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测量电阻》教学设计1-九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

DOC
  • 阅读 37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4 页
  • 大小 775.000 KB
  • 2022-1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三节 测量电阻》教学设计1-九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三节 测量电阻》教学设计1-九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2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4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三节 测量电阻》教学设计1-九年级物理上册【鲁科版】.doc,共(4)页,775.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892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十三章第三节测量电阻一、学习目标设置(一)设置学习目标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及解读3.4.2知道电压、电流和电阻。通过实验,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理解欧姆定律。2.教学参考书:1.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

表和电压表的方法。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3.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应用的理解。3.教材分析1.用伏安法测电阻是电学里的一个基础实验,属于欧姆定律变换式的具体应用。对加深欧姆定律和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以及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很有帮助。2.本节课的难点是如

何引导学生制定实验方案,分析实验数据,发现规律,加深对电阻概念的认识。3.本节课的重点是根据实验原理设计电路图,并且能用滑动变阻器来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4.教材内容“动手动脑学物理”。4.学情分析1.在前两节的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对于所学的实验电路、实验步骤已经较熟悉,但对电

路的链接、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滑动变阻器的使用等基本技能不熟练,还时有错误。2.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很浓厚。3.学生对电阻的特性认识并不是很准确。基于以上方面的思考,本课题学习目标制定如下:(二)学习目标表述:1、通过

讨论交流,制定测量电阻的实验方案。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完成实验。3、通过交流合作,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三)评价方式设置:目标1:提问式评价、表现式评价目标2:提问式评价、表现式评价目标3:提问式评价、表现式评价

二、学习过程预设引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电流和电压可以分别用电流表和电压表直接测量。那么我们用什么方法测量电阻的阻值呢?(教学策略:直入课题,也让学生明白电压和电流可以用仪表测量,电阻在中学阶段怎么测量?告诉学生本节课的目的是通过探究来测量电阻阻

值。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于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新课:目标1:通过讨论交流,制定测量电阻的实验方案。活动一、要想测量定值

电阻和小灯泡的电阻的阻值你有什么方案。若没有思路,可以参考一下课本79页的例2,看能否给你一些启示,也可以小组内讨论,之后完成学案前3项内容,小组展示,并说明你的依据或原因。1、原理:R=U/I拓展:叫作:伏安法间接测量法2、器材:电源、开关

、导线、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小灯泡、滑动变阻器„„3、电路图:活动二、请根据实验原理和实验电路图,小组讨论,展示以下4、5两项内容,之后交流。4、实验步骤:①根据电路图连接电路,检查电路;②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来多次改变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并将相对应

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记录在表格中;③断开开关,整理器材结束实验;④计算待测电阻的阻值大小记录在表格中。5、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教学策略:让学生通过看书,次数电压U/V电流I/A电阻R/Ω电阻平均值R/Ω123说出测量电阻的原理,知道原理和常叫的方法名称。明确所需器材,连接电路时才不会出现太多

的错误。小组讨论制定出实验方案。让每个人都明确自己在实验中的分工,为下面有条不紊的实验做好准备。)改进补充:增加伏安法测小灯泡电阻的实验。(这个内容课本上没有,但是两个实验对照进行,就会发现测量结果会有很大差别,

通过对比,能教给学生如何减小误差,同时为后面学习测电功率,为什么不能求电功率的平均电功率做好铺垫)目标2:通过小组合作实验,收集实验数据,完成实验。活动三、请看一下“温馨提示”之后开始实验,收集实验数

据,填写实验表格,完成实验。教师将学生分为两大组:第一大组测量定值电阻的阻值,第二大组测量小灯泡的阻值。学生做实验,老师巡视帮忙指导。(教学策略:经过上个环节的小组展示,大部分学生对如何做实验已经心中有数了,老师再

通过温馨提示,减少学生连接电路时的错误,让学生明确做实验时哪些是该注意的。实验完毕有将自己的实验数据和他人进行对比的意识。同时要求学生实验数据的填写要尊重实验的事实,不能妄加改动,随意设置)目标3:通过交流合作,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活动四、请各小组讨论在实验过程

中遇到的问题,并分析原因可能是什么,之后交流。6、交流评估:1)常见电路故障及原因①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R或L断路)②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R或L短路)③都有示数但无变化(滑动变阻器接成“同上”或“同下”)④指针反偏(电表正负接线柱接反)⑤偏转角度过小(

电表量程选的太大)⑥接好电路就有示数(连接电路时没有断开开关)2)做实验快的方法连接电路时,先按照电路图摆放器材,再连接电路,之后再检查一遍,最后开始实验。在实验时,移动滑动变阻器时,看着电压表的示数调节,这样就减少很多无用的工

作。3)发现与结论:1、定值电阻多次测量的阻值相差不大,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2、不同电压下小灯泡的温度不同,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变大。3、„„4)思考:灯丝和定值电阻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为什么它们受温度的影不一样呢?灯丝的螺旋结构

,灯罩的作用,等„„(教学策略:交流评估的过程中,通过两个实验的对比让学生明白,实验的分析与论证要注意技巧,学会排查现象发生的原因。另外对于理解“温度对电阻的影响”有了很深的认识,再次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会迎刃而解;同时学习电功率时,学生会更加明白当电压不同时

,实际电功率也会不同,因此不能像求定值电阻的阻值一样求平均值。)三、教学反馈1、在测量阻值约为5Ω的定值电阻Rx的实验中,小明用图所示的器材进行实验。(1)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电路连接,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连入电

路的电阻变小。(2)小明把最后一根导线连接完毕后,看到电压表和电流表立即都有较大示数,他操作中的错误是:(3)改正错误后,小明改变Rx两端的电压和电流.两次测得的电阻值分别为R1=5.1Ω,R2=5.3Ω。第三次测量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A,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则R3=Ω,实验测得值应为

Rx=Ω。2、小亮在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所用小灯泡上标有“2.5V"字样。(1)图16是小亮未连接好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补充完整:(2)电路连好后,小亮分别测出了小灯泡的几组电压和电流值,记录在表格中。①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阻为Ω

。②小亮从数据中发现,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你认为影响电阻变化的主要因素是。(通过针对学习目标设计两个练习,考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可所学知识。)四、作业1、总结测量定值电阻和小灯泡的阻值的两个实验的异同点。2、动手动脑学物理1、3、4题。(通

过作业设计对比掌握俩个实验的异同点,提升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和分析对比总结的能力。)次数123U/N2.02.52.8I/A0.220.250.26R/Ω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6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