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6.2 奥斯特的发现》教学设计1-九年级物理下册【粤沪版】.doc,共(2)页,11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83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6.2奥斯特的发现(1个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认识电能生磁,了解奥斯特实验。2.初步认识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特点。3.了解右手螺旋定则。教学重点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分布特点教学难点确定通电螺线管极性跟电流方向间的关系。教学器材:教师器
材:导线,开关,干电池,条形磁铁,小磁针,螺线管,多媒体。学生器材:导线,开关,干电池,小磁针。新课教学提问:我们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那么,只有磁体能产生磁场吗?教师出示奥斯特实验所需器材,向学生演示没有磁铁,利用电流也可以产生磁场,引入这节课。(请学生上来帮忙拉直导线)教师:这个实验叫做奥
斯特实验。奥斯特通过这个实验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下面同学们就沿着伟人的脚步,小组讨论、实验,经历这个探索的过程,认识这一伟大发现的意义和价值。学生:分组进行“活动1”实验:(1)取一根直导线放在静止的小磁针上方,使导线与小磁针平行,通电观察小磁针是
否转动,往哪个方向转动。(2)改变导线中电流的方向观察小磁针的转动情况。引导学生讨论:(1)导线通电小磁针偏转说明什么?(2)电流方向改变以后为什么小磁针转动方向也会改变?让学生把实验现象和结论写在学案上。教师请学生小组的代表回答本组的实验现象和结论,并利用多媒体投影出来。设疑:通电直导线周围存
在磁场,如果将导线弯曲成螺线管(展示螺线管实物),通电后其周围是否也会产生磁场呢?如果有磁场,其磁场和哪种磁体的磁场相似?教师:由于实验室器材不足,这个实验我们改为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大家观看后填写学案“活动2”内容。学生观看视频:将铁屑洒在通电螺线管
四周玻璃板上,接通电源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思考:由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联想到哪种永磁体的磁场分布?(利用多媒体展示螺线管周围铁屑分布、条形磁铁周围铁屑分布和蹄形磁铁周围铁屑分布)教师:根据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分布情况,通电螺线管也应该有两个磁极,用什么方法可以判断它的两极?多媒体演示:
在通电螺线管的两端各放几个小磁针,接通电源观察小磁针的偏转,确定磁极。(改变电流方向再做一次)学生填写学案“活动2”的结论,教师请学生回答并投影。设疑:假如没有小磁针又该如何确定螺线管的磁极?教师:通过前面的实验发
现通电螺线管的磁极跟螺线管线圈中的电流方向有关系,人们在发现和表述物理规律时,常常采用一些科学的巧妙的方法来帮助我们记忆和应用这些物理规律。经过研究发现螺线管线圈中的电流绕向和螺线管的磁极符合右手螺旋定则。右手螺旋定则:用右手握住螺线管,
让四指弯曲跟螺线管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一致,则大拇指所指的一端就是通电螺线管的N极。增加两道例题帮助学生理解右手螺旋定则。课堂练习1、在下图中标出通电螺线管的N极和S极。2、判断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3、根据小磁针的偏转,标出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4、根据小磁针静止时
指针的指向,判断出电源的正负极。小结并板书:1.奥斯特实验首先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2.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分布与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相似。3.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可用右手螺旋定则来
判定。布置作业:课本P12自我评价与作业1.2.3题。S图2图1N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