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4课 工业化的起步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说课稿-八年级历史下册人教版部编.doc,共(3)页,33.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4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工业化的起步》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工业化的起步》,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五点对本节内容进行分析:一、教
材分析《工业化的起步》是人教版初二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主要讲述了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以及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颁布,本单元的题目是《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工业化的起步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开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奠基阶段,因此本课
在整个中国现代史中占有重要地位,为学习后面的知识起到铺垫作用。二、教学目标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初二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的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一五”期间经济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和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掌握“一五计划”的主要任务。2、能力目标:通过指导学
生利用《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说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工业和交通运输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引导学生思考“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性质”,从而培养学生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以及综合分析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
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基本形成。三、教学
重、难点按照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熟悉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本课重点有两个,一是了解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进行工业化建设;二是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
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宪法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教
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这一问题很抽象,对初二学生来说,较难理解,因而我将它确定为本课
的难点。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节内容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教法学法【教法】(1)比较法。(通过和其他国家工业势力的比较,使学生看到我国落后的一面,从而理解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性)(2)探究式教学法。(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式学
习)(3)情景体验式教学法。(鼓励学生运用多种呈现方式展示小组学习的成果,创设历史情景等)(4)讲述法、讲解法。(在学生的展示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归纳)(5)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学法】课前准备、史料分析法、总结归纳
法五、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设计分为五步,即创设情境导入、合作探究新知、知识整合梳理、练习反馈运用、课后延伸升华。1、创设情境导入建国初期,我国工业十分落后。针对这种状况,我引用毛泽东同志说的一段话:“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
,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制造。”怎样改变这种现状呢?实现工业化是唯一的出路。为了实现工业化,1953年中国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导入自然,又能激起学生的求知欲。2、合作探究新知1、首先我让学生来看书自学第一部分内容“第一个五年计划”
思考探究以下几个问题:(幻灯片演示)(1)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1953---1957)(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有哪些?①、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②、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③、相
应地培养建设人才。(3)取得了哪些成就?前两个问题比较简单,学生通过看书可以总结出其中答案,关于第三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看书归纳总结,教师启发学生,主要成就可以简单概括为“4厂1桥3条路”,结合《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在图上找出这几项
主要成就,培养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让学生欣赏当时的有关图片。(4)一五计划的完成有什么意义?面对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有两位同学有各自不同的观点,你如何看待呢?学生各抒己见,小组探究交流合作,概括一五计划的意义。初步实现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从此,我国改变
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政治和经济是同步的发展,使学生感受第一部宪法颁布的重要性。2、指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探究学习第二部分内容“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讨论以下问题(幻灯演示)(1)回顾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什么?(2)共和国第一部宪法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场合下颁
布的?(3)宪法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为什么说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前三个问题学生能够看书直接说出其中答案,关于宪法的性质,这一点是本课的难点,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上宪法的引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然后我从宪法内容上启发学生,宪法明确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肯定了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性质和民主原则,从法律上规定了我国的社会主义方向,从而得出:这是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知识整合梳理本节课的内容通过板书设计总结如下:我的板书设计如图所示“三个一”,一个计划、一次会议、一部宪法,
这样的总结形式加强了学生的直观印象,突出了重难点。(幻灯片演示)4、拓展延伸目前中国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工业化中期阶段跨,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后备力量,我们应该怎样应对?5、作业设计为圆满完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这样来设计本节课的作业:活动探究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你的
家乡有哪些重要建设成就?写份调查报告。(可以访问老人,借阅有关书籍,上网查资料等.)近代史洋务派开展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然而最终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中国共产党不仅建立了新中国,而且推动了中
国经济建设的大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我们为有这样伟大的党而感到欣慰和自豪!最后让学生欣赏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增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