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5课 探寻新航路》教案设计-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上册.doc,共(3)页,89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44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5课《探寻新航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过程及主要航海家。过程与方法:依据教材内容动手绘制几位航海家的简要航海路线示意图,并能列表对几位航海家从时间、国别、路线、主要成就等方
面做归纳比较。通过阅读材料分析,知道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和世界的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航海家们的不怕吃苦,勇于探索的精神。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三、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法、问题探究法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5世纪
以前,人们不清楚世界有多大,有多少陆地,有多少海洋。一些人相信地球是圆的,认为无论向东还是向西,都可以绕地球一圈回到原地。那么,第一批实践这个设想的是哪些人?他们为什么愿意去冒险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共同研究的课题。讲授新课一、探寻新航路的热潮
1.新航路开辟的原因(1)根本原因:随着手工工场和租地农场的发展,欧洲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商品经济日趋发达。欧洲人渴望开拓新的贸易市场。敲黑板: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2)社会原因:来自东方的商品在欧洲很受欢迎。《马可•波罗行纪》又激起欧洲人对东方的无限想象和向往,欧洲社会
出现了关注东方的热潮。(3)直接原因(东西方传统商路受阻)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东西方传统的商路,迫使欧洲商人寻找一条通往东方的新的道路22.新航路开辟的条件(1)造船技术的进步欧洲的造船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船的规模变
得更大,速度更快,操纵更加灵便。(2)“地圆说”传播随着欧洲地理学的发展,人们逐渐相信地球是圆的。地圆学说开始流行,人们相信从欧洲向西航行可以到达东方。(3)航海技术的进步(罗盘针和计算纬度的星盘的应用)二、新航路开辟的过程1.迪亚士:1487年在葡萄牙支持下,沿非洲西海岸
南下,第二年达到非洲的好望角。打开了绕道非洲南端通往东方的航路。2.达•伽马:1497年从葡萄牙出发,横渡印度洋,到达印度西海岸。3.哥伦布:意大利(国家)航海家在西班牙的支持下,横渡大西洋,到达巴哈马群岛,
后来发现了古巴和海地。他认为到达了亚洲的印度,从而把当地人称为印第安人。4.麦哲伦:1519年在西班牙的支持下,横渡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1522年返回欧洲。成为第一位横渡太平洋的欧洲人,完成了环球航行。知识小结:
1.各航海家的航行路线及成就32.各航海家的航行路线的动态演示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对欧洲:(1)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世界:(2)欧洲和亚洲、非洲、美洲之间建立起了
直接的商业联系,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四、课后探究比较郑和下西洋与新航路的开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