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学设计2-九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

DOC
  • 阅读 52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2.902 MB
  • 2022-1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一节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学设计2-九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一节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学设计2-九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一节 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教学设计2-九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doc,共(4)页,2.902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894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4页电学探究实验专题复习学情分析:电学实验在中考的实验题中每年必考,值得老师和学生非常重视。而电学实验中比较典型的几个实验,如“电流与电压、电阻关系”“测小灯泡的电阻”测小灯泡功率”等之所以成为中考热点,是因为在题中几乎集中了初中电学

的所有重点知识。尤其是“测小灯泡功率”实验,集中了串联电路的电流、电压特点,电流表、电压表的使用及读数,电学实验的操作步骤,实验故障,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欧姆定律,电功率的计算,电源的合理选择、表格的设计等,综合性非常强。分析近几年中考,高频考点通常有:测量小灯

泡的电功率(或电阻)、探究电流与电阻(或电压)的关系、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问题以及电磁感应现象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掌握三个电学探究性实验的知识要点;2.能够熟练电学实验的操作步骤以及注意事项;3.能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应用,拓展到类似电学问题中。二.过程与

方法1.通过对比的方法复习第一个实验可以做到举一反三,灵活应变;2.灵活使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实验;3.对三个实验复习,提高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创设情境,将所学的物理知识,迁移到学习生活中去,体会物理并不难,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教学重

点难点:重点:探究欧姆定律实验及应用知识解决实验中的问题。难点: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对实验进行评估。教学方法:交流讨论法、启发讲授法、归纳总结法教学器材准备:电子白板,PPT(电路图以及图像的对比)、磁性黑板(可动的模型实物图)、投影仪(探究性实验的数据分析)走

进中考,明确方向1.《课程标准》中指出:不会全面考查探究的七个全过程,探究内容可以是探究过程中的某一要素或几个要素,即从某一个到几个角度来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2.命题规律:江西省2008-2016年每年都会考查电学探究题,每年的分值不低于8分,多的年份涉及3个电学实验,今年再次出现电学探

究题的概率很大。3.新课标规定的必做学生实验(电学)1.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2.用电流表测量电流(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3.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4.探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5.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探究欧

姆定律);6.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测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过程第2页共4页情境引入:近日,九年级物理、化学教研组联合在思源学校举行了为期一天的实验室开放日活动。据知情的张老师介绍,该活动是以中考实验加试为契机,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同

时突破实验教学的难点。活动过后,学生普遍表示收获很大„„(活动开放日图片展示)以下是开放日活动中的一些片段设计意图:将枯燥的知识变得鲜活,将知识情境化,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兴趣。片段一:张老师给九2班学生提供了如下器材:实验器材:干电池2节、开关1个、小灯泡1个、

导线(若干)、滑动变阻器(20Ω1A、50Ω0.5A、70Ω0.3A)电流表1个、电压表1个、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25Ω)、粗细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图片出示)。根据所给器材,可以完成哪些电学实验。先小组讨论,再画电路图,确定所需

器材。小组长到讲台领取器材(因器材有限,只按最低标准配备)。(板书)1.连接串、并联电路2.探究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的规律3.探究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4.探究电流跟电压、电阻关系5.伏安法测电阻6.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功率设计意图:通过用器材将所学的物

理实验联系起来,形成一条主线,同时可以较好地突出本节课的重点。片段二:远宏组率先完成,于是组长黄远宏到讲台领取器材,在得知该组想探究I与U、R的关系时,张老师要求他利用这些器材,简要讲讲这两个实验的操作步骤,黄远宏拿着器材,讲了起来:„„(请你补充完整欧姆定律的主要探究过程)(可学

生上台讲解)张老师听了很是满意.片段三:探究欧姆定律实验远宏组领到新干电池2节,开关1个,电流表、电压表各一个,滑动变阻器(20Ω1A),定值电阻(5Ω、10Ω、15Ω、20Ω、25Ω),导线若干进行探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实验.【设计和进行实验】

