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家庭电路》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下册【教科版】.doc,共(2)页,32.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861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授课内容家庭电路教学目标1.知道家庭电路的组成及其作用;2.认识火线和零线,知道试电笔的结构及其使用方法;3.知道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的作用。教学重点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及作用。教学难点家庭电路中各主要设备的正确连接方法。教学准备1.电能表、试电笔等。2.动态电路
PPT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展示目标1.(2分钟)1.导语:首先向学生图片展示:现代生活离不开电,家庭中如何用电?我们怎样才能安全的享受电带来的便利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家庭电路----课题2.学生复习旧知,引出新知。3.板书课题,展示目标(齐读、明确目标)。二、设置问题,自主学习:
内容见课件(10分钟)。4.出示问题,学生带着阅读教材。5.学生回答问题,重点指出,大屏幕展示。6.大屏幕展示连接电路情况,逐一出示,加以解释,教师就连接情况加以强调。三、合作交流,精讲点拨(PPT展示)
(10分钟)。7.根据设置的问题,小组交流后,教师重点讲解,加强理解和应用;8.学生解答对应的巩固练习,总结规律,提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四、回扣目标,小结归纳:(8分钟)9.结合目标,学生总结,大屏幕展示。五、分层训练、当堂达标(10分钟)。(见课件)六、反馈
矫正(5分钟)。10.重点分析,加强理解。板书设计家庭电路1.家庭电路的组成:2.火线和零线:3.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教学反思教案设计基本做到了从学生实际学情出发,考虑了学生的不同层次,“抓中等,促两头”,教案的内容也基本可以满足尖子生个体发展的
需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三基”训练,在传授给学生基本学习方法的同时,引领学生运用基本学习方法夯实基础知识和发展基本技能,学生学习知识的素质有所提升。但是,本节课在教学时间分配上存在的问题:①留给学生
做检测题时间短,有些同学没能完成;②在学生参与学习过程中,交流还不够充分,教师还没真正融入到学生的学习之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