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2-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docx,共(7)页,7.17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391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6.2物质的密度一教学目的:1.知识和技能(1)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2)通过测定密度的实验进一步巩固物质密度的概念;(3)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
。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4)学会量筒的使用方法。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理解密度的概念;(2)通过探究活动学会测量液体和固体的密度,学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地测定一个物理量的科学方法;(3)初步
掌握通过实验研究物理觃律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亍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密度概念
的建立与密度的测定方法;2.难点:密度概念与公式的理解。三教学器材1.演示实验:螺杆螺母,,小石子各两个,体积相同的铁柱,铜柱,铝柱,圆柱形木块各一个,天平,刻度尺,演示量筒,烧杯,水,绅线.2.学生实验:每组学生都有螺杆螺母,,小石子各两个,体积相同的铁柱,铜柱,铝柱,圆柱形木块各一个,天
平,刻度尺,演示量筒,烧杯,水,绅线.四教学过程:一、引用生活实例,创设情境教师多媒体图片提问,如何鉴别项链的真假?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二、(1)情境分析,提出猜想在什么情况下方可肯定铁比木头重呢?(师生讨论并通过实验得出: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质量不同。)进一步猜想,不同体积的不同物质,怎么比较轻
重呢?师生通过怎样比较运动的快慢?买菜时怎么比较菜的贵贱,得出比较物体的轻重的方法。即比较单位体积的物质的质量。(2)制定计划,进行探究收集日常生活中体积不相同的不同物质比较容易,所以同学们制定了收集生活中的一些小物品,进行
探究。在制定计划时,需要教师引导。首先让学生思考:铁块和木头谁重?怎么比较铁块和木头谁重?由此引导学生得到用天平、刻度尺和量筒测量这些小物品的质量和体积,然后计算1cm3物体的质量的设计方案。然后让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探究。对
于小物体的体积,学会使用量筒是学生继续探究的前提。可以老师讲解量筒的使用方法。(3)分析论证,得出结论每个小组的测量结果数据量少,总结不出规律。必需汇总各小组数据,填入课本118页表中,才能显示出规律性的结论:1立方厘米质量相同的物体都是由相
同的材料组成的。对这个结论,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1cm3物体的质量”有什么意义?应使学生悟出“1cm3物体的质量”可以区别不同的物质,并进一步认识到这是一个描述物质特性的物理量,由此给出密度的概念。四、得出结论,引入密度教师了解学生
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1.同种物体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比值相同。2.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大小不同。质量跟体积的比值就是单位体积的质量,同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相同,不同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由此可知,单位体积质量反映了物体的一种特
性,在物理学中用密度表示物质的这种特性。密度是反映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的密度是一定的。五、类比分析,学习密度的公式及单位请同学们回忆,我们在速度学习中,对速度的定义与今天所学密度定义是否有相似乊处,如果有相似的地方,请同学们比较两个定义,尝试写出计算密度的公式,并根据公式得出密度的
单位。(学生相互讨论,然后得出密度的公式及单位。教师了解学生讨论的结果。教师讲解密度单位的换算:1kg/m3=10-3g/cm3)阅读密度表,得出密度与质量和体积无关,与物质的种类、温度、状态有关.六、出示一些图片讲解密度的应用七、小结1.通过实验引入密度的概念,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质
量和体积无关。2.密度公式ρ=m/v3.密度单位千克/立方米(㎏/m3)八、练习1、水银的密度是13.6g/cm3=_______kg/m3,其意义是_______.2、13.6g/cm3=kg/m3,8.9×103kg/m3=g/cm3。3.蜡烛在燃烧过程中,它的()
A.质量不变,体积变小,密度变大B.质量变小,体积变小,密度不变C.质量变小,体积不变,密度变小D.质量、体积、密度都变小4、(多选题)对公式的理解正确的是()A、同种物质ρ与m成正比B、同种物质m与v成正比C、同种物质ρ与m成正
比,与v成反比D、同种物质ρ与m、v无关5、铁比木头重。()6、一杯酒精用去一半后,剩下的酒精密度为原来的一半。()五板书设计科学探究:物质的密度一、认识密度定义: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公式:ρ
=m/v单位:千克/立方米kg/m3克/立方厘米g/cm3二、密度的应用教学自评本节设计的主导思想:重规实验探索,发挥“主本教学”的作用,通过学生自主创造性地学习,变机械模仿为实验探索,从参与中发现问题,在积极的探索过程中形成创新意识,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和发展了学生的创造力。“兴趣是最
好的老师”。经过主动优化、和学生的探索性实验,学生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的认识过程,真正认清事物的体质,留下深刻的印象,变“学会”为“会学”。既能培养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探索真知的兴趣和互助合作的精神。采用“边探索、实
验、边讨论的综合启发式教学方法”施教,是为了使学生主动、活泼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采用多媒体组合辅助教学,增大教学容量,增强教学效果,营造了直观、形象、亲切的情景,学生感受到了物理对科技的促进和科技进步对社会文明的
影响,从而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开拓创新的精神。八年级物理6.2《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威县常庄中学贾翠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