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7课 近代科学与文化》教案1-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doc,共(5)页,66.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5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教学设计单元:第二单元第二次工业革命和近代科学文化课时:1课时版本:人教2011课标版年级:九年级一、活动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并掌握近代科学、文学和艺术发展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作品和成就。2、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技术搜集历史信息的途径和方法,提高学生对有效信息的提取和概
括能力。3、通过制作电子图书,培养学生鉴赏和分析文学作品的能力。4、通过微课和动态画展,培养学生鉴赏和感悟音乐和绘画作品的能力。5、通过制作表格,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分类归纳能力。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的指
导下,学生利用移动设备及网络搜索引擎进行自主学习。2、利用小组学习的方式,实现生生间的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3、采用图片教学法和视频教学法,实现启发式教学。4、通过微课、二维码、投屏技术、直播技术、微信群组、电
子问卷APP、电子图书制作APP等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活动效果。5、采用电子问卷习题法,提高课堂效率,实现即时数据分析和评价反馈。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牛顿和达尔文的学习,使学生感受科学家们崇尚科学、刻苦专研和追求真理的精神。2、通过文学和艺术等成就的学习,使
学生认识到文学和艺术作品所具有的反映现实社会的重要意义和激励人们抗争和奋斗的精神作用。3、通过感知大师们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发展所起到推动作用,激起学生们的崇敬之心,并向大师们致以崇高的敬意。二、学情分析1、九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时期,对于抽象的事物具有一定理
解能力和兴趣度。2、九年级具有强烈的求知欲,特别是对利用现代网络信息技术收集、探究问题兴趣浓厚,喜欢展示自我,表现自我。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近代科学与文化的代表人物及其成就。教学难点:理解科学与
文化成就的社会进步意义。四、现代信息技术资源PPT、电子问卷APP、电子图书制作APP、希沃投屏技术、直播技术、视频、ipad、手机、网络搜索引擎、微信群组、二维码技术。五、活动过程(一)活动导入媒体资源及作用媒体名称:视频。(00’20”-01’30”)作用:通过视频展示人
们对牛顿的赞誉和崇拜,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导入过程:师:同学们,讲课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位科学家。(播放视频)视频中的人物是?生:牛顿。师:(过渡)近代早期也常常被称之为牛顿时代。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时代?还出现过哪些推动了历史前进
的大师?他们又让这个时代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走进第7课《近代科学与文化》。(二)活动一:合作学习、表格展示媒体资源及作用媒体名称::ipad与现场直播。(03’11”-06’00”)作用:辅助学生进行学习成果的拍摄和展示,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和效果。媒体名称:手机与网络搜索引
擎。(07’20”-09’10”)作用:利用手机网络进行自主学习,实现知识扩展;培养学生的资料收集和提取能力。媒体名称::微信群组与希沃投屏、ipad。(09’18”-10’12”)作用:展示自主学习成果,提高课堂效率。教学过程师:(过渡)这节课我们要学习哪些科学与文化方
面的代表人物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完成表格。教师活动:1、出示表格,进行学习指导。2、ipad拍摄并直播各组表格制作过程,并投屏展示。3、出示网络自主学习要求。学生活动:1、阅读教材,小组合作学习,完成表
格。2、利用手机查询资料并上传到微信群组。3、微信投屏分享网络自主学习成果。(三)活动二:人物探究、致敬大师媒体资源及作用媒体名称:视频。(10’55”-14’22”)作用:通过播放BBC记录片《艾萨克·牛顿:最后的魔术师》的片段使学生系统了解牛顿
