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四节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设计1-九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docx,共(5)页,8.808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892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处理《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是初中物理鲁科五•四学制2011课标版九年级上册第十四章第四节的内容。是上一节《电功率》学习的延伸。也是是继“伏安法测电阻”之后的又一综合性试验,两者的共同点有很多。因
此通过复习“伏安法测电阻”的实验过程,帮助学生利用过往的经验完成《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实验设计,辅助突破难点。教学目标1.会测算小灯泡的实际功率和额定功率,进一步练习使用电流表、电压表和滑动变阻器。2.通过实验,体验小灯泡的电功率随它两端的电
压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3.通过实验认识用电器正常工作与不正常工作对用电器的影响,培养科学使用用电器的意识。重点:用伏安法测量小灯泡实际功率的方法和步骤,区分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以及讨论实验中发现的新问题。难点:要求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步骤并得出实验结论。教学准备
干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导线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引导学生回想电功率的物理意义、定义以及计算方法。1、学生总结归纳:(1)电功率的物理意义: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2)定功率的
定义:电功与时间之比。(3)计算方法:P=W/tP=UI2、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是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在校实验室现有的条件下,没有能够直接测量电功率的仪器。请同学们利用已经学过的知识,设计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的简要方案。2、学生提出方案方案一:测量小灯泡消耗的电功与小灯泡工作时间,
通过公式P=W/t计算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方案二:测量小灯泡两端电压与通过小灯泡电流,通过公式P=UI计算得出小灯泡的电功率。3、引导学生比较两种方案,哪种是在校实验室中比较容易实现的方案3、学生归纳总结方案一:校实验室中
电功不便测量方案二:比较容易完成4、引导学生回想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4、学生归纳总结(1)测量电阻的公式:R=U/I。阻”,让学生归纳、叙述实验设计和方法。(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电压U和电流I。电压U的测量工具是电压表。电流I的测量工具
是电流表。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3)电路图。(4)设计表格,记录数据。5、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要求: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以及在不同电压下工作的实际功率。并比较小灯泡的亮度与实际功率之间的关系。5、学生提出方案(1)测量电功率的公式P=UI(2)需要测量的物理量
有电压U和电流I。电压U的测量工具是电压表。电流I的测量工具是电流表。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3)电路图。(4)设计表格,记录数据。6、引导学生根据实验设计选取器材6、学生总结干电池、开关、滑动变阻器、小灯泡、电压表、电流表、导
线7、引导学生根据实验设计,总结实验步骤。7、学生归纳总结(1)按设计的电路图连接电路,连接电路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置于最大端。连接完成后对照电路图确认连接正确。(2)进行试触,确认无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
片,调节灯泡两端的电压为实验电压,并记录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以及灯泡的发光情况。(3)用公式P=UI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和实际功率。8、引导学生进行实验8、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处理实验数据。9、引导学生分析实验9、学生分析并总结数据,并汇报得到的结论10、教师总结,为保
护用电器,应避免用电器在高于额定电压下工作。(1)小灯泡两端的实际电压越高,小灯泡的电功率越大。灯泡越亮。(2)小灯泡的亮度直接由它的实际功率决定。(3)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有多个,额定功率只有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