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9.1 最快的“信使”》教学设计4-九年级物理下册【粤沪版】.doc,共(2)页,27.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86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9.1最快的“信使”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波速、波长、频率的概念,了解波速、波长、频率的关系。2、了解电磁波谱。3、了解电磁波的应用。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电磁波的波速、波长、频率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电磁波的应用难点:认识电磁波的存在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
课今天我们进入信息时代,那么什么是信息呢。(观看PPT)传递信息又有几种方式呢?板书19.1最快的“信使”(二)新课教学阅读课文P52图19-1传递信息的方式,了解几种古代和现代传递信息的方式想一想(课文P52)你还知道哪些传递信息的方式?传递信息最快的是哪种?(学生回答,老师点评)一、体验电
磁波(板书)活动1:我们身边的电磁波演示课文P53活动1.用收音机接收时断时续的电流产生的电磁波当导线的一端跟电池的一个极相接,再用导线的另一端时触时断电池的另一个极时,听到收音机发出的“咯咯”响声,而导线两端同时接在电池的两个极(短
时连接)此时,通过导线的电流很大,但没有发生变化,收音机没有发出“咯咯”响声。问题:导线的另一端时触时断电池的另一个极时,导线中的电流有什么特点?(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定义当导体中的电流迅速发生变化或通以高频率的交变电流时,导体就会向周围空间发射的一种波。这种波叫电磁波。
讨论:两部手机间是通过什么来传递信息的?电磁波交流: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是用电磁波传递信息的?广播、电视……二、认识电磁波电磁波像水波、声波等一样,都有波速、波长、频率三个特征。可用波形图来描述。学生看课本P54图19-31、波长:
相邻的两个波峰(或波谷)间的距离。用λ表示,单位是米(m)。2、频率:电磁波每秒向前传播的波长数。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Hz)常用单位:千赫(KHz)、兆赫(MHz)。3、波速:波传播的快慢。用c表示,单位:米/秒(m/s).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等于光速,c
=3.0×10m/s.4、波速、波长、频率之间的关系c=fλ活动2:观察收音机的表盘(1)观察收音机刻度盘上:FMMWSWKHZMHZ的含义(调频、中波、短波千赫兆赫)(2)开启收音机,转动调谐旋钮,调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或某个地方广播电台的频率,利用c=f
λ测算一下该台电磁波的波长(或频率)与表盘上标出的波长(或频率)的数值是否一致?(三)教学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