在物理、天文和数序领域的成就,以及这些成就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社会意义。使学生体会到牛顿的科学成就的意义不仅在科学方面,更是从思想上将人们带出了中世纪神学的黑暗统治。媒体名称:二维码与手机。(17’24”-17’40”)作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更便捷有效,提高课堂效率。媒体名称:网络搜索引擎与
手机。(17’40”-18’35”)作用:通过手机等移动设备和互联网技术的结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达尔文与《物种起源》简要内容,锻炼提升学生的信息搜集和提取能力。媒体名称:电子图书制作APP与手机。(21
’00”-26’35”)作用:指导学生通过制作《文学巨匠》的电子图书,增强课堂的趣味性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媒体名称:电子图书与希沃投屏、ipad。(27’10”-32’00”)作用:投屏展示电子图书作品,辅助
学生进行讲解介绍。使学生深度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和精神内涵,体会作者对专制统治或资本主义剥削的揭露与批判。媒体名称:微课。(34’17”-37’08”)作用:通过微课介绍贝多芬及其代表作《英雄交响曲》,锻炼学生的音乐鉴赏能
力,从音乐中体会作曲家所传达的对自由和博爱的渴望和自强不息的人格魅力。媒体名称:动态绘画。(37’54”-41’53”)作用:使梵高的毕生作品的与人生经历高度结合,并以最直观直观的动态绘画方式展示出来。教学过程师:(过渡)这些大师中,有一个人为全人类开
启了客观世界的大门,他便是牛顿。他因此被称为最后一位魔法师。究竟他的科学成就,对近代社会的进步有着怎样的意义?请同学们在纪录片中寻找答案。(播放视频)教师活动:1、播放视频,提出问题:牛顿对近代社会的进步有着怎样的意义?2、提供资料参考网站的二维码。3、出示电子图书《文学巨匠》的制作要求和制作
指南。4、播放微课,提出问题:贝多芬的作品反映出怎样的情感?学生活动:1、观看纪录片,展开对牛顿推动近代社会发展的意义的小组探究。2、利用手机扫描二维码查找资料。3、利用手机APP制作《文学巨匠》的电子图书。4、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微信群组和投屏技术展示并讲解电子图书。5
、学习微课,展开对贝多芬的艺术情感的自主探究。活动三:知识运用、思辨探究媒体资源及作用媒体名称:电子问卷APP与希沃投屏、手机。(39’20”-42’20”)作用:提高习题效率和兴趣,展示数据统计,实现错误率等数据的即时反馈。媒体名称:PPT。(42’31”-43’50”)作用:展
示问题,辅助学生对科学家和文学家、艺术家的历史作用展开探究,体会他们高尚的人格魅力和精神追求,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现情感升华。教学过程师:(过渡)我们详细学习了这些作家及作品,同学们掌握的如何?我
们来检测一下。教师活动:1、在微信群中发布电子习题。2、提出问题:看来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那现在你能总结出这些大师对近代社会的进步起到了什么样的推动作用吗?学生活动:1、手机完成电子习题并提交。2、思考问题,交流分享。(五)课堂总结媒体资
源及作用媒体名称:配乐PPT动画。(44’10”-44’50”)作用:通过再现本科相关人物及图景来总结课程内容,动画配乐提升情感升华效果。活动总结师:最后就让我们一起向这些大师们致敬。致敬他们带给人类一个崭新的科学时代,致敬他们勇于向传统势力挑战;致敬他们赋予生命以顽强和抗争;致
敬他们赋予理想以崇高和神圣。致敬他们追求真理的精神,致敬他们博爱众生的情怀,致敬他们献身艺术的气魄,致敬他们雕刻历史的匠心。(配乐配图朗诵)。六、活动效果本节活动课,秉承“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课改理念,注
重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运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为主要方法展开活动获得新知。其中通过利用移动设备和网络搜索引擎、二维码技术、投屏技术、直播技术、微信平台、电子图书APP、电子问卷APP等多种媒体手段整合和展现教学活动,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又使
学习过程快捷简便,扩大了所学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在活动中着重培养学生查找、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展台、投屏等技术手段及时的将学生的学习成果展示出来,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在兴趣中收获知识,实现了一个完整的知识输入和输出的过程。本节课人文情感特色浓
厚,学生通过从网络、视频、图书制作等学习活动,一方面提高了文学和艺术的鉴赏能力,另一方面体会到了科学家们追求真理的高尚品格和专研精神。浓厚的人文情怀和辩证科学世界观,在这节活动课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七、板书设计第7课近代科学和文化一、科学牛顿——魔法师达尔文——杀死上帝的人二、
文学巴尔扎克——现代法国小说之父托尔斯泰——俄国革命的镜子三、艺术贝多芬——交响乐之王梵高——天赐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