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复习》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

DOC
  • 阅读 5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642.599 KB
  • 2022-12-01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复习》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复习》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复习》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复习》教学设计3-九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docx,共(7)页,642.59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85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科2011课标版《初中物理》九年级上册第八章《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总体上理清电与磁的相互作用关系,提高比较归纳能力、增强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意识;2、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电动机、发电机的原理,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

3、通过类比学会独立分析话筒和扬声器的原理,学习对比联想的方法、提高知识迁移能力。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电磁相互作用的应用,如:电动机和发电机的工作原理难点:对比联想归纳能力、逆向思维能力、知识迁移能力等核心素养

的培养三、教学方法设计这部分内容知识点繁多,联系密切,应用广泛。由于是期末复习课,可以采用问题导引式教学法和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课上重点放在电磁相互作用实验探究过程再现、规律总结及应用,通过比较电动机和发电机、动圈式话筒和扬声器的构造和原理,帮助学生理清易混点、突破难点。为了避免复习课单调

无趣,通过新颖的问题来吸引学生探究,可以采用讨论、练习和实验相结合等手段,使不同层次学生在知识整合和能力训练都得到再次提高。四、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引入问题情景:电磁起重机吸盘吸引含铁物体,电动机通电后转动吊起。(追问:视频中的应用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疑惑呢?)学生开始

讨论,由于问题紧紧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且符合学生实际认知水平,气氛一下热烈起来。学生提出诸如以下的一些问题:(1)电磁起重机的磁铁磁性很强,是否是电磁铁,电流很大吗?(2)电磁起重机是用电动机来驱动的吗?(3)电动机供电的发电机构造和原理是什么呢?„„引入:

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问题,但电磁铁、电动机、发电机三个更具有代表性,探究它们的构造和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电磁相互作用及应用(板书)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梳理电磁相互作用的三个典型应用,抓住本章复习的思维线索——电生磁、磁生电及应用,总体上理清电与磁的相互作用关系,提高比较归纳能力

、增强从生活走向物理的意识。(二)学法导引,问题探究:学法导引1:回顾《电与磁》典型实验1——“奥斯特实验”,思考后讨论以下问题:问题1:导体通电后小磁针偏转,说明小磁针受到磁力作用,力是怎样产生的?问题2:电磁铁与永磁体相比有哪些

优点?(分组用列表对比的方式归纳)问题3:请你说说:电磁起重机吸盘的主要构造是什么?如何吸起、放下物体?设计意图:主要通过问题引导学生简要回顾上一章《磁与电》核心内容——电流磁效应及应用(电与磁典型实验1),用对比的方法总结电磁铁的优点,以此达到全面复习电

磁联系的目的。学生讨论、交流与补充的方法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和协作性。过渡:新问题:奥斯特实验中小磁针对通电导体施力吗?设计意图:新问题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又巩固了力的相互性、培养了学生逆向思维能力,达到温故而知新的目的,顺利过渡到下一个学习环节。学法

导引2:回顾《电与磁》典型实验2——“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思考后讨论以下问题:问题1:看到了什么现象?与奥斯特实验有何异同?问题2:实验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问题3:你认为哪种机器是应用这种现象制成的?拓展延伸1:要改变ab移动的方向怎么办?拓展延伸2:闭合开关后ab

不动可能有哪些原因?怎么办?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复习电与磁典型实验2——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及应用,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电动机的构造和原理,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学法导引3:回顾《电与磁》典型实验3—

—“电磁感应现象”,思考后讨论以下问题:问题1: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必须满足哪些条件?问题2:实验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问题3:应用这个原理可以制成哪种机器?拓展延伸1:要改变感应电流的方向怎么办?拓展延伸2:如

何获得更大的电流?设计意图:通过问题引导学生复习电与磁典型实验3——电磁感应及应用,从能量转化角度分析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培养逆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过渡:(投影出电动机和发电机的结构原理图)请大家判断一下,这分

别是什么机器的原理图?说说你判断的依据。比较1:电动机和发电机有哪些异同点(构造、原理)?追问:刚才有好几名同学差点把两个机器搞错了,说明两个机器既有差别,还有很多相似点。大家能总结一下这两个机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吗?师生共同总结补充,把两

种机器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归纳了出来。设计意图:主要用对比联想的方法复习了电动机和发电机这两个有趣且联系紧密的机器,以此达到全面复习电磁联系的目的。学生讨论、交流与补充的方法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和协作性,实践中通过亲身体验感受电磁之间的奇妙联系,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比较2

——扬声器与话筒的原理设计意图:通过类比学会独立分析话筒和扬声器的原理,学习对比联想的方法、提高知识迁移能力。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与展示补充,既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协

作性等主体作用,又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三)课堂小结:复习思维导图设计意图:通过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整理本章的知识结构,把上面问题讨论过程中涉及的重点难点补充到知识结构中去,使之更加完善和科学。真正达到全面复习、抓住重点、突破难点、锻炼能力、培养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四)当堂演练、落实目标:1

.科学家探索自然界的秘密,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十九世纪英国科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图1中能表明这一现象的实验是()2.在安装直流电动机模型的实验中,为了改变电动机的转动方向,可以采取的措施

是()A.改变磁场的强弱B.只改变电流或磁场的方向C.改变电流的大小D.同时改变电流和磁场方向3.如图:将小电动机与小灯泡按的电路连接好,在小电动机转轴绕线后拉动,发现小灯泡发光。该现象中①电生磁,使电动机转动②磁生电,使小灯泡发光③电动机是电源④转速越快,小

灯泡越亮,以上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4.小明在如图所示探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实验中,ab是金属棒,通过导轨连接到电路中。闭合开关后,ab没有运动起来,下列措施中不可行的是()A.将蹄形磁体的N、S极对调B.换

用磁性更强的蹄形磁体C.换用能提供更大电流的电源D.使用轻质金属棒,减小金属棒与导轨间的摩擦力5、如图是动圈式话筒和扬声器的构造示意图.当人对着话筒讲话时,产生的声音使膜片和与之相连的线圈一起振动,线圈产生随声音变化的电流;放大器

放大后通过扬声器的线圈,通电线圈就在磁场中来回振动,带动纸盆也来回振动就发出声音。根据以上原理,请你思考并回答:(1)图示装置主要目的是改变声音的________(填“声音某个特性”);(2)话筒是一种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的装置,它利用了______

__原理;(3)扬声器是把交变电流信号转化为_____信号的装置,其中的线圈振动的原因是。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8759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