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初用我的电脑》教学设计5-七年级上册信息技术【科学社版】.docx,共(3)页,13.92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718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二节:初用我的电脑学习任务:收集身边的信息学习要求:了解信息技术的发长历程,了解信息的交流、传递、保存方式,以及获取、传递、加工、再生、表达与交流信息的技术,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达到认识信息与信息技术。学
习重点:能从身边收集到各种不同形式的游泳的信息。学习难点:信息的获取、传递、存储、加工、发布、交流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一、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人类社会中信息存在形式和信息传递方式以及人类处理
和利用信息的形式所产生的革命性变化。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已经发生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是语言的创造,发生在猿向人转变的时期。人类创造了语言,获得了人类特有的交流信息的物质手段和加工信息的特有工具——概念。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是文字的发明,发生在原始社会末期。这一次革命使
人类信息突破了口语的直接传递方式,可以将信息储存在文字中加以传播。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是造纸和印刷术的发明,发生于封建社会时期。这两项发明扩大了信息的交流、传递的容量和范围,使人类文明得以迅速传播。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报、电话、电视等现
代通讯技术的运用。现代通讯技术信息的传递手段发生了根本性变革,大大加快了信息传输的速度,缩短了信息的时空跨度。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是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网络的普及应用。电脑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加工信息的手段,突破了
人类大脑及感觉器官加工利用信息的能力。这次用电子计算机、通讯卫星、光导纤维组成的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将使人类进入信息社会时代。二、获取信息请同学们自读课本学习信息获取的方法与途径有哪些?(1)直接获取信息:人类是利用感受器官
来获取信息的,主要是通过眼、耳、鼻、舌、身等器官直接与事物接触,使事物在我们的大脑中留下印象,从而认识事物。(2)间接获取信息: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来延伸人类懂得感受器官来获取信息。①通过人与人的沟通获取信息;②通
过查阅书籍和报刊等资料来获取信息;③通过广播、电视获取信息;④通过影视资料获取信息;⑤通过电子读物获取信息;⑥利用数字设备获取信息;⑦利用因特网获取信息。三、传递信息最初发誓主要靠形体、语音等。现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有电报、电话、传真、卫
星、计算机网络等。四、存储信息1、方式2、容量(要了解位、字节、字、字长等概念以及单位进率)1KB=1024B1MB=1024KB=1048576B1GB=1024MB=1048576KB=1073741824B1TB=1024GB=1048576MB=1099511627776B五、加
工、发布、交流信息六、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七、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1、积极影响;A、促进生产力的发展、B、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C改进人们学习的方式、提高工作效率、改善生活质量。2、消极的影响3、迎接信息社会的
挫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