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六节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1-九年级物理下册【鲁科版】.doc,共(3)页,1.470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03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3页)鲁科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九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九章第六节《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教学设计●设计意图能量是贯穿整个物理教学的一条主线,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定律之一。本节内容是对本章及八年级所学物理知识从能量的观点进行的一次综合、深化和
再熟悉。教者以联系生活实际问题为载体,精心设计小实验、小游戏、小故事,为学生搭建动手、动口、动脑平台,体验物理思维过程,实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物理又服务于生活的基本理念。●教情、学情分析在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中,要求“了解”能
量的不同形式,并能从实验的角度“认识”能量可以转化和转移,“知道”能量的守恒定律,能从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问题。因此,本节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本节主要是针对生活中司空见惯的大量实例展开,不求面面俱到,但求能力提升。由于初中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感性经验较少,
因此在新课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循序渐进,保护学生的兴趣,使学生获得较多的感性认识,以便学生理解掌握,并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能量的多样性
2.知道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能举出日常生活中能量转化例子3.理解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过程与方法1.通过学生做实验,做游戏和讲故事,发现各种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体会各种形式的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和转移。2.通过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讨论体会能量的转化和守恒。3.结合生活实际,用能量转化和守恒的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体会物理就在身边2.通过体验、观察、思考、讨论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策略与手段教学过程中运用到演示实验法、讲
授法、探究实验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使用了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课堂以探究、合作学习为主,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和教师的组织、引导作用有机结合,激发学生潜能。●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各种形式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难点:1.各种形式能量之
间的相互转化2.理解能量守恒定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能量转移和转化”配套实验器材、挂图、摩拜单车(轻骑款)、牛顿摆、单摆、导学案●教学过程一、导学活动:观看图片“第一代摩拜单车”和“摩拜轻骑”(图片和实物)提问:骑过第一代摩拜单车的人请举
手?骑上去什么感觉?新一款“摩拜轻骑”骑过的请举手?相比第一代,骑上去又有什么感觉呢?为第2页(共3页)什么两者有区别,学完了今天的课,我们就可以揭开它的奥秘。设计目的:创设“老摩拜”PK“新摩拜”骑行有不同感受的
问题情景,引发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同时让学生从紧张的状态放松下来,拉近师生关系。设计依据:利用常见生活情景教学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二、研学(一).认识能量提问:能量形式多样,你能说出下列物体都具有什么形式的能量吗?请看图片。设计目
的:通过图片展示不同形式的各种能量,一复习了前面所学能量如弹性势能、重力势能、动能、内能,除此之外,还通过图片知道了电能、化学能等其他不同形式的能量。温故而知新,二是为后面“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小实验”做好思维铺垫。设计依据:1.利用PPT展示不同能量的图片,学生不陌生,不会怕,能快速进入思考状
态。2.设计由浅入深,从熟悉认识上升到陌生分析。容易打开学生思维,为后面自主设计小实验完成做好思维热身。(二).能量的转化和转移(1)“能量转化和转移”小实验提问:能量形式多样,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
