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3.测量密度》教学设计4-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doc,共(5)页,521.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3917.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mρV教学设计课题:《特殊方法测密度》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利用“沉坠法”测量漂浮固体的体积,通过实验测出密度小于水的物质密度2.会用溢水法间测得体积较大物体的体积,利用溢水杯、烧杯
、水、天平测出物体的体积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会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重点难点重点:原有的常规方法实验后的拓展特殊法测出物体的密度难
点:用溢水法正确测出大石块的体积教学准备量筒、烧杯、自来水、溢水杯、天平、石蜡、铁球、细线、天平及砝码教学设计测密度的实验原理要准确测出物质的密度,就要准确测出物质的质量和体积。测固体体积的方法1.规则的物体直接用刻度
尺量出长a、宽b、高c,根据体积公式计算出体积。2.较小不规则的固体用量筒,采用“排水法”测得固体的体积,排开水的体积就是固体的体积。3.如何测出放到水中会漂浮的物体的体积?2mρV学生交流讨论测量体积的方法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对于漂浮固体的
体积测量,利用“沉坠法”进行测量提问:如图所示,用“沉坠法”测量木块的体积的过程,则木块的体积V木=,其中是不需要测量的。类型一:“沉坠法”测密度实验步骤:1.用天平正确测出蜡块的质量,记为m;2.往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只浸入铁球时,记下量筒内水和铁块的总体积V1;
3.将铁块和蜡块完全浸入水中后,记下水、铁球和蜡块的总体积V2;4.计算出蜡块的体积V=V2-V1;5.计算出蜡块的密度实验记录表格:练习:1.实验室里常用“沉坠法”测蜡块的密度,如图所示,量筒内原来水的体积为V0,只浸没入重物时,量筒内水与重物总体积为V1;将蜡块及重物完全浸入水中后,量筒水面
所示总体积为V2,已知蜡块的质量为m,则蜡块的密度为()A.mV0B.mV2-V1C.mV2+V1D.mV2-V1-V02.各种复合材料由于密度小、强度大,广泛应用于汽车、飞机等制造业。小明测量一块实心
复合材料的密度。蜡块质量m/g量筒中水和铁球的总体积V1/cm3量筒中水、铁球、蜡块的总体积V2/cm3蜡块体积V/cm3蜡块的密度ρ/g·m-33(l)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零刻线处,发现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中线的左侧
,如图甲,则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用调好的天平测量该物块的质量时,当在右盘放人最小的祛码后,指针偏在分度盘中线左侧一点,则应该(选填选项前的字母)。A.向右调平衡螺母B.向右盘中加祛码C.向右移动游码当天平重新平衡时,盘中所加祛码和游码位置
如图乙所示,则所测物块的质量为.(3)因复合材料的密度小于水,小明在该物块下方悬挂了一铁块,按照如图丙所示顺序,测出了该物块的体积,则这种材料的密度是kg/m3。提出问题:如果大石块太大不能放入量筒中,又该如何测量大石块的体积?学生讨论:1.选择实验器材(大石块、水
、烧杯、溢水杯、量筒)2.说出测出大石块体积的步骤(1)将适量的水倒入溢水杯中,让水面与溢水口相平;(2)再将石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浸没水中后的石块所排开的水全部盛于空烧杯中;(3)将溢出的水全部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水的体积V.4mρV提出问
题:量筒中水的体积V和石块的体积V石的关系?【教师启发学生】因为烧杯壁上残留有水,所以导致量筒中水的体积V小于石块的体积V石,这个测出来的体积偏小,测量石块的密度偏大。为了减小实验误差,我们如何改进实验?提示:水的密度是已知的学生继续思考,寻
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提示:多次测量不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只需要天平就可以完成实验,只要把溢出的水的体积算出来就可以了。教师继续提问:如何才能测出溢出的水的体积?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总结: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在将石块浸没
到溢水杯中,测出烧杯和溢出的水的总质量,就可以算出溢出的水的质量,再进一步通过计算,算出溢出的水的体积,才等于石块的体积。类型二:“溢水法”测密度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出待测大石块的质量m;2.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3.用细线绑住石块轻轻放入溢水
杯中,浸没水中后石块所排开的水全部盛于空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溢出的水的总质量m2;4.算出溢出的水的质量,在用密度公式算出溢出的水的体积,等于石块的体积;即V=V排5.用密度公式算出石块的密度实验记录表格:练习:英德是英石之乡,小云同学利用如下器
材测量一小块英石块的密度:托盘天平、溢水杯、烧杯、石块、足量的水。实验步骤如下:石块质量m/g空烧杯的质量m1/g空烧杯和溢出的水总质量m2/g石块的体积V/cm3石块的密度ρ/g·m-35(1)小云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2)把石块放入天平左
盘,往右盘内增、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天平平衡后,右盘中所放砝码及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石块的质量为___________g。接着他又测出了空烧杯的质量为100g。(3)将适量的水倒入溢水杯中,让水面与溢水口相平,再将石块轻轻放入溢水杯中,浸没水中后的石块所排开
的水全部盛于空烧杯中,如图乙所示。用天平测得此烧杯和水的质量为127g,则石块的体积为_______cm3,通过计算可得石块的密度为____g/cm3。教学反思:这一节课是在原有的常规方法实验后的拓展特殊法测出物体的密度。对于漂浮固体
的体积测量,利用“沉坠法”。用沉坠法测体积时学生容易读出没有必要的数据(量筒中水的体积),导致体积容易算错,所以这个环节教师有必要的引导并提示。对于体积较大不能放入量筒中的固体,用“溢水法”间接得到物体的体积;“溢水法”测体积时学生会把溢出的水倒入量筒中进行测量,教师这时有必
要提示学生思考:量筒中水的体积V和石块的体积V石的关系,因为烧杯壁上残留有水,所以导致量筒中水的体积V小于石块的体积V石,这样测出来的体积偏小,测量石块的密度偏大。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寻找准确测量体积的方法,先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在将石块浸没到溢水杯中,测出烧杯和溢出的水的总质量,就可
以算出溢出的水的质量,再进一步通过计算,算出溢出的水的体积,才等于石块的体积。本节课通过探究活动,进行误差分析,发现实验设计的不足,寻找改进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变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及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