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心理健康》教学设计1-七年级体育与健康【冀教版】.docx,共(2)页,15.23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292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教学设计一、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褪去小学的稚嫩,进入到初中生活中。但是他们在学习方法、生活习惯以及人际关系等方面,还不能及时的转变。尤其是学多学生的思维、习惯还都处于小学石淇的模式,不能积极地投入到初中的学习生活中,造成一系列的问题,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影响学习效率与成绩。使得情绪更加低落
,自我积极性更低,形成一恶性循环。二、教材分析本课选自翼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全一册,第五章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第一节心理健康。本课从心理学的角度,对心理健康这一广义定义,进行了分解,从四个方面七个维度
对心理健康进行了量化。方便学生理解。让学生了解到心理健康是一种状态,是可以调节和改变的,从虚无缥缈的状态,变为学生日常生活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心理变化和行为。从而了解自己,来学着掌握自己。三、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主要依靠讲解,利用情景设计,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将学生带入情景中,从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中挖掘
学生内心的想法,从而进行疏导和教育。四、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了解心理健康基本概念及简单的心理学实验方法;通过情景设计,将学生带入情景中,并分析行为;通过学习了解自己,让学生学会控制自己情绪,找到合理发泄途径。五、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
解掌握心理健康意义;难点:通过行为分析原因,合理控制调节情绪。六、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西游记主要人物的能力分析,讨论各个人物的优缺点。引出心理状态概念,心理健康是心理状态的一种。心理状态具有相对性、延续性、动
态性的特点。2、提出心理健康概念,并从四个方面进行简单讲解。即:情绪稳定、认知合理、积极面对困难与挫折、合理睡眠3、通过艾森克的情绪稳定性量表,简单介绍心理学研究方法与答题特点。4、合理认知(情景设计,在课堂上随机找合理原因,训斥学生,不做教育,给予适当惩戒。目的为了考验学生的认知水
平,是否能够理解老师的行为意图。如果学生没有预想中的反应(顺从或对抗)可以适当增加惩戒手段,如果学生有强烈的对抗反应,立即停止试验,并且说明原因。)再观看ppt第11-12页场景,让学生们讨论。此时图中人物内心想法。并做出归纳总结5、积极面对挫折与打击人生在世
,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挫折与打击总是不期而遇,那么我们面对挫折与打击该怎么办呢?第一道防线:自我防御机制,自我是面对威胁和伤害时的一系列反应,用某种歪曲现实的方式来保护自我,缓解和消除不安和痛苦。1.否认(鸵鸟心态)2.压抑(选择性遗忘)3.合理化(酸
葡萄心理)4.移置(替罪羊)将不满情绪转移到其他人或物体上发泄5.反向形成(我的不到的,谁也别想得到)6过度代偿(国王的演讲)7.抵消(岁岁平安)8幽默(解嘲)...特点1.无意识或者下意识行为2.有自我欺骗的性
质3可能引起心理病理状态4.维持正常心理健康状态有重要作用心理调节:调整情绪,不要再愤怒的状态下做任何决定反复深呼吸来使自己平静下来调整认知:成绩不好是自己学习方法和听讲不认真名次不好,只能证明你在努力的同时别人跟你一样在努力,甚至比你更努力外部疏导:宣泄合理宣泄(大哭一场、运动累的筋疲
力尽,呐喊,来一场枕头大战)6、合理睡眠给出评价指标,让学生去自己查找资料,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