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3课《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学设计2-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川教版】.doc,共(4)页,9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801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的主要内容是了解计算机的发展过程和计算机在信息技术中的地位与作用等。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及其应用。2.能说出现实生活中计算机应用的实例。过程与方法:通过讨论、观看多媒体素材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和在信息技术中
的地位和作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信息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计算机在信息技术中的地位和作用。五、学生分析计算机的发展这部分内容在小学三年级的教
材中已经涉及过,七年级的学生来学习它只是一个回顾的过程。对于计算机在信息技术中的地位与作用这个部分,我们可以通过大量的图片、动画来让学生形成感性认识,从而达到了解该内容的目的。六、设计思想本节课采用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分组交流及合作探究、小结法有
机结合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激发、保持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七、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课题一、计算机及其发展计算机与现代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的周围,到处都可以见到忙碌的计算机。比如:„„总之计算机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学生
回答:我们可以利用计算机来进行计算、画画、看电影、聊天、玩游戏、看新闻。通过设问的方法,引入新课,引起学生的兴趣。2驱动任务1引入新课讲解新课驱动任务2它。教师提问:1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哪一年在哪个国家诞生的?这台计
算机的运算能力如何?1946年2月14日,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ElectronicNumericalIntegratorand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它采用穿孔卡输
入输出数据,每分钟可以输入125张卡片,输出100张卡片。仅用于军事和科研工作,解决数学计算问题。电子计算机的发展1、第1代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7年)第1代电子计算机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件,运算
速度仅为几千次/秒。第1代电子计算机体积庞大,造价十分昂贵,主要用于军事领域的科学计算。2、第2代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年)第2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零部件采用晶体管,运算速度几十万次/秒。与第1代电子计算机相比,晶体管计算机体积庞小、省电、寿命长
、可靠性大幅度提高。3、第3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5—1970年)第3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零部件采用集成电路,存储容量1-4兆字节,运算速度几十万次-几百万次/秒。计算机体积进一步减小、可靠性大大提高。这一时期计算机开始应用于各个领域。4、第4代大规模、超大规
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现在)第4代电子计算机的主要元件采用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的体积更小,计算速度为几百万次至几十万亿次/秒。计算机的发展进入了以计算机网络为特征的时代。教师提问:目前世界上运
行最快的计算机是什么?它的运算能力怎样?我国的情况?归纳:计算机只可以进行高速的运算。其实除处理高速运算之外,计算机还可以充学生回答:“美国”、“1946”。学生看书通过网络教室观看教师提供的图片和录像。小组交流与合作探讨学生回答:“国防科技大学”,“
天河二号”,每秒33.86千万亿次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中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自己动手能力,以及协作与沟通能力,加深对3任务驱动3讨论活动任务驱动3当生产能手、设计大师、信息管理员、电脑教师„„计算机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多面手
了。二、计算机在信息技术中的地位与作用列举几个学习和生活中使用计算机的例子。(一)讨论归纳计算机的地位和作用现在老师让同学们分组比赛讨论计算机的应用,看看哪一个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归纳出的应用最多。教师对各小组所列出的计算机应用进行总结。1、获取广泛的信息2、使
信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3、使信息的存储更方便4、使信息的加工更高效、快捷5、使信息的传输更快捷(二)计算机地位和作用的讲解(讲授法)电子计算机具有的运算速度快、计算精度高、具有存储和判断的能力以及自动处理能力等特点,决定了计算机的应用是非常广泛的。(1)获取广泛的信息
人们从报纸、杂志、广播等媒介中获取信息,还可利用计算机从因特网及电子读物中获取信息。利用计算机可以将文字、图形、声音、图像等信息处理,可拓宽信息获取的渠道。(2)使信息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利用计算机可以把文字、图像、动画、声音等媒体变得更生动、准确。可
展示一些图片、动画等。(3)使信息的存储更方便计算机的应用,使得信息的存储具有容量大、准确率高、保存时间长。给学生展示一些U盘、光盘和硬盘等图片。(4)使信息的加工更高效、快捷计算机具有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等特点。人
们没有计算机的年代要花费长时间来完成计算任务,而现在只要很短的时间就可完成。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计算机处理数据的能力。(5)使信息的传输更快捷计算机网络的出现,使得人们可以利用计算机将各种信息(包括文字、图“统计成绩”、“处理视频”“处理图片”、“学习新知识”(分组讨论归纳各小组汇报本
组所列出的计算机的地位和作用。学生看书和资料通过网络教室观看教师提供的图片和录像。知识的理解在讨论中增加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前面讨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加深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培养学生的学习计算机的强烈兴趣。4任务驱动4
像、动画、声音等)在很短的时间内传输到世界各地。(演示网上的网站)进行讨论活动完成下面的题目:大胆想象一下未来5年、10年计算机在教育中会发挥怎么样的作用?我们的学习方式将会发生怎么样的改变?师:学习的渠道扩宽教育培养的目标转变课程内容要变化学习方式发生着根本
性变化互联网为个性化学习、个别化学习提供了条件改变师生关系等学生跟着老师操作学生回答:人手一部电脑、手机,通过互联网学习,学自己所喜爱的内容通过练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意识,巩固知识。加深对学习计算机的兴趣。八、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计算机的
应用非常广泛,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它在人类的生产生活中的地位将变得更加重要。九、练习十、教学反思(一)好的教学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平时要十分留意,有好的资源就要保存下来,并且与其他教师分享。同时,要给学生提供一些好的教学网站,让他们可以学到更多更
好的知识。(二)学生的起点不同。有的学生接触这些知识比较早,懂的也比较多,好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都会了。因此,应根据他们的不同起点,适当的调整教学内容,使这部分学生也会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比如说,他们已
经掌握的要讲的基本内容,可以让他们给学生们展示,然后给他们一些比较难的任务,从而让他们也有学习的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