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原地侧向推实心球》教学设计7-七年级体育与健康【人教版】.doc,共(9)页,50.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354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课时数5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目标:学习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技术动作体能目标:发展学生力量、协调等素质,提高投掷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追
求、体验成功,共享快乐,构建和谐的同学关系重点:用力蹬地,送髋展胸,快速挥臂(鞭打)用力将球掷出难点:用力顺序及出手速度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目标重点难点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1了解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1、初步了解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技术动作2、培养学生参与体育课的兴趣1、双手头上前掷实
心球的用力顺序2、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快速用力的方法教师通过多媒体,课堂教学,让学生了解实心球与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正确用力顺序,以及快速用力的方法21.初步掌握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技术动作,初步体会抬头
挺胸、蹬地送髋、甩臂鞭打、拨球2.体能练习1、初步掌握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技术动作2、发展学生力量、协调素质3、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勇敢、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及团队协作精神1、抬头挺胸、蹬地送髋、甩臂鞭打、拨球2、双手头上前掷的用力顺序1、教师讲解示范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2、学生原地徒手模仿练习及利用
纸球统一练习3、学生分组练习4、学生身体素质体能练习31.提高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技术动作,体会抬头挺胸、蹬地送髋、甩臂鞭打、压腕拨球、换步缓冲2.体能练习1、提高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技术动作2、发展学生力量、协调素质,提高投掷能力3、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勇
敢、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及团队协作精神1、抬头挺胸、蹬地送髋、甩臂鞭打、压腕拨球、换步缓冲2、用力顺序及出手角度1、教师讲解示范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2、学生利用实心球实物统一练习3、学生分组练习4、学生身体素质体能练习41.巩固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技术动作,体会抬头挺胸、蹬地送髋、甩臂鞭
打、压腕拨球、换步缓冲等的用力顺序及出手速度2、体能练习1、巩固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技术动作2、发展学生力量、协调素质,提高投掷能力3、培养学生运动的兴趣、勇敢、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及团队协作精神1、抬头挺胸、蹬地送髋、甩臂鞭打、压腕拨球、换步缓冲2、用力顺序及出手速度1、教
师纠正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错误动作2、学生利用实心球实物统一练习3、学生分组练习4、学生力量练习5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考试1、检查学生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技术掌握程度2、发展学生力量素质用力顺序及出手速度学生按顺序单个进行三轮
测试2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依据《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精神与要求,秉持增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个性发展,把培养运动实践能力作为教学主要目标,有侧重地灵活实施教学过程。实心球是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重点,双手头上投掷
实心球是近几年体育中考的项目之一,它可以发展学生的肌肉力量、运动速度和全身协调用力的能力。通过投掷的教学,能够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和进行安全教育,也有助于培养学生坚毅、果断的意志品质。二、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而且模仿力极强,本节课是实心球
教学单元的第一课时,学生对实心球属于第一次了解,本课时,学生在技术动作方面,以初步了解实心球与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正确用力顺序,以及快速用力的方法。三、教学目标1、认知与技能目标:通过课堂多媒体教学活动,使学生基本了解实心球以及双手头上前掷
实心球的技术动作。2、体能目标:让学生知道利用实心球进行体育锻炼,知道通过实心球的练习发展上下肢和腰背力量,以及全身协调用力等身体素质,提高3投掷的远度和准确性。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和安全意识
,以及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创新、进取的精神。四、教学程序(为了完成本课目标采用以下教学设计)一、教师导入U盘:播放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PPT文件二、PPT边演示,教师边解说三、学生观看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投掷视频播放,引导学生,从而