以相互转化或转移吗?请小组结合桌上实验器材自主设计“能量转化”或“能量转移”的小实验,将结果填写在导学案上。(实验过程中,请注意安全)设计目的:设计主要分为两层:一层是突破“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太阳能电池”的能量转化是教学中一大难点,很多同学没有亲身体验,误为是“光化
转化”或者“光热转化”,做题时会导致最终答案的错误,这是学生的薄弱环节。本实验的设计就是让学生通过自主设计,动手实验的方法指导自己正确认识“太阳能电池”是“光电转化”。二层是设计点火柴和划火柴实验,突破“转移”和“转化”的概念区别。设计依据:
探究实验中物尽其用,将实验的器材运用到极致,使课堂主线分明,学生也兴趣盎然,这就是联系生活实际,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物理走向社会。(2)“能量转化”小游戏提问:通过自主探究实验,我们知道了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或转移,除此之外,其他的各种形式的能量也可以通过“能量转化”或“能量转移”产生联系,我们先
来做个“能量转化”小游戏。设计目的:能量的转化是教学的重难点,比起单一的ppt图片展示,小游戏配合挂图寓教于乐,印象更加深刻,最大程度的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建立了各种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中蕴含能量转化的观点,为能量守恒定律埋下伏笔。设计依据:以小游戏和挂图
为教学资源,张贴大型挂图展板是为了让更多的同学便于观察,利于理解。让学生全面体会物理的趣味性、实用性,有利于保持学生高昂的学习热情,也可以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愉快的学。(3)“能量转化”
小故事设计目的:能量转化是教学的重难点,师生互动的“能量转化”小游戏让学生热情高涨,在此设计“能量转化”小故事:光照树木——煤炭——发电机——电风扇,学生顺着思路,分析讨论,设计目的开拓思维,深化知识、巩固知识,能运用所学“能量”的观点建立事物
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设计依据:以讲故事为教学资源,让学生全面体会物理的趣味性、实用性,持续抓住学生的兴奋点,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以致用。(三).能量守恒定律(1)能量守恒定律提问:一些生活实例告诉我们,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形式的能量之
间可以相互转化或转移。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遵循什么规律呢?教师活动:演示“牛顿摆”和“单摆”实验。设计目的:能量守恒定律的理解是本节的一个难点,此处应用可视性强的实验,运用于本节难点的突破,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讨论得出能量守恒定律。设计依据:学生比较习惯于感性的实验
,此处应用实验,可以让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分析、在老师的引导下,和同桌讨论,推理能量守恒定律。(2)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提问:既然自然界能量是守恒的,不会消灭,我们为什么还要节约能源?设计目的:一是让学生区分“能量
守恒”和“能源守恒”概念,通过生活实例让学生自己思考,分析推理,老师引导得出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二是从能量转化具有方向性的角度,树立学生的节能意识,培养节能习惯。设计依据:学生往往误认为能量守恒就等于能
源守恒,设计问题探究,引导学生从理论的层面指导实践,从而节约能源。第3页(共3页)三、应用教师活动:1.展示“摩拜轻骑”实物(太阳能电池和蓄电池)和“第一代摩拜”图片2.播放永动机视频。设计目的:1.本节课引入用的是“摩拜单车”,此处应用这个素材设计成问题,揭秘摩拜单车升级秘密(从能量的
观点引导分析),再次将能量转化和守恒的重难点进行突破,将知识应用于实践,进行知识内化和深化,也可以前后呼应,使课堂结构显得完整。2.学以致用,将生活中常见的“风光互补”路灯图片和永动机作为教学资源是为了持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能量的转化和守恒有一个深刻的
认识,也正是这样结合生活实际,不仅能提高同学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还能大大增强同学们学习物理的自信心。四、反思设计目的:归纳总结,使学生知识得到升华,知识体系趋于完整。[板书展示]19.6能量的转化和守恒一.能量的多样性二.一定条件下,能量可以相互转化和转移三.能量的守恒定律四.能量的转化和转移
具有方向性[教学反思]本节课打破常规新课以大量练习题为中心的方式展开,先从生活常见“摩拜单车”引入,抓住学生眼球,再以“摩拜轻骑”的改良变化——太阳能电池入手,设计改编与太阳能能量转化的实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改编枯燥习题为能量转化小游戏、由传统到创新,由此及彼,横向拓展,迁移发散改编试题为能量转
化小故事。这样的设计方式让学生不会觉得枯燥。同时体现物理教学的以实验为基础,以思维为中心。最后又以“摩拜单车”升级揭秘为应用,首尾呼应,使整堂课结构显得完整。还有一些细节处理需要注意:应及时板书能量的转化和转移具有方向性,在板书上需要注意强调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需要在
一定条件下,才可以进行。当然课堂设计的容量还是相当饱满,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同学,有可能在有些知识点理解上会有一点困难,需要课后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