节是继前面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后。进一步深化的理论
性的知识。通过本节的学习,学生将对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有一定的了解。二、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好动,思维简单。从小学到七年级是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新的学习环境,新的学习内容,使他们不仅带着好奇心去观察世界,
而且以好奇心去探求知识。因此,刚进入七年级,他们抱有新的希望;渴求在新的环境中得到新的知识,此阶段的学生在机房相较小学阶段的学生注意持续的时间要长一些,一般为二十分钟左右。因此结合单元要求和本课特点及学生情况,依据新课标提出的三个
维度,我将如下安排教学:(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2、了解计算机的分类(2)技能目标:1、培养学生研究计算机工作过程的兴趣;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多种渠道探究计算机工作原理的能力。(3)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深
化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2、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际操作进一步加强与周围的同学沟通的能力。(二)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计算机硬件和软件的概念及其组成(2)难点:认识各硬件及了解其作用;认识软件系统在计算机中的重要性及简单工作原理。三、教
法、学法:(一)教法分析:根据学生学习的特点以及教学目标,我主要采取如下的方法: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对直接接触计算机兴趣很大,愿意动手操作。而本节课主要涉及到理论性方面的知识。鉴于此,我在教学中首先演示后,再让学生
通过操作机器来学习新知识,这样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的学习中就会感到轻松、愉快,并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在教学内容上,也应力求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比较轻松的学习情境中了解本节的知识,掌握计算机系统及其工作原理的理论性知识。2、运用协作学习法,
任务驱动法,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以任务为主线,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在此教学过程中,先将学习的内容细化设计成以下四个任务: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组成2、了解计算机软件的概念及其分类3、知道计算机的简单工作原理。4、了解计算机的分类。让学生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融汇和贯通
(二)学法分析:以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学习为主,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2生在教师指导下带着任务通过小组合作、实际操作、探究学习等方式,逐步完成任务,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四、教学过程:为了完成教学目标,
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一)导入新课: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越来越离不开计算机了,它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请同学们举点计算机应用在我们生活和学习中例子(特别强调无可替代)?既然计算机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方便,万一它罢工
了怎么办?比如:突然死机,蓝屏,中毒等等。所以我们除了会用计算机,还要了解计算机:知道计算机系统组成部分是怎样的呢,他的内部是怎样进行工作的。于是就进入了本节的内容。(二)、讲授新课与任务驱动:任务1、了解计算机硬件的
组成1、给出问题1:联系平时自己使用电脑的情况,谈谈对计算机系统知识的了解?给学生2分钟的小组讨论时间,然后抽二个小组派代表谈谈对其的了解,最后教师再总结: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组成。2、给出问题2:什么是硬
件呢?包括哪些呢?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看书(这里给学生5分钟的时间)。然后抽部分小组代表回答。3、最后教师通过实物展示的方法进行小结:拆开机箱,让学生看到机箱的内部情况,这样才更利于理解。硬件:是构成计算机的各种物理设备或器件的总称。是计算机中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计算机硬件由控
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5个部分组成。然后分别讲解硬件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以下略讲)1、中央处理器(CPU):由控制器和运算器构成,它是一种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具有运算、处理和控制的功能,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它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重要指标,常以此
型号来称呼计算机。如PⅢ、PⅣ计算机运算器:完成计算机中所有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2、存储器:是存储各种信息和处理结果的装置。分为主存储器和辅助存储器。(主存储器,也称内存。常用于存储计算机要执行的程序和数据,存取速度快,但存
储量小,断电后其中存放的数据不能保存,再次通电后也不能恢复。内存容量常用MB表示,它是衡量计算机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辅助存储器,用于长期存放信息的存储器,它的存储量大,断电后数据不会消失,存取速度比内存慢,常见的有硬盘、软盘、光盘、优盘等)给出内
存和外存一些参数的对比表格。给出存储器的容量基本单位的相关知识。存储器的容量基本单位是字节(B),常见的容量单位有KB(千字节),MB(兆字节),GB(吉字节)1GB=1024MB,1MB=1024KB,1KB=1024B硬盘容量常用GB表示3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这里我设计了一个小游戏。3、输入
设备:将信息输入给计算机的设备,常见的有键盘、鼠标、麦克风等4、输出设备:将信息输出计算机的设备,常见的有显示器、音响、打印机等输入设备、CPU(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出设备,构成了计算机系统的硬件系统。任务2、了解计算机软
件的概念及其分类1、给出问题:刚才我们讲到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只有硬件的计算机能不能让我们立即投入到工作中呢?于是就引了软件的概念。计算机软件:是计算机系统中程序、数据和相关技术文档资料的总称。软件是计算机的
灵魂,是发挥计算机功能的关键,用户通过计算机软件使用计算机。2、接着提出问题:同学们在开机的时候注意到屏幕上显示WindowsXP。它的用途是什么呢?那我们经常使用的word的用途又是什么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出计算机软件的分类。3老师对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概念进行分别介绍1、系统软件我们把Wi
ndows98这类对计算机的各类资源进行控制、管理,并向用户提供各种服务的软件,称为系统软件。2、应用软件系统软件只能提供最基本的功能,而计算机中安装的大量的软件就大大增强了计算机的功能,如办公软件,帮我
们完成日常文字处理、资料管理等等;学习软件,帮助我们学习英语等各科知识;还有供我们娱乐的游戏等等。我们把这类为完成特定任务而编制的软件称为应用软件。任务3、知道计算机的简单工作原理向学生提出问题现在我们知道了计算机的
组成,那么计算机内部是怎么开始工作的呢?给学生5-6分钟的时间带着问题去看书,然后进行小组讨论。派代表呈述小组的讨论结果,同时也让其他的小组进行补充说明。最后教师再通过课件展示的方法进行总结。给出工作流程图。计算机要完成一个任务,总是先通过输入设备将程序和原始数
据送入内存,告诉计算机要做哪些工作、按什么步骤工作,然后,计算机从内存中取出指指令送到控制器去识别,分析此指令要求做什么事情。控制器根据指令的含义发出相应的命令,控制各部分的工作。当任务完成后,将结果通过输出设备输出。任务4、了解计算机
的分类。这里教师做一般性的介绍。主要通过课件的方式。1、按计算机系统的规模:巨型机、大型机、小型机、微型机2、按体积:台式计算机、便携式计算机和掌上型计算机。五、课后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请大家归纳出计算机系统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呢?由学生总结。计算机系统:由硬件系统和软
件系统组成。硬件系统包括:CPU(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六、课后练习通过这节课所掌握的计算机系统知识,请每位同学结合电脑市场行情,给你或是亲人配置一台计算机。配置单附后:4七、板书设计结束语:以上我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
几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设计。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5电脑配置单注意:表格填写完毕,请以各组的名字上交到服务器!配件型号备注硬件软件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用途整机性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