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一节 电压》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docx,共(8)页,899.47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894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电压》教学设计课题§12~1电压设计思想本课让学生经历了“问题—思考—探究活动—结论”的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在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的精神,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学生
通过运用电压表测量电路电压,学会有意识、有目的地使用电学中的测量工具。在进行测量的过程中,要求学生一边进行实验一边思考,掌握正确的操作,从而使学生掌握运用知识的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电流和电路”这一章内
容,已经具有了学习电压这一节的前提基础。而电又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电压”一词听起来并不陌生,但是学生们并不知道电压的作用、提供装置及测量方法。教师可以通过学生探究活动:有无电池是否使灯泡发光,引出电压的作用,利用电荷的作用关系引出电压的作用,这样比较形象生动,容易被学生接受。教学过程设
计了许多学生探究活动,可以由此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进入新课。可以说本节课在培养学生的能力是一个机会,是一个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尝试失败,体验成功的一个良好机会。教材分析《电压》这节课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它是在学习“电流和电路”知识的基础上对电学知识学习
的深入,“电压”是电学中的重点概念之一,掌握电压的概念是理解欧姆定律和进一步学习电功率的前提和基础。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电压概念的形成,电压的单位以及它的测量方法。电压是电学中三个基本物理量之一,学好本节课能为以后学习电学知识做好知识与技能的准备。学习本节课以前学生已经具备了用电流表测
电流的知识与技能。同时为下一节用电压表研究串联电路及并联电路电压打好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高学生利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课标的要求以及物理学知识的扩展上看,本节都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电
源是提供电压的设备,电压是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2.知道电压用字母U表示,电压的国际单位是伏特,用符号V表示,其他单位有kV,mV,μV。掌握它们之间的单位换算。3.了解一些常用电压值,记住人体的安全电压值,家庭电路电压值。4.能够正确使用电压表会读数,测电路的电压。过程与方法通过本
节学习、实验,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观察方法和实验方法,从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经历“问题—思考—探究活动—结论”的实践过程,提高学生的主动探究的意识。2.在分析实验现象过程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3.学生通过
使用实验室电压表测量电路电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觉遵守操作原则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电压的作用和提供装置。难点:能正确使用实验室电压表测量电路电压。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观察对比法使用器材水果、
导线、发光二极管、学生用电压表、小灯泡、开关、干电池、多媒体课件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引入新课知识链接:我们前面学习了电流和电流表的相关知识,我们来回顾一下电流和电流表的相
关知识: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1.播放视频:“皮卡丘的神秘力量”2.演示实验--电源的作用连一个简单的电路(由灯泡,电池,开关,导线组成)。●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光了,为什么?●将电源正负两极与灯泡两端断开,连接导线小灯泡不亮了,这现象说明什么?为什么?说明:电源的正极聚集有大量的正电荷,负极聚集
有大量的负电荷,在电源的正、负极之间就产生了电压。这个电压使电路中电荷发生定向流动,使正电荷从正极流向负极,或者使负电荷从负极流向正极,于是在电路中产生了电流。--可见,电压是使电路中形成电流的原因。从而引入新课——电压。
学生思考问题并讨论后回答实验、观察、思考、交流学生连接简单电路,分别使使灯泡发光激发学生兴趣从探究活动入手来体会电压的作用,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有亲切感,乐于探究。•进行新课目标评价练习一:检查目标1达成情况探究活动一:探究不同电压对电灯泡亮度的影
响[自主学习一]认识电压的单位、符号等请同学们用3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本P35的内容,思考:1.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什么?常用单位有哪几个?它们之间单位换算是如何的?2.阅读小资料的内容,生活中不同用电器的电压各是多大?记住几种常见电源的电压值:一
节干电池的电压、一节铅蓄电池的电压、我国的家庭电路的电压及人体安全电压。PPT展示:认识身边常见的电压值介绍一些动物和常见电蚊拍等的电压情况。目标评价练习二:检查目标2达成情况一节干电池的电压是V,一节蓄电池的电压是V,家庭照明电路的电压是V。对人体的安全电压是36V。256
kV=V;220mV=V;103V=mV=KV①阅读教材及资料,学习电压的相关知识并初步解答问题。②将自己没有掌握准确的知识交给小组,进行合作、交流,互相解答问题。小组合作进行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电路中电流的强弱与电源电压有关。这部分知识比较
简单让学生根据导学案的预习提示阅读教材然以提问的形式方法引导学生学习。进行新课探究活动二:制作水果电池问题引入:◆探究活动1:请同学们观察实验桌上的物品,请根据下图所示方法将1~3水果连入电路,观察二极管发光情
况以及是否使电子手表工作。问题:我们观察到二极管发光,即有电流通过二极管,那么是什么在这个电路中充当电源来使二极管持续发光的?[自主学习二]电压表的读数观察手边的电压表完成:1.电压表的元件符号是什么?2.电压表的作用是什么?3.电压表有几个接线柱?4.电压表有几个
量程?每个量程的分度值分别是多少?[合作交流]小组内交流电压表读数,小组内解决不了的疑问提出来,其他小组答疑(如果没有,则该步骤不用进行)。以小组为单位,观察电压表,进行自主学习。学生读数抢答组内讨论这样不仅锻炼
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愉悦。进行知识的拓展,让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目标评价练习三:检查目标4达成情况[过渡语]我们已经认识了电压表,并学会了读数,下面学习电压表的使用方法.[自主学习四]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大屏幕上展示相关
问题?1.电压表怎样连入电路前,要事先做好什么?2.电压表怎样接入电路?3.电流怎样注入电压表?4.怎样选择量程。5.电压表能不能直接接到电源两极上测电压?目标评价练习4:检查目标4的达成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学生进行实验并记录数据用电压表完成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多次测量得出结论。培养学生自
主学习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和交流,成果展示,让学生在纠错过程中巩[分组实验]实验目的:1.练习使用电压表。2.探究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关系。实验步骤:1.先将电压表接在
小灯泡的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是V;2.再把电压表接在电源两端,接通电路,读取电压表的示数是V;3.把结果记录下来。实验次数灯泡两端电压(v)电源两端电压(v)123思考:电压表的两次的读数相同吗?你发现有什么规
律?[分析与总结]在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中,用电器两端的电压与电源两端的电压相等。测出水果电池的电压形成感性认识固新知。加深对电压表使用方法的理解。三、巩固练习见导学案巩固学习知识四、课堂一、基本知识1.电压:作用、提供装置、单位小结
2.测量工具——电压表:作用、正确使用方法二、基本技能:会正确使用电压表测量电路的电压。思考、交流学生通过课堂小结,使知识更具系统性。五、知识延展电压表使用时出现的问题及排除。思考六、布置作业自己动手
制作盐水电池,查找一些防止电池污染的资料。板书设计§12~1电压一、电压(U)1.作用:使自由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3.单位:(1)国际单位:伏特,简称伏,符号V(2)常用单位:千伏(kV)、毫伏(mV)二、电压表1.作用:2.读数:3.
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