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1.质量》教学设计2-八年级物理上册【教科版】.doc,共(5)页,78.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3903.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质量》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小学自然课和生活经验的知识提升,也是后面物质的密度及其测量的基础。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在内容上和方法上有所变化,新教材把“质量”和“实验:用天平称固体和液体的质量”合起来学习,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结论改为探究实验。
新教材注重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通阅读使用说明书结合自主操作的切身体验,真正掌握了天平的使用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学情分析学生已学过物质的组成,对学习“物体是由物质组成的”这一新知识已基本具备“
元认知”。通过前一阶段的学习已基本能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比较等科学方法来探求新知识。学生凭着生活经验,会有似懂非懂又急于想懂的感觉学生喜欢讨论问题发生的原因,在这种心理基础上,如果教师提供学生主动探究的机会,便容易达到良
好的教学效果。设计思想:我在教学设计中的根本思想就是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学采用了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学生自主提出物质和物体的定区别,集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活动,让学生充分体验质量,与物理知识挂钩。阅读天平的使用说明书,自主操作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帮助学
生建立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测量物体质量后,在小组中交流中来发现照片中的错误并纠正,这样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表达能力和自我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题质量执教夏萍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质量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天平的使用。3.知道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活动,进一步领悟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2.在天平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熟悉正确使用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天平操作中体会克服困难、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成功喜悦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与他人的协作精神。重点使用天平测物体的质量难点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探究2教学策略1.教学方法:主要运用了体验式教学法,利用学生的体验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2.学习方法:小组合作,自主实验。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天平、砝码、铁球、橡皮泥、矿泉水瓶、纸等多
媒体的运用照相机、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第一环节新课引入(2min)情景创设铁钉与铁锤谁含铁更多选择,并说明原因为引入质量概念打下基础第二环节新课教学(38min)认识质量1.展出生活中常见的铁钉、铁锤、木桌木块等八种物体,这样大家对于熟悉的东西更容易判
断,让学生分类。学生仔细观察,并进行回答。让学生区分物质和物体2.结合展出的八种物体,建立质量概念。思考建立质量概念1.结合食品包装袋上质量单位介绍质量单位及其换算。观察图片让学生感到熟悉2.给出人、苹果、鸡等常见物体的质量。思考学生可以举例3.课堂练习基础知识练习1.质量:表示含有的多少。2
.0.5t=kg=g3.在下列空格处填上适当的单位一张邮票的质量大约:50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50一头大象的质量约:5一只鸡蛋的质量大约:50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及时巩固测量质量1.活动:学生相互拥抱估测对方质量,根据活动的结果不准确,提问:如果要准确的知道物体
的质量应该怎么办呢?积极参与活动,学生自然会想到测量工具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充分体会物体的质量,同时引入天平。32.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测质量的工具,实物展示天平。学生进行认识和补充增加学生的知识面3.老师分发使
用说明书学生阅读了解天平的结构和使用步骤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4为学生准备好统一物体,在学生测量过程中把学生的操作错误用照相机拍摄下来,并引导学生纠错。学生练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5.视频播放天平的
正确使用方法,并引导学生归纳出天平的使用方法。仔细观看并发现第一次测量中的错误,归纳出天平的使用法。增强学生发现问题和归纳的能力6.操作再次学生再进行第二次测量物体的实验。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实验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1.提问:物体的形状改变了质量是否
改变?并提供橡皮泥、矿泉水瓶、纸等实验材料。学生自主选材进行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2提问:物体的状态改变了质量是否改变?教师演示实验。观察思考培养学生观察归纳能力结合质量定义直接告诉空间位置改变了质量不改变
,并总结出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思考让学生理解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第三环节知识总结(5min)新课巩固引导学生总结梳理本节知识学生相互交流学习心得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使知识系统化课后练习能力提升1、关于物体的质量,下面哪种说法正确()A、同一块铁,做
成铁锤质量大,做成铁管质量小B、一块铝熔化成液体后,质量变小了C、一块铜在地球上时的质量比在月球上时的质量大4D、一块铜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温度、状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2、质量为1.8×106毫克的物体可能是()A、一只鸡B、一头大象C、一颗
小铁钉D、一个小学生3.小芸用托盘天平测一物体的质量,测量完毕后,发现右盘中三个砝码的质量分别是50g、20g、10g,游码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A、76.8gB、83.1gC、83.2gD、82.6活动1.社会调查:生活中,还有哪些测量质量的工具。2.家庭活动:请同学们测量自己与
家人的质量。板书设计自由板书区二、测量质量1.天平使用注意项:2.天平使用法:三、实验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同一物体形状状态空间位置改变,质量不变一、认识质量1.定义:2.单位及其换算:质量5教学流程图课后活
动创设情境4.再次测量1.引导学生纠错3.播发正确使用视频2.阅读使用说明书自主操作感受质量知识总结直接告知演示空间位置状态形状自主探究引入天平质量概念、单位新课教学学生相互拥抱估测质量新课引入质量是物体的属性认识质量天平的使用认识质量质量概念、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