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8.2 怎样用电才安全》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下册【粤沪版】.doc,共(3)页,55.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85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怎样用电才安全》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过载和短路的危害,知道过载原因。2.知道防止触电的基本常识。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测算用电器的工作电流,体会过载的原因。2.通过实验,体验短路的危害。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教学重点提
高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安装螺口灯头和开关、三孔插座和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的技术要求并理解其中道理。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讲述法、讨论法等。课前准备过载、短路演示器、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讲述: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中使用
的电器也越来越多,因此,用电安全是每个家庭都必须关注的问题,本节课将从“防止过载”、“切莫短路”、“避免触电”三个方面学习安全用电的有关知识。二、新课学习(一)防止过载1.利用过载演示器演示“过载的危害”的实验,
使学生切身体验过载的危害。22.完成“活动1”的教学,使学生深入理解过载的原因。3.让学生阅读44页“信息浏览”,使学生知道防止过载的方法。(二)切莫短路1.利用短路演示器演示“认识短路的危害”的实验
,让学生对短路的危害有一个感性认识。2.讲述:短路的概念和危害。3.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是诱发用电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组织学生讨论,然后归纳、总结造成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1)电路中发生了短路。(2
)过载(三)避免触电1.学生阅读45页“活动3”的内容,了解家庭用电中常见触电事故的现象和例子、触电的两种类型。当1mA左右的电流通过人体时,会使人产生发麻的感觉;超过10mA的交变电流就能使人感到剧痛,甚至神经麻痹、呼吸
困难,有生命危险;当电流达到100mA时,3s就可使人窒息,心脏停止跳动。触电对人的生命是一种极大威胁。大量事实证明:不高于36V的电压对人体才是安全电压。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高出安全电压(36V)很多。家庭用电引起的触电事故,都是由于跟地面不绝缘的人体直接或
间接地触摸到火线造成的。例如:(1)人的双手同时分别触到火线和零线,电流直接流过心脏,非常危险。(2)人体直接接触到了破损电器中的火线,电流流过人体人地,也很危险。(3)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灭火。切不可直接泼水
灭火,否则人会触电,甚至会使电器爆炸伤人。(4)没有安全措施的插座安装过低,小孩好奇,玩耍时将手指塞进插座,造成触电事故。(5)触电事故的两种类型:低压触电、高压触电。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两种类型的示意图。32.家庭电路中如何避免发生触电事故(1)电器安装要符合
国家规定的技术要求。如开关接在火线上,螺口灯头的外壳接在零线上,三孔插座应有接地线,在家庭电路中要接漏(触)电保护开关,带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要有接地线等等,这些都是最基本的安装要求。(2)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电路元件。安装家庭电路时,
所有的元件都要选择带有“CCC"认证标志的产品。特别是导线、开关和插座,所选的产品不仅要通过“3C”认证,而且还要注意规格,最大允许电流符合用电要求。(3)选择合适的熔丝和电能表。注意:家庭电路中要选用规格合适的熔丝,尤其不能用铁丝、铝丝、铜丝代替熔丝。在家庭电路需要增添用电器
时,判断电路中还能接入功率多大的用电器。(4)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联系自己家庭和学校用电的实际情况,查找不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地方,提出改进建议,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结合起来。3.介绍发生触电事故时的急救措施。三、小结安全用电三原则:防止过载、切莫短路、避免触电。四、课堂练习多媒体展示。五
、作业布置由学生概述本节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六、板书设计18.3怎样用电才安全1.防止过载2.切莫短路3.避免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