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单元活动3《海报图案精加工》教案1-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科学社版】.doc,共(8)页,31.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795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一单元活动3海报图案精加工一、教材分析本课是科学出版社(非零起点)八年级下册第以单元活动3的内容。本活动不仅要添加主体图案——人物,还需要通过建立选区、描边等绘制图案再置入会徽图案二、学情分析本次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同学们信息技术学习的氛围较好,经过了一年
半的信息技术的学习,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素养,他们遇到问题后,能够积极主动去分析问题,采取小组交流合作和利用学习资源的方式,把问题解决。在本节课之前,学生们在七年级学习了Photoshop图像处理一些基础知识,对图像处理比较感兴趣。在这一节课中的知识中,学生对于利用技术手段实
现图像合成的教学内容很感兴趣,但是对于怎么样突出海报主题和怎样合理的修饰海报还不够明确,本活动不仅仅让学生明白“如何做”,还要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这样做”。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了解抠图的概念。
(2)掌握魔棒工具的使用。(3)掌握自定义形状工具的使用。(4)掌握有关选区的操作(载入、修改)。过程与方法(1)掌握海报主体展现和前景修饰的一般方法。(2)体验抠图以及图像合成的一般过程。(3)综合利用演示、任务驱动和分组竞赛、讨论评价相结合。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使学
生认识到图像在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学生的审美能力。(2)增强学生对信息真伪性的甄别能力,同时渗透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养成负责任使用信息技术的行为和习惯。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利用魔棒工具抠图。(2)利用自定义图形绘图。(3
)选区的载入、修改等操作。难点:(1)如何灵活利用使用选区工具在不同画面中扣取出所需图案。(2)灵活运用自定义形状和选区操作绘图。五、课前准备学生:活动2完成了海报背景的阶段性作品,用于本活动的加工。教师:(1)准备本活动完成的作
品,用于范例分析。(2)收集一些图像伪造的案例和图片资料,用于德育渗透。(3)教师准备好教学课件,提供给学生自学。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多媒体教室、投影仪、多媒体教育平台。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学生穿好鞋
套进入微机室,打开电脑,上课铃响,教师宣布开始上课。师:前面几节课我们学习了在photoshop中的滤镜使用、图层蒙版技术和图形的绘制方法,完成了运动会会徽制作和海报背景制作。今天这节我们继续运动会海报的制作,学习图形处理的相关知识。教师在大屏幕展示两张图片:一张图片是“本·拉登与奥巴马共打台
球”,另一张图片是“周正龙所拍的华南虎照片”。学生看了图片后发出了一阵阵的笑声。生:这幅图片是假的,本·拉登不可能和奥巴马一起打台球。师:后面一张老虎图片,大家见过吗?生:老师我在新闻联播里见过,这张图片也是假的,是周正龙用年画伪造。周正龙因为伪造图片,已经被公安机关逮捕了。师:大家说的
对,两张图片都是假图。第二张老虎图片是众所周知的假图,那么你们是怎样发现第一张假图的破绽的?学生仔细观察图片,并思考。同学观察很仔细,这一节我们一起来学习图像的合成相关知识。【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举措。以“本·拉登奥巴
马打台球”和“周正龙老虎图片”导入新课,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欲望。(二)师生交流,分解任务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一些经典电影海报激起兴趣然后展示本节作品的范例,以及制作需要的图片素材。与同学们一起共同交流,分析作品的制作过程与方法。师:同学们一起来仔细观察范例,范例作品上有那些元素?大家整理
一下。生:上面有一名正在跳高的运动员,还有上节课我们制作的蓝色海报背景,以及一些好像在快速飞行的透明箭头。师:海报中的运动员跳高形象,突出运动会海报的宣传主体,同时透明箭头,增强海报的层次感。根据开始我所提的图像合成,大家想想跳高运动员怎样添加到海
报背景中?生:可以在图片素材那张照片里把正在跳高的运动员形象剪裁下来,贴到我们的海报背景里。师:说的很形象。这牵涉到平面设计里最常用的一门技术,叫做“抠图”。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实现做好的课件,介绍抠图的定义和Photoshop中常用的“抠图”方法。通过以上
