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电生磁》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下册【鲁科版】.doc,共(8)页,24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03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十六章电磁现象第二节电生磁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体验通电导体与磁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初步了解电和磁之间有某种联系。①认识电流的磁效应,知道通电导体周围有磁场②知道电流磁场的方向与电流方向有关2.通过实验,认识通电螺线管的磁场
。①知道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条形磁铁相似,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与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②会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方向。二、教学重点:探究电与磁的初步联系。①奥斯特的实验②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三、教学难点:判断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或通电螺线管的电流
方向。四、教学器材:多媒体电脑平台、投影仪、多媒体课件、干电池、长直铜导线、通电螺线管、大磁针、小磁针五、教学课时:1课时六、教材分析:电流磁效应是学习电磁现象的重要基础。因此,要尽可能让学生确信电流
及其周围的磁场是同时存在而密不可分的。为了说明这个问题,在做奥斯特实验的时候,要让学生亲手做实验,把小磁针放在直导线附近,通过观察导线通电时和断电时小磁针发生的变化,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初步认识电与磁之间存在某种关系。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是
本节的重点之一,因此,要让学生自己去探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探究结束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判断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方法
,再在师生相互交流的气氛中引导学生得出安培定则。七、教学过程:活动标题活动目标(设计意图)活动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评价活动认知准备为顺利实现本节教学目标做好铺垫。1、我们可以通过什么现象来感知磁场的存在?2、在物理学中,磁场的方向是如何
规定的?3、你有什么方法能形象地表现出磁场的分布情况?课前做好预习,为接下来学习新知识做好准备。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1、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纸盒吸铁(纸盒中有电磁铁)。提问学生:此盒中可能是什么?你猜想的依据是什么?教师断开开关,再去接触铁屑,不
能吸引铁屑。由此引起学生思维冲突,此时教师再将纸盒打开,让学生明白,刚才产生的磁可能跟电有关。2、从这个小魔术中,你发现什么问题?(电与磁之间有关系)认真观察,积极思考,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和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一、电流的磁效应达成目标1
①②爱玩是学生的天性。在看了老师的表演之后,学生有了浓厚的探究热情,带着兴趣与疑问,进行探究,必然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过渡:其实早在1820年丹麦伟大的物理学家奥斯特在一次偶然的实验中就发现了电和磁之间是有联系的。简介并演示奥斯特实验。温馨提示:
一定注意给导线通电的时间要短设疑:1、怎样解释通电时磁针发生转动的现象?鼓励学生大胆猜测。2、电流方向的改变导致磁针转向的改变,说明什么问题?鼓励学生大胆猜测。3.引导思考:奥斯特实验说明了什么?指出这种现象就是电流的磁效应。学生听讲并观察实验学生分组实验:1、把直导线接到电源上,在直导
线下方放置大磁针,给导线短时间通电,观察大磁针出现的现象2、改变直导线中的电流方向,再次观察大磁针出现的现象思考、同组交流小结:奥斯特实验说明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的方向跟电流的方向有关。实验完毕请做得最快的小组到前面来展示介绍:自己是怎样让磁针转动,根据现象如何思考总结
获得结论。(每组一位同学演示,另一位同学做解说。)教师评价、激励语:刚才这几位同学的动手能力非常强,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也高,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都要向他们学习。达成目标1①②。针对练习1、奥斯特实验表明,通电导线周围存在,证明了电和磁之间是相互的.2、小丽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研究磁和电的关系
,请仔细观察图中的装置、操作和现象,然后归纳出初步结论.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比较乙、丙两图可知:。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理解电与磁间的初步联系班内交流二、通电螺线管的磁场达成目标2①1.演示:大头针放在通电导线下方并没有被吸起来。提问:通
过什么方法能增强磁场呢?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来证明自己的想法。2.介绍螺线管。提问: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有什么特点?你能通过什么方法验证?你得到了什么结论?3.探究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之间的关系。温馨提示:仔细观察磁针静止时N极的指向。4.小结条形磁铁
与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有何不同?1.学生交流想法。简述具体实验方法。进行实验。交流结论:可以把多条通电导线并在一起,让多个磁场叠加,增强磁场。2.了解螺线管结构。交流讨论进行实验。观察实验得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与条形磁体相似。3.进行实验。改变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
,观察实验现象。得出绪论: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的方向(N、S极)与电流的方向有关学生交流进一步理解通电螺线管的磁场反馈练习:1、通电螺线管外部的磁场和形磁体外部的磁场一样,它的两端分别是极和极.它的极性可以根据的指向确定。2、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有关。3、判断(1)通
电直导线周围有磁场而通电螺线管周围没有磁场。()(2)通电螺线管的N、S极可以对调。()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理解通电螺线管的磁场特点组内交流达成目标2②过渡:我们知道通电螺线管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的电流方向有关,有什么样的关系?由于把导线绕成螺线管后,还存在一个绕向的问题,磁场方向除了与电流
方向有关外,与线圈的绕向是否也有关系呢?提问:如何由电流方向、线圈的绕向确定磁场方向?我们能不能找到一种判定的方法呢?4.启发学生用右手握住通电螺线管,归纳出弯曲的四指与拇指分别表示电流及N极的方向——安培定则。实验验证:拿两个绕向不同的螺线管,给它们通有相同方向的电流,用小磁针判断
螺线管的极性是否发生改变。【现象】小磁针的偏转方向正好相反。【结论】在电流方向一定的情况下,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还与线圈的绕向有关,绕向变了,则磁场方向也会改变。学生讨论交流4.观看并思考。掌握判断通电螺
线管N极与电流方向之间关系的安培定则。小组练习安培定则的使用小组讨论实验方案班内交流确定方案小组内、班内交流,共同得出结论达标2②基础练习1.在下面四个图中,正确地表示出通电螺线管的极性与电流方向的关系是(
)2.标出图中通电螺线管的N、S极.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理解通电螺线管的磁场与电流的关系,熟悉应用安培定则组内交流大屏幕展示图片,学生共同举手演示。达标2②能力提升1.如图所示,正确的是()2.如图所示,甲、乙两线圈宽松地套在光滑的玻璃a、b间用柔软的导线相连.当S闭合时,两线圈将()A.互
相吸引靠近B.互相排斥离远C.先吸引靠近,后排斥离远D.既不排斥也不吸引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熟悉应用安培定则,提高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小组交流答案之后,班内集体交流,对理解不到位的题目由不同组的学生来帮助解决。学生进一步明辨是非,完善自我。大屏幕展示图片,学生共同举手演示。小结温故
知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总结能力。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电生磁”你都有哪些收获?学生回忆所学知识自我评价检测1.奥斯特实验说明。2.如图所示,比较两图,可以得出_________的结论.3.如图所示的通电螺线管,周围放着能自由转动的a、b、c、d,当它们静止时极性正确的是(N为
黑色)()4.如图,当开关闭合后,通电螺线管边的小磁针按如图所示方向偏转,则通电螺线管的a端为极,电源的d端为极。5.如图9-15,根据通电螺线管周围的磁感线分布,可确定磁极甲、乙、丙、丁的极性依次是()A.N、N、S、NB.S、N、S、SC.S
、S、N、ND.N、S、N、N作业课本“动手动脑学物理”1、2、3、4关注第4题,将物理知识与自然界中的生命现象联系起来,体现出物理知识的价值。板书设计:第二节电生磁一、电流的磁效应(奥斯特实验)1.通电导体周围存在磁场2.电流方向改变磁场方向改变二、通电
螺线管的磁场1、外部磁场与条形磁体的磁场相似。2、两端的极性跟螺线管中电流的方向有关。三、安培定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