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五节 焦耳定律》教学设计1-九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doc,共(4)页,53.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893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第四节焦耳定律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通过实例,认识电流的热效应。2.能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电热的大小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有关,知道焦耳定律;3.会用焦耳定律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简单计算。(二)过程与方法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控制变量的物理方法,提高
实验探究能力和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焦耳生平的学习,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克服困难的信念。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实验研究电热与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并确定研究方法及实验操作中各个环节应注意的问题。难点:对焦耳定律的理解及
焦耳定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讨论法四、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焦耳定律演示器、电流表、电源、开关、导线、滑动变阻器等。五、教学过程(一)电流的热效应【实验演示,引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实验现象,引起学生感官上的触动,提高学生
的学习兴趣)提出问题:将一截餐巾纸缠在电阻丝上,通电后,纸会不会被点燃呢?教师演示并提出问题:这个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呢?学生思考回答:电流通过导体会发热教师引入新课-------电流热效应【视频播放】:直流融冰(设计意图:通过国家大事加深对电流热效应的理解,让学生
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提出问题:哪位同学能说出“直流融冰“的原理是什么?学生回答:电流通过导体会发热。2教师:可见,一个小知识,只要我们善于利用,它能解决大问题。【提出问题】:(二)探究电流产生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教
师演示:将一个灯泡连入电路,请一位同学上讲台感受灯泡和导线的发热情况。学生:上讲台摸摸灯泡和导线,并说出感受-------灯泡有些热,导线感觉不出来热。教师提出问题:灯泡与导线串联,为什么灯泡热的发光,而导线却几乎不热呢?换句话说,电流通过导
体时产生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请同学们作出合理猜想。------引入探究实验。学生:进行猜想并举例说明猜想的合理性:可能与电流、电阻、时间等有关,(注:学生猜想因素有哪些,不一定能想到,老师适时给以提
示。)(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进行合理猜想,并分析猜想的合理性。学会排除不合理猜想。)【自学指导】:学生阅读课本86页,了解实验过程,并完成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原理是什么?2、实验中用______________表示电
流产生热量的多少,这种方法叫______法。3、为了保证转换的科学性,实验中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教师:介绍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引导学生分析用这套装置完成实验,需要通过观察什么来表示电热的多少实验
(一)研究电热与电阻大小的关系学生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中,应该制不变的量是有哪些?(电流和通电时间)需要改变的物理量是什么?(电阻)2、具体如何操作?(将两个阻值不同的电阻串联在同一电路中,通电后观察玻璃管内液柱上升的高度)教师出示实验装置,教师演示,学生观察。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通过实
验,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了?这说明什么问题?学生交流补充回答,得出结论: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实验<二>:研究电热与电流大小的关系学生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中,应该制不变的量是有哪些?(电阻和通电时间)需要改变的物理量是什么?(电流
)2、具体如何操作?(选用同一电阻进行,移动滑片,改变电路中的电流,通电后观察玻璃管内液柱上升的高度)教师出示实验装置,教师演示,学生观察。3教师引导学生观察:通过实验,你们观察到什么现象了?这说明什么问题?学生
交流补充回答,得出结论:在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越大,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实验<三>:研究电热与时间大小的关系学生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实验中,应该制不变的量是有哪些?(电流和电阻)需要改变的物理量是什么?(通电时间)2、具体如何操作?(选用同一电
阻,保持电流不变,改变通电时间,观察玻璃管内液柱上升的高度。)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前面的实验现象,得出结论:在电阻和电流相同时,通电时间越长,这个电阻产生的热量越多。【师生共同总结】:当电流通过导体时,电流越大、电阻越大、通电时间越长
,产生的热量越多。(三)焦耳定律英国科学家做了大量实验于1840年最先精确地确定了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电阻和通电时间的关系,即焦耳定律。请大家阅读课本87页第二部分以及图18.4-4《焦耳简介》,回答以下问题:(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交流的能力。)【自学指导】1、焦耳
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公式如何表示?3、每个物理量的单位分别是什么?【解决问题】(学生讨论回答)1、为什么灯泡热的发光,而与它相连接的导线却几乎不发热?2、例题:一根60Ω的电阻丝接在36V的电源上,
在5min内共产生多少J热量?电流通过电阻时做的功为多少?(四)电热的利用和防止【辨一辨】多媒体出示图片:下列家用电器,哪些属于电热器呢?学生:通过辨析,进一步理解电流的热效应。【播放视频】电热的利用和防止教师提出问题: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收获或是感受呢?学生:踊跃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加以总结(
设计意图:从课堂走向生活,让学生发现生活中电热的利与弊,便于学生理解和应用──“生活是最深刻的实验”,渗透安全用电教育,体现新课标的“情感、态度、价值观”。)4(五)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形成知识体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都学到了什么知识?(七)课堂检测1.电热器是利用电流的___
____制成的加热设备,是将___能转化为____能的过程,请你再写出两种常见的电热器:①_______②_____。2、如图是小明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装置:在两个相同的烧瓶中装有质量_______(选填“相等”或“不等”)的__
____(选填“同种”或“不同”)液体,瓶中各放置一根电阻丝,且R甲大于R乙,这样的装置可以研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_____的关系;实验中通过观察________来比较电阻丝发热量的多少;3、一只电烙铁的
额定电压是220V,在额定电压下工作时的电阻是1210欧姆,它的额定功率是多大?在额定电压下通电10分钟产生多少热量?(八)课后作业1.课后“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2、6小题;2.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措
施是利用电热的,哪些措施是防止电热的。(九)板书设计第四节焦耳定律一、电流的热效应:二、焦耳定律1、内容: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平方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跟通电时间成正比,这个规律叫焦耳定律。2、
公式:Q=I²Rt3、与消耗电能的关系:Q=W(纯电阻电路)三、电热的利用和防止电热器的优点:清洁卫生,效率高,方便调温。防止措施:设法散热(1)加散热窗(2)加风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