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0课 《凡尔赛和约》和《九国公约》》教学设计3-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doc,共(3)页,244.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5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课程标准】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知道战胜国建立了战后世界的新秩序。【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知道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和历史要素;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掌握第一次大战后所形成
的国际新秩序;提高学生综合、概括能力和正确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围绕“巴黎和会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会议”、“《凡尔赛条约》是否真的是为缔缔造民主而签订的和约”、“《九国公约》是否真正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等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史料,展开讨
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探讨历史问题。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帝国主义的掠夺性、侵略性和强权政治的本质;通过了解巴黎和会对中国的不公正待遇和《九国公约》的实质,认识“弱国无外交”的道理,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强国之志。【教学重点】《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学难点】巴黎和会、华
盛顿会议的实质以及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评价【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第一次世界大战导火线、交战双方?2.一战的性质和结果?学习新课目标导学一:《凡尔赛条约》1.巴黎和会的召开学生回答:巴黎和会召开的时间、地点、与会国、中心议题、操纵国。讨论:巴黎和会是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和平会议
?提示学生从会议的参加国、会议的操纵国、大国参会的目的等方面分析、作答。2.《凡尔赛条约》的主要内容设问:《凡尔赛条约》是否真的是为了缔造民主而签订的和约?指导学生阅读《凡尔赛条约》的内容,列表归纳:领土重划德国疆界,阿尔萨斯—洛林归还法国,
萨尔煤矿归法国开采;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占领15年,莱茵河东岸50千米内,德国不得设防;军事禁止德国实行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限制陆军人数;政治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独立;赔款由协约国设立赔
偿委员会,决定德国战争赔款的总数;殖民地德国的全部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3.凡尔赛体系的构成及影响引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协约国还同其他战败国签订的条约,认识凡尔赛体系确立的“新秩序”。归纳总结:(1)协约国还分别与其他战败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
这些和约与《凡尔赛条约》一起构成了凡尔赛体系。(2)影响:确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4.国际联盟的成立引导学生阅读P46的《知识拓展》内容,了解国际联盟的建立、宗旨,点拨:实质是英、法操纵下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目标导学二:《九国公约》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
了解华盛顿会议召开的背景、目的、与会国以及《九国公约》等问题。设问:“门户开放”“机会均等”出自哪一条约的规定?这一规定是为了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吗?2.学生读教材和漫画资料,引导学生概括内容,并提问《九国公约》的签订产生了哪些影响?明确:实现
了美国长期追求的“门户开放”的目的,使日本独霸中国的企图未能实现,维持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中国的局面。设问:“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构成了战后国际新秩序。我们该怎样认识这一体系呢?目标导学三: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引导学生阅读史料,
评价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归纳总结:(1)暂时缓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为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和平和繁荣局面创造了条件。(2)它建立在宰割战败国和牺牲弱小国家利益的基础上,隐含了许多矛盾,埋下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祸根,因而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无法长期存在。
课堂总结巩固训练,重点探究1.说说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是怎样破坏中国的主权的?2.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可是在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上却都作出损害中国权益的规定,说明了什么道理?从中我们获得什么启示?明确:弱国无外交,外交是
综合国力的较量。我们应该大力发展经济,坚持改革开放,加强国际交流,以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布置作业:以“弱国无外交,强国多自豪”为主题写一篇300字左右历史小论文,题目自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