(1)根据设计的甲图,用铅笔连线将乙图的实物图连接完整。(2)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偏转较大,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过了一会之后,出现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的情况,则电路存在的故障可能是:_____________.(

4)记录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U/V0.51.01.52.02.52.8第3页共4页I/A0.100.200.300.400.500.56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组是用_______Ω电阻进行实验的。由此得到

的结论是:当_______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成________.【评估】(5)①张老师指出有一组数据存在造假嫌疑,是第_____组数据,但学生辩解到直接调滑动变阻器是无法使电表为该值,但可以采用____

________________的办法达到。②调节滑动变阻器无法使电压表示数达到3.0V,你猜想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片段三点半:教授组同学根据相同的电路图,增加了两节新干电池,探究了“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1

)闭合开关,发现两电表的示数偏转很小,接下来应该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定值电阻由10Ω更换为5Ω,

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接下来应该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______移动(A/B),直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止,并记录另一电表的数值.(3)将有关实验数据标记在如图丙所示的图像上.分析图丙可知,他所选择的滑动变阻器的规格

是_______.A.20Ω1AB.50Ω0.5AC.70Ω0.3A(4)如图丙所示,阴影部分的面积大小表示________.设计意图:通过两个小组的实验,突破了本节复习课的重点——探究欧姆定律。片段四:探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引入:去掉一个电压表,将定值电阻改为电阻丝,其它不变,能否探究影响电阻大

小的因素?(结合电路图)就在远宏组领完器材之后,候哥组也不甘示弱,马上到讲台领取器材,张老师没有给电压表,并将定值电阻更换成了粗线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利用这些器材,能完成探究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吗?器材:干电池2节,开关1个,电流表一个,滑动变阻器(

20Ω1A),粗线相同的铜丝和镍铬合金丝。(节选)(1)学生想探究电阻与长度的关系,应该将MN分别连接_______、_______两端,这里采用了___________法(2)实验最后,张教师指出,利用所给器材

还可以探究导体电阻与粗细的关系,请你开动脑筋,应该如何操作。答:应该先将_______________相连,再将MN与_________两端相连.第4页共4页设计意图:本实验较为简单,但通过设置了第二问的问题,稍稍增加了难度,但对学生综合理解能力有很大的帮

助。片段五: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和电压的规律诗思组在完成小灯光电功率实验时因操作不慎,将小灯泡烧坏了,张老师对此提出了批评,诗思组在承认错误之后表示要戴罪立功,于是设计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电压的规律:器材:干电池2节,开关1个,电压表各一个,滑动变阻器(

20Ω1A),定值电阻5Ω.(1)他在检查实验器材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位置如图1所示,接下来她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2)问题解决后,开始按图2连接好电路,用开关试触时发现电压表的指针又偏转到图1的位置,则电压表产生此现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3)实验过程中有

关数据如下表:UAB/UBCUAC1.51.53据此分析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加以改正或提出正确的做法。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通过增减实

验器材,将三个不同类的实验串联起来,兼顾基础的同时有所变化和提高,能够达到专题复习的效果。反思与小结利用伏安法的电路图,通过适当改变一些元件,就可以探究不同的电学实验,我们复习,就是要将这些相同或相似的知识联系起来,

形成知识框架,再不断深化,这是一个再学习的过程。这正如孔子所说的“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含义了。课后反思这节课借用了九5班罗小明老师班进行了磨课,在课堂上,学生还是比较积极,学生进入课堂的状态是不错的,在回顾欧姆定律的两个实验时,对于中下游的学生来说还是有点难度,容易出现跟不上老师的节奏。由于

这节课的环节较多,4个练习题又是当堂完成,个别一两个问题还是有一定的难度,这就造成时间非常紧凑,上课讲到片段四:探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时就打铃下课了.因此,要完成教学内容,还要适当压缩各个环节的时间,或者设计学

案让学生提前复习.对于有些难度的问题,我采用学生先讨论后展示的方法突破,这也势必要对时间的把握非常精准,因些在这一块还要不断学习。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