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7.1《力》PPT课件.pptx,共(19)页,1.417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8200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七章力第1节力一、力1.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2.发生作用的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物体。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二、力的作用效果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三、力的表示1.力的三要素:大小、方向、作用点。2.力的示
意图(1)概念:用一条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2)作法:沿力的方向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短表示力的大小,在线段的末端画个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用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
力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它施加力的作用。2.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示意图的画法1.画力的示意图的方法2.画力的示意图的口诀一定点——力的作用点二画线——沿力的方向画射线线的末端画尖尖——表示力的方向的箭头最后字母标尖边。【例题】如图所示为小明拉车的情景,请画出绳子对车的拉力示意图。(力的作用
点A已画出)点拨:本题的解题关键:解析:本题中绳子对车的拉力的作用点在A点,方向沿着绳子的方向向右,大小用F表示。答案:如图所示一、力的概念和单位1.在发生力的作用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既没有施力物体,也没有受力物体B.只要有受力物体就行,可以没有施
力物体C.只要存在施力物体就行,有没有受力物体是没有关系的D.一定既有受力物体,又有施力物体,离开物体就谈不上力的作用,就没有力了解析:本题要从力的概念出发来分析,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有力作用时,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出现的。力的概念中强调物体对物体,说明有力出现时,不可能
只有一个物体,离开物体就谈不上有力的存在了。答案:D2.下列哪个物体被托起时所用的力最接近3N()A.一头小牛B.两个鸡蛋C.八年级物理课本D.两枚1元硬币解析:托起一头小牛的力要远远大于3N,A错;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3N大约
相当于托起6个鸡蛋的力,B错;托起两枚硬币的力比托起一个鸡蛋的力还要小,D错;托起八年级物理课本的力大约相当于托起6个鸡蛋的力,C对。答案:C二、力的作用效果3.如图所示的活动过程中,其中一个力的作用效果与其他三个不同类,它是()解析:A项中球在人的作用力下,由静止变为运
动,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B项足球受到人的作用力,由运动变为静止,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C项在拉力作用下,弓的形状发生改变,即力使物体发生形变;D项中,铁球受到磁力的作用,速度方向发生改变,运动状态发生改变,力改变了物体
的运动状态;由以上分析可知,C选项中力的作用与其他三个不同类,故选C。答案:C4.(2013·湖南娄底中考)现在各中小学都坚持“每天锻炼一小时”。如图所示是同学们课外活动在玩“造房子”游戏。小香同学单
脚站立依次将“物块”踢进事先在地上画好的框内,完成造房任务。当“物块”被踢出时,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解析: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用脚把“物块”踢出,“物块”由静止变成运动
,是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答案:运动状态三、力的三要素5.用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矿泉水瓶沿桌面滑动;改用同样大小的水平力推矿泉水瓶的上部时,矿泉水瓶被推倒,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A.力的大小有关B.力的作用点有关C.力的
方向有关D.受力面积有关解析:用同样大小的力推矿泉水瓶的下部和上部时,力的作用点不同,产生的作用效果不同,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答案:B6.你注意到洒水壶有两个把手吗?如图所示,当用洒水壶提水时,应该用把手;当用洒水壶洒水时,应该用把手。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解析:本题考查力的三要素。力的三要素共同影响着力的作用效果。如题图所示,当用洒水壶提水时,应该用A把手;当用洒水壶洒水时,应该用B把手。用的把手不同,力的作用效果就会不同,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答案:AB力的作用点四、力的示意图7.在图中作出小球所受绳子拉力的示意图。
解析:小球受到的绳子拉力的方向沿绳子竖直向上,作用点在绳与球接触的地方,也可以画在球的重心上。答案:如图所示五、力的作用是相互的8.(2013·山东烟台中考)在滑冰场上,甲推乙,结果甲、乙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解
析:在滑冰场上甲推乙,甲对乙施加了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乙也同时对甲施加了力,所以他们会向相反的方向运动。答案: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