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课《信息与信息社会》PPT课件13-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川教版】.ppt,共(11)页,11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799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现代人的三大基本技能:会使用计算机、会说英语、会开汽车。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3号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做起”的战略
指导思想,落实党的十五界五中全会精神,深化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21世纪的需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和劳动者,教育部决定,从2001年开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包括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普及
信息技术教育,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我国基础教育跨越式的发展。蚂蚁的触角传递一种信息;红绿灯代表一种信息;VCD碟片上的内容是一些信息。冰消雪融、草木发芽,这是自然带给我们季节变换的信息;新闻报道、商
品广告,这是社会带给我们的信息;闹钟的铃声把我们从睡梦中叫醒,这是生活中的信息。我们无时无刻地与信息有联系。生活充满了信息。听课、看书读报、看电视、听广播、我们接受信息,同时我们点头、摆手、跺脚、摸鼻子、说、唱等,一举一动都在发
出或传递信息。人与人间传递信息可通过:肢体语言、口头语言、书面语言等。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它的基本功能是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以声音、语言、文字、图像、动画、气味等方式所表示的实际内容——信息InformationEg.书本内容、文字、图片信息信息存在的载体:五官物体多媒体(声音、数
据、文字、图片、影像)通信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是信息载体体现出的实际内容,信息必须依附于载体而存在。将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信息处理有效利用采集存储输入传输加工输出过程:例1:公安干警破案通过各种方式收集(脚印,指纹,口供,目击
人的陈述)通过分析、处理,形成口头或书面材料,把它汇报给领导或通过告示、报纸等方式公布于民众。例2:气象工作者通过卫星或仪器来测定卫星云图,季风走向,历史记录等,他们分析研究大量的数据与信息,把气象信息存储成图片或声音信
号等,最后把它通过电视,报纸等告知大家。思考:举一个例子能说明信息活动的四个过程(同学课下讨论,解决这个问题)。人工处理:费时费力高速、准确、便捷计算机(信息处理最重要的工具)信息的特点1.信息具有不灭性。一条信息产生后,其载体可以变
换,可以被毁掉;如一本书、一张光盘,但信息本身并没有被消灭。2.某些信息的价值有很强烈的时效性。一条信息在某一时刻价值非常高,但过了这一时刻,可能一点价值也没有。现在的金融信息,在需要知道的时候,会非常有价值,但过了这
一时刻,这一信息就会毫无价值。又如战争时的信息,敌方的信息在某一时刻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可以决定战争或战役的胜负,但过了这一时刻,这一信息就变得毫无用处。3.信息可以廉价复制,可以广泛传播。信息的复制不像物体的复制,一条信息复制成100万条信息费用十分低廉。尽管信息的创造可能需要很大
的投入,但复制只需要载体的成本,可以大量地复制,广泛地传播。信息社会由此可见,我们每天都在获取、处理并发布着信息,并且计算机在其间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我们已经完完全全地进入了以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信息社会。作业:P.3上探索活动:UFO是否存在
?搜集信息填在书上表格内,最终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得出结论。根据国务院公布的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从今年秋季开始,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6所师范大学,将试点师范生免费教育。这项政策结束了1997年以来
我国大学招生并轨后师范生收费教育的历史,恢复了改革开放后一度实施过的师范生补助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