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体育课中的体验式学习》教学设计1-九年级体育与健康【教科版】.docx,共(2)页,16.593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3430.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一、设计理念本课就围绕提高初三中考体育成绩,将学生作为“半专业的运动员”,将整个初三学年作为一个训练的大周期,每一个月作为一个训练的中周期,每周作为一个训练的小周期,每个小周期中包含着三节训练课。这三节课的训练安排内容是,第一节课:专项绝对速
度和球类。第二节课:专项速度耐力和球类。第三节课:专项力量。二、指导思想本课以“健康第一”为宗旨,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兼顾体能技能的提高、掌握球类运动技能为指导思想,师生互动,为学生积极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挖掘学生的运动潜能。将知识传授与技能、方法的学练有机结合,并
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用过程评价鼓励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体验学习训练的苦和乐,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最后为提高学生的中考体育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三、水平目标:水平4四、教材分析2分钟跳绳和1000米(800米)跑、引体向上、实心球
、立定跳远、仰卧起坐等项目,若想取得好的成绩,不仅要均衡发展九年级学生力量、速度、速度耐力、灵敏、柔韧协调等身体素质,还要严格强调其技术组成动作。比如说跳绳的握绳方法,摇绳方法,身体姿态等。这些项目从
运动生物化学上针对初中的学生来说又属于典型的力量和速度耐力训练。所以在体能训练的角度来说,课的设计在巩固学生的技术动作的基础上多为发展学生的速度以及速度耐力的能力。五、学情分析初三学生经过了初一初二体育的锻炼,虽然专项技术不是很好但已经具备了教好的体
能基础。由于中考的关系,学生从内心深处想练出好成绩,积极性高,训练刻苦认真。为取得较好的体育成绩了坚实的基础。六、学习目标1.运动参与目标:通过情景导入,使学生入境动情,从而积极主动地学习,且兴趣浓。2.运动技能目标:使学生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发展体能,提高学
生对体育课的兴趣;改善与发展排球自垫、传球的动作技能,通过跑、跳、投、滚、爬等练习提高运动水平。3.身体健康目标: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以及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
体育活动的协作意识。4.心理健康目标:在情景的氛围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从而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同舟共济的优良品质。5.社会适应目标:通过探究合作,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和自主能力。七、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身体协调用力。教学难点:减少练习过程中的失误。八、教学过程课堂常
规——热身运动——跳绳(280个)——五步拳——跳绳(2分钟)——排球垫传——素质练习(仰卧起坐、引体向上、立定跳远、实心球)——放松小结九、教法:1、观察发现法2、练习法3、引导法4、同伴合作学习法5、示范讲解及纠错6、语言
激励十、学法:1、模仿跟练2、理解创新(包括个人和集体)3、相互观摩、纠错,讨论提高十一、教学特色:本次课主要采用了讲解、示范、合作、探究、创新、比赛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热情,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十二、教学流程(详见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