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4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第一课时教案教材内容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重点:初步了解实心球与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正确用力顺序,以及快速用力的方法难点:由下到上、由后到前的用力顺序教学目标1、认知与技能目标:通过课堂多媒体教学活动,使学生基本了解实心球以及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2、体
能目标:让学生知道利用实心球进行体育锻炼,知道通过实心球的练习发展上下肢和腰背力量,以及全身协调用力等身体素质,提高投掷的远度和准确性。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良好习惯和安全意识,以及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创新、进取的精神。课的结构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方式与组织
措施5教学部分三、教师导入U盘:播放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PPT文件四、PPT边演示,教师边解说1.介绍实心球:实心球重量2KG,实心球有两种充气实心球(练习用球)与实心实心球(考试专用球)2、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已经成为了大部分地区体育中
考的项目,如果在教学实践中对各环节的技术进行细腻深化,会不断提高成绩3、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技术动作要点:用五个字概括(抬、蹬、甩、拨、换),即抬头挺胸,蹬地送髋,甩臂鞭打,压腕拨球,换步缓冲4、掌握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技术动作的四个关键词:a原地站立b双手持球c持球头上d.投掷(1)原
地站立:a动作要领:前后站立,以一脚为轴心,前脚脚跟着触地、滚动、支撑、蹬地,后脚跟用全脚跟着地与前脚跟成“丁字步”b动作作用:这种方法身体重心移动的幅度较大,易于加快出手速度和控制身体平衡6(2)双手持球a动作
要领:手指自然张开,手心空出,握球的后3/4部分,两拇指靠近且成正“八”字,即“爱心”包裹法,两手心空出b动作作用:能使球固定,又能有利于最后用力,在球出手瞬间有更多的手指充分拨球(3)持球头上持球以后要抬
头、挺胸,身体重心提起,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给人一种气势、信心和力量(4)投掷a“满弓”动作的过程:(a)动作要领:“满弓”动作的过程包括预摆、身体反弓、引球。首先是预摆,预摆是完成身体反弓的预备过程,身体略向前弯曲,肢体放松,调整呼吸,摆
动一到两次即可。其次是身体反弓,膝关节稍弯曲,后脚脚跟稍抬起,头部稍后仰,挺胸,送髋,在头部反射作用下形成身体反弓动作。再次是引球,双手持球后引于脑后,构成手臂的反弓动作,从而使整个身体形成“满弓”姿势。(b)生理限制,影响
后引幅度:①两个肘关节不宜张得太开。②上臂和前臂的夹角不宜太大。那么上臂和前臂的夹角多大才算合适呢?如果太大,球出手后飞行的角度很高,会影响成绩,如果太小球出手后飞行没有弧度,也会影响成绩。经过教学实践证明上臂和前臂的夹角在745-90度之间为
好。(c)原因有四:①可以增大后引幅度。②肩关节和肘关节都是转动的轴心。③能够充分利用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伸曲作用。④减少由于生理结构造成的限制。使引球摆臂动作更加流畅。四个条件同时满足可加快手臂摆动的速度,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反复调整最佳角度。b最后用力过程(a)动
作要领:出手阶段是身体各个部位力的传递过程。通过蹬地、伸膝、收腹、向前引球、拨球→鞭打、控制重心的环节完成。从纵向来看,发力的顺序是从下至上,快速传导的过程,从横向来看各个部位的用力要求高度的协调性和速度。最后用力阶段要屏住呼吸。(b)心理暗示:在体育教学十分重要,教师应对学生有效引导。
如暗示“快速出手”当然何时拨球会直接影响球飞行的弧度,理论上说球飞行45度角是最好的,这需要在反复练习中不断体会、改进。出手后要注意降低身体重心控制身体平衡5、易犯错误:(1)教学中有不少学生“过于”强调从下至上的发力顺序,导致出现先跨一步再掷球的极不协调的动作。在最后的跨步缓冲时,当身体重心快速
前移时,跨步缓冲是为了控制身体平衡而做出的条件反射。如果各部位没有充分用力,而过重强调往前跨步,做出的动作显得十分不协调8(2)双腿用力蹬地动作不够,没有送髋关节,只用手臂将球掷出,用力不协调6、拨球鞭打练习很多学生由于不知道怎么拨球,所以在掷球时没有弧线
,甚至有往地下推球的现象。练习有:往地上垂直砸球体会手指拨球和手的鞭打动作7、出手角度的练习无论出手的速度有多快,但是出手的角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严重影响掷球的成绩。标记练习法,找到一面可以利用的墙或是树叶,确定一定高度的地方做一标记,相距合
适的距离,以定好的标记为掷球目标进行练习8、身体素质力量练习:a俯卧背弓b屈膝收腹c两头起d俯卧撑三、学生观看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投掷视频播放,引导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9场地器材教室、班班通教学一体机、U
盘教学反思一、本节课采用了PPT、电脑视频录像进行教学,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有利于学生了解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技术动作,学生在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印象,练习起来更有劲,更积极主动,对动作要领更直观理解,掌握技术
动作更快。二、多元化的设计更吸引学生。本课的开始阶段和结束阶段都是在音乐下完成的。在开始阶段选用节奏欢快、动感十足的乐曲,提高了学生的兴奋度;而结束阶段又选用了节奏舒缓的轻音乐,帮助学生放松肌肉的同时也平静了他们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