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二节 探究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课标分析-九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doc,共(1)页,2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9009.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标分析《课程标准》把《探究家庭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的学习定位于“了解”层次,虽然要求有所降低,但应该掌握的知识点还是必须要掌握的。新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中学习物理,创设切合学生实际的物理问题情境,不但能使抽象的物理知
识具体化,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探究的欲望和动力,最终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因此,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本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学生实验,观看微视频等多种方法创设物理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动力,引发学生积极思
维,主动学习,使他们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培养动手能力、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本节内容比较简单,重在培养学生在生活现象的基础上利用学习单和课本主动获取物理知识,领悟科学探究方法的能力,以及在小组实验过程中发展科学探究
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所以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确定下列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过载。2.理解电流过大的原因是过载和短路。3.了解保险丝的材料特点,知道保险丝的作用及选用原则。(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探究分析和实际观察、体验,学习电流过大的两种
原因。2.通过观察体验,知道保险丝怎样“保险”。(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安全用电的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