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2.乐音的三个特征》教学设计1-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docx,共(2)页,4.019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390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的频率有关,2、响度的大小与声源振动的振幅和距声源的远近有关,3、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音色不同。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让学生明白乐音的三个特征。情感态
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教学重点:音调、响度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教学难点:音色。教学过程:一、情境创设,提出问题先播放一段音乐,并让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挥动自己的双手,
互相交流感受,然后引导大家对乐音下定义。提出:同样是乐音它们有什么区别?启发学生自己得出声音有大小、高低之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各有区别的结论。最后总结出乐音有三个特征,再提出这些特征与声源振动情况之间的
关系。二、过程展开•实验探究音调的高低播放腾格尔的《青藏高原》和李娜的《青藏高原》从而引导学生得出音调的概念组织学生用做与音调实验。在学生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拨动时用力的大小不变,只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所观察到的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由此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
主观感受的音调高低和刻度尺振动的快慢有什么关系?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得出结论。展示弦乐器、管乐器、打击乐器的声源和及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学生总结,老师补充。例:水瓶琴(吹和敲两种方式)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例:保温瓶装开水的过程•响度老师说:“大家好”大声说;同学
说“大家好”小声说。让学生试着利用身边的器材自己设计实验来探究响度,并注意观察响度变化时振动现象有什么不同?例如:将一根橡皮筋拉紧,轻轻拨动和用力拨动;也可以敲桌面,轻敲和重敲进行观察,比较响度不同的时候到底是改变了声源的什么因素。请学生展示,总结。展示乐器的响
度例:不敢高声语,高声喧哗,男低音女高音例:听诊器,叫父母回来吃饭得出影响响度的因素3、音色播放不同的乐器演奏的同一首曲子,让学生区分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进而向学生提出问题:你是凭什么区分出不同的乐器的?学生会感性地认识到在音调、
响度都相同的情况下,不同声源发出的声音的差异就是音色的不同。•波形图展示flash动画波形图的练习题5、练习题三、小结四、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