师生共同交流讨论,归纳出本节课的任务(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任务一:通过“抠图”技术,为运动会海报添加一个运动员跳高形象。任务二:为海报中添加一些透明箭头,作为运动会海报的前景。任务三:为透明箭头添加效果。【设计意图】:通过师生交流这一个环节,
把一个大任务分解成多个小任务,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学生已经非常期待自己亲自动手来制作作品,空前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热情。(三)、布置作业,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师:现在,可以一起来努力,完成作品的制作,具体要求请看大屏幕。教师在大
屏幕上展示:(1)本节课自学课件保存在“D:\八(2)素材”文件夹中,可以参考课本内容。(2)作业内容:刚才出示的三个任务,完成制作海报主体。(3)作业要求:要求进行小组合作,制作时候互相帮助,遇到不清楚的问题积极讨论,认真完成作品的制作。(4)作业提交:以组为单位,将作品以小组命名,
做完后将本组作业上传至教师机。学生明确任务后,通过自学资源,各个小组展开作品的制作。教师巡视各组的学习情况和检查作业提交情况,进行个别辅导,就存在的问题进行详细的讲解,并收集学生中的典型问题。对较快、
较好完成作业的小组,每组发一份“电子礼物”。(四)、展示、评价作业大屏幕展示评价的表格:项目评价标注作品完成情况1跳高运动员形象是否完整?边缘是否带有杂色?2小箭头形状是否美观?小箭头是否有动感效果?3整幅作
品各个元素的搭配是否自然美观,比例是否适当?教师主持作业评价,每组学生代表按照评价参考要点自评作业,填写评价表格。同时其他组可以广泛交流,提出一些改进意见,并现场进行操作。【设计意图】:教师出示评价标准,学生广泛参与活动,突出重点,实现了教学目标,真正体现了“
学生为主体,教师是引导者”的课堂教学理念,通过评价,增强了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五)、课堂拓展教师在大屏幕上展示几张片:(1)美联社伪造新闻照片夸大西安暴雨,(2)奥巴马变身蒙娜丽莎,(3)领导空降视察师:现在
社会上存在利用图形、图像处理技术进行欺骗、造谣、犯罪的现象令人深思。比如刚开始大家看到的周正龙伪造的“华南虎”照片,这张照片欺骗了全国人民,最终被专家揭穿了。那么我们今天学习了图像合成,我们该怎样做呢?学生之间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
见解。5生:自己要积累一定的图像鉴别能力,不能盲目相信从网络,从别人那里看到的图片,自己看了图片要思考和甄别。生:积极了解相关法律知识,尊重他人的肖像权利。引导学生正确运用信息技术为生活服务,养成负责任使用信
息技术的行为和习惯。【设计意图】:学生是生活在社会中的人,教育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奠定基础。把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上升到法律、道德和做人的高度,让学生自觉抵制社会不良习气,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六)、知识小结,综合实践教师与学生共同梳理、归纳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和知识,
如“抠图”技术所用的工具有哪些?自定义形状工具的使用要点有哪些?、选区的载入和修改方法等等。课外作业:“提前上名校”选择自己一张数码照片,合成到自己想上的大学的图片中。七、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列举了“周正龙假华南
虎照片”,“领导空降视察”“本拉登变身蒙娜丽莎”等例子,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中享受快乐的学习。2、这一节课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对学生的要求较高。为了让学生较好的掌握本节课的重点,解决本节课的难点,我同学生一道把任务进行了分解
,突出学习的重难点,让学生轻松上手。3、积极将知识进行外延拓展,引发同学们对“图像伪造”的热议,明白技术是把双刃剑!从而导出学生应该遵守的道德规范,让素质教育全面渗透到信息技术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4、这一节课不足的地方是,个别小组成员搭配不合理,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都较弱
,任务完成速度慢。下次课要进行调整重新组合,让能力强的学生带动落后生。七、学生的学习成果八(2)网络道德规范一、认真学习并自觉遵守国家有关个人肖像权的规定,尊重他人的肖像和隐私。二、未经他人同意,不擅自把他人的肖像,发布在网
站、BBS、博客上。三、不得随意用他人照片进行图像合成,进行恶意攻击,诋毁他人形象。四、未经他人同意,不得偷拍他人生活照片。五、对于网上来路不明的照片,不随意复制、传播,共同创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六、积极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加强自己的辨析能力,不让自己的眼睛被假图迷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