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7. 眼睛与光学仪器》PPT课件2-八年级物理上册【粤沪版】.ppt,共(20)页,960.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512.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沪粤版八年级物理眼睛的结构你了解吗?点击图片视觉的形成:远处物体反射的光线射入眼睛的光线经过晶状体的折射,在视网膜上形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类似照相机)。晶状体相当于一个凸透镜。视网膜相当于光屏(胶片)
。•什么是近视眼?什么是远视眼?•远处景物的像如果经过晶状体后,不能落到视网膜上,而位于视网膜前,这就是近视眼;远视眼只能看清远处的物体,看近处物体时,经晶状体像却落在视网膜的后面。近视矫正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使像成在视网膜前,所以用凹透镜.使它发散使像相对于晶状体
后移.远视矫正远视眼(老花眼)是由于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使像成在视网膜后,所以用凸透镜.使它会聚使像相对于晶状体前移.人的视网膜上呈的是倒立的像,然后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有关部位经过处理,于是就看到了正立的像请大家阅读:信息浏览眼镜片的度数=焦度×100
,焦度=焦距的倒数。注意:焦距(f)的单位为米。如:焦距(f)=0.25米,眼镜片的度数就是4×100=400度。二、影像的保存:照相机1、原理: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2、组成:由镜头(凸透镜)、光圈、快门和暗盒组成。想一想:照集体像时,发现有
人没有进入镜头,应该如何调节?答:应使所成的像再小些:(1)增大物距,被照人不动,使照相机后移。(2)减小像距,可缩短镜头与胶片之间的距离。胶片无法移动,只能将镜头向后移。结论:(1)用照相机拍摄近景时,增大镜头与胶片之间
的距离,镜头往前伸,离胶片远一些。(2)用照相机拍摄远景时,减小镜头与胶片之间的距离,镜头往后缩,离胶片近一些。三、眼睛的好帮手--显微镜和望远镜放大镜和显微镜放大镜是一个短焦距的凸透镜。通过放大镜可以看到物体正立、放大的
虚像。显微镜结构:显微镜由物镜和目镜两组凸透镜组成。原理:物体在物镜的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镜成的像在目镜的焦点以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结构:望远镜由物镜和目镜两组透镜组成。原理:物体在望远镜的2倍焦距以外,通过物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该实像成
在目镜的焦点以内,通过目镜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认识望远镜折射式望远镜的结构和光路反射式望远镜的结构和光路折射望远镜的特点是:镜筒长,有色差,部署安装容易,适合入门,重量一般不太重反射望远镜的特点是:镜筒短,无色
差,部署调试、校正较麻烦,适合专业观测,重量和体积一般都较大投影仪机原理:1、下面关于近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近视眼镜片能将太阳光会聚于一点B、近视眼镜是发散透镜C、“度数”越大的近视眼镜片,凹面弯曲越明显,焦距越大D、远视眼镜本身就是发散透镜B2、如图所示是王老师下课时留在
讲台上的眼镜,小明同学透过眼镜看到了如下的情况,从眼镜判断,王老师的眼睛是()A、远视眼B、近视眼C、视力正常,眼镜是太阳镜D、一只眼视力正常,另一只是近视眼B眼睛与视力矫正眼睛视力矫正结构视物原理-------凸透镜成像近视产生的原因-----晶状
体曲度过大矫正:加凹透镜远视产生的原因-----晶状体曲度过小矫正:加凸透镜眼睛的好帮手显微镜望远镜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