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变阻器》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

DOC
  • 阅读 5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99.500 KB
  • 2022-1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四节 变阻器》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四节 变阻器》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四节 变阻器》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doc,共(4)页,9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892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鲁教课标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2章电压和电阻第四节变阻器教学设计课题第四节变阻器二次备课教学目标1、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构造、原理、在电路中的符号和在电路中的作用。2、知道滑动变阻器的正确接法,知道如何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中

的电流。3、了解变阻器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重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难点滑动变阻器的原理及使用方法教学过程导入:情景导入(视频)问题:好声音舞台上彩灯亮度和音像音量采用什么样的方法使其亮度和音量发生变化的?引入:课题温故知新:问题1:导体电阻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问题2:要改变

导体的电阻,改变上述哪个因素最方便?探究一:铅笔芯如何改变灯泡的亮度?(教师演示)(1)思考问题:灯泡的亮度为什么会变化?灯泡变亮时铅笔芯连入长度怎样改变?小结:通过改变连入电路中铅笔芯的_________来

改变,从而改变了灯泡的亮度。探究二:认识滑动变阻器(各组在组长组织下进行组内小展示)(1)变阻器就是能改变连入电路中的元件。(2)观察滑动变阻器实物,弄清它的结构和原理:(在下图2标上各部分名称)思考:电阻丝什么位置的绝缘漆被刮去了?为什么要刮去?原理:靠改变连入电路

中电阻线的_________来改变电阻,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3)滑动变阻器在电路中的符号____滑动变阻器的铭牌上标有“ΩA”,物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探究三:滑动变阻器的有效接法与变阻情况(1)滑动变阻器共有_____个接线柱,每次使用接个,共有种接法,试着填入导学案上的表:(2)讨论:滑动变阻器一定能改变电阻吗?若不是,接哪两个接线柱能改变电阻?接哪两个接线柱不能改变电阻?小结:滑动变阻器接线柱的正确接法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探究四: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灯泡的亮度(课件电路实验图)实验前小组讨论:(1)要使灯泡和变阻器中的电流大小相同,变阻器应该与灯泡串联还是并联?(2)要能控制电流的大小,应该使用变阻器上的哪两个接线柱?(3)要使灯泡由暗变亮,接通电路前应将滑片放到什么位置上?为什么?小结

:滑动变阻器应该与用电器____联;接通电路前滑片应置于_________位置。滑动变阻器的作用:探究五:了解变阻器在电子技术领域中的应用(小组长组织组员相互说说)【总结归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的收获是什么?【达标测评】1、

滑动变阻器是靠改变电阻线的______来改变电阻的,从而改变____。2.某班同学做“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实验,电路如图所示。(1)连接实物时,开关应当,滑片P应移动到最端;如果想使接入电路的电阻值变大,

应该使滑片P向移动。(2)开始实验后,甲同学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的亮度都不发生变化,而且一直很暗,这可能是;乙同学发现无论怎样移动滑片P,灯都一直很亮,这可能是3.如图2所示为利用滑动变阻器改变小灯泡亮度的实物连接图.3(1)在方框内画出相应的电路图。(2)

在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该放在端.(选填“A”或“B”)⑶若要使灯泡变亮,滑片P应向端滑动。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学情的了解和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要求贴近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亲身体验,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物理现象,揭示物理的本质和规律;突出

强调认知过程对学生发展的必要性和形成科技素质的重要作用;注重科学探究,提倡课堂教学方式的多样花,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根据这种教学理念在教授“变阻器”这个内容时,我就充分注意到应该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开展实验探究,从自身的实验探究中寻找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滑动变

阻器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基本电学元件,重点在于了解滑动变阻器的原理,熟悉滑动变阻器的使用方法。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指导思想应该按照人的认知规律,从感性到理性、从形象到抽象、由浅入深的一步步认识。教学的手段方法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学生实验探究、引导学生思考

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在能力培养方面,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让学生自己想、自己说;在演示实验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在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分4析、归纳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的引入中,新的物理课程却是要符合“从生活走向物理”的

教学理念,所以引入的视频是一位歌星的演唱会片断,这样的引入对学生来讲是非常具有兴趣的,再联系到生活中天天都能看到的调光台灯,所以更加激发学生想了解调光台灯的原理的热情度,同时拉近了课程与生活的距离。在教

学中先充分调动血色和那个的学习热情,是每一位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课堂中,这是每一位教师教学的义务和责任。总之,本节课通过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实验探究的积极性,扩展学生的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责任感。让学生亲自动手实验,发现

问题,列举缺点,营造一个活跃合作的课堂气氛,给学生的主动探究,创造性的学习,自主提高留有充足的空间,帮助学生尝试自己探究感受成功的喜悦,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一、选择题1.下列属于相对脆弱的自

然生态系统的是()A.绿洲荒漠交界带B.水土流失严重区C.地质灾害易发区D.高寒带生态系统解析:选D相对脆弱的自然生态系统常见的有海岛生态系统、干旱区生态系统和高寒带生态系统等。2.下列属于非洲的荒漠化问题特别严重的自然原因是()A.气候干旱B.乱垦滥伐C.过度放牧D.破坏

植被解析:选A非洲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降水稀少,气候干旱,荒漠化问题特别严重;乱垦滥伐、过度放牧和破坏植被为人为原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沙漠化土地面积不断扩大,河北怀来沙漠离北京天安门已不足70km。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10%是水资源利用不当和工矿建设破

坏林草造成的;5%是沙丘入侵农田和草场所致。据此完成3~4题。3.这些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A.华南、华东和华北地区B.西北、西南和东北地区C.西北、东北和华北地区D.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4.这些沙漠化土

地的形成()A.主要是人类对土地进行不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使植被受到破坏所致B.是人类发展工农业所致C.主要是由于降水减少,蒸发加剧D.是由于气候干旱,沙丘不断向农牧业土地推进解析:3.C4.A第3题,沙漠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干旱、半干旱和具有旱害的半湿润地区,在我国主

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西北地区。第4题,由材料可知,我国形成的沙漠化土地有85%是滥垦、滥牧和滥伐森林的结果。位于长江中上游的某茶场,茶园面积600亩,每年四月、七月、十一月要锄草三次,久而久之,茶园“消瘦”了。同时,锄草需要大量劳动力,困惑之际,茶场主人想到“羊喜吃嫩草,却不吃嫩

茶”,于是把羊引进茶园,既节约人力、物力,又保持了水土,肥沃了茶园,可谓一举两得。据此完成5~7题。5.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给下游地区带来的危害是()A.泥沙淤积河、湖,洪水排泄不畅,致使洪涝灾害频繁B.水土流失日趋严重C.气候恶化,导致全球气候变暖D.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减

小6.根据长江流域地理特征可以推知,三次锄草中,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A.四月、七月B.四月C.七月D.十一月7.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A.缺乏分解者B.缺少枯枝落叶C.土壤中有机质被微生物分解D.表

层土壤被大量冲走解析:5.A6.C7.D第5题,长江中上游植被破坏后,导致水土流失加重,河流含沙量增大,因而造成下游淤积严重,洪水排泄不畅,致使洪涝灾害频繁。第6题,长江流域降水夏季最为集中,在暴雨冲刷下,水土流失严重,因此四月、七月、十一月

相比,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是七月。第7题,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茶园“消瘦”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造成的表层土壤被大量冲走。二、综合题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2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