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一 认认真真学几招》教学设计6-八年级体育与健康【华中师大版】.docx,共(7)页,153.127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271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篮球---行进间高低运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与辅助方法,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
先练后教,提高学生行进间运球能力,达成本课教学目标。二、教学内容1.篮球行进间运球。2.篮球接力游戏。三、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积极参加篮球教学活动,能讲出高、低行进间运球的区别。2.技能目标:85%左右学生能完成行进间运球,体会身体重心的变化。15%的学生基本完成完成行进间运球。知道
身体重心的调节,发展核心力量。3情感目标:学生对完成动作有自信,能大胆表现。能相互合作,勇于创新。四、教材分析行进间运球在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运用较多的技术。在八年级的教学计划制定时,把它做为一个单元进行学习,本节课是这一单元的第二课,第一节课主要
是进行快慢节奏的学习,本节课是在上节课课基础上在行进间运球时身体重心的调节,重点是身体重心的把所握。难点是降低重心和低头的关系。为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标志线这一教学手段,利用器材使学生练习中因障碍物的存在,不
得不低头,从而通过反复的练习,形成条件反射,直至掌握这一技术动作。五、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对象为八年级学生,他们生长发育期间,可塑性大,有比较强的思维能力、创造能力,有独立的思想意识,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强。求知欲望非常高,但由于进行青春期,怕羞,不敢表现。六、教学重难点重点:重心的
调节。难点:快与慢、重心高与低的时机的把握。七、教学策略和手段在教学中,尝试采用先学后教、合作自主重复法,示范讲解法等教学与练习方法,让学生熟知要领、熟练动作促进行进间运球中重心的调整。为了提高学习效率,采用标志线这一
教学手段,活用一根线,让学生以标志线为参照物,从而突破学生对自己重心把握不稳的问题。八、生理负荷预计平均心率140次/分最高心率165次/分练习密度60%左右九、教学(流程)1.导入与热身部分教学常规后,老师带学生绕球场单队跑,在场边拿球呈体操队形,复习球性。原地篮球运球(看谁运球低、看谁运球高)
,巩固提高原地运球技术动作。让学生体会运球的时机、速度、落点。球性的练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能充分活动身体各关节,使身体达到最佳状态,为下一步学练运球技术做好准备。2.学习与体验部分学习:首先进行一对一的行进间运球比赛,让学生
找问题,教师规纳总结,并引导问题的提出,行进间运球时在快慢节奏掌握的前题下,要注意重心的调整,从而才能更好地掌握行进间运球这一技术动作。其次:通过讲解,示范,并让学生模仿,完成原地高运球与低运球。并在线外与线下进行体会。最后在教师的组织进行直接从高到低的过线练习,通过问题,点出低头与降重
心的区别。练习:首先听教师提示,完成过一根线、二根线的分组轮换练习,每组为3次练习。其次教师找出学生示范并教师给出评价。最后,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完成多根线的练习(1*3),要注意错误动作的纠正。自主合作练习:把学生分成六组,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并鼓励学生大胆创新,用不同的
组织及方式进行练习。运用:首先再次进行一对一的比赛,与之前的对比,找出自己的进步,培强自信心。其次到篮球场底线成四队,进行以篮球场边线长度的行进间高低运球的实践,要求向前看,有节奏,看标线,调重心。3.愉悦身心部分教师采用
放松活动,示范引领,带领学生调整呼吸和身心。最后进行语言总结与评价,与学生交流心声,体验成功。体育与健康篮球课教案教学对象水平四(八年级)人数36课次第2次教学内容1、篮球:行进间运球。2、核心力量素质训练。重点行进间运球时重心的调
控难点快慢与重心高低的时机把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积极参与篮球活动,能讲出快、慢速运球对重心的要求。2、技能目标:85%左右学生完成行进间运球。15%的学生能基本进行行进间运球,知道调节重心,并学习核心素质练习的方法。3、情感
目标:学生对完成动作有自信,能大胆表现。能相互合作,勇于创新。课的部分课的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组织与要求练习次数时间导入与热身7′一、课堂常规。三、准备活动,在老师的带领下进行球性练习。1、手指拨球到左右拉球练习2、绕球练习3、8
字跨下绕球练习一、接受体育委员报告,向学生问好。二、宣布本课学习内容与目标,三、教学过程:1、安排学生取球。调整队伍,讲要求。2、教师带领学生做球性练习。(用口令)一、集合,体育委员清点人数,检查服装,汇报出勤情况。二、明确本次课的内
容。听清指令。三、练习1、两路纵队慢跑拿球成体操队形站好。2、听口令跟随教师示范进行球性练习。组织:四列横队组织:二路纵队开始
111′30〞3′30〞学习与体验30′二、行进间运球教学步骤:学习1、一对一比赛。2、找出问题:3、讲解、示范4、指导练习①线前
高运球,线下低运球(如:图1)②直接过线练习。(如:图1)练习1、听哨音,过二根线练习(1*3)2、听哨音,过二根线练习(1*1)3、3、学生示范,纠错4、听哨音,过二根线练习(1*2)自主合用练习1、结合标志线练习2、自主创新练习运用1、一对一比赛,找进步2、长距离行进间运球三、核心力量素
质练习1、俄罗斯转体动作要领:以臀部为支撑,,上体后仰,双手拿球左右触地。2、做姿剪刀式踢腿动作要领:以臀部为支撑,,上体后仰,双手着地,举腿左右交叉。1、组织一对一的自由组合比赛2比赛后根据学提出的问题。归纳引导出本课学习的要点,即
重心调节的问题3、讲解、示范4、组织学生练习1、讲解动作要领。3、边示范边讲解。4、教师组织观察学生1、巡回指导,指出不足,进行纠正2、不断鼓励,人线结合,找出乐趣1、学生进行比赛。2、大胆回答,找出问题5、观看示范,找观察点(重心)6、听哨音线外、线下高低运球练习7、听哨音,过一根线练习1、
听哨音,按要求练习1——2组循环3——4组循环2、认真观察,找出降重心和低头的区别1、认真体会,巩固所学2、多人合作,不断创新。勇于表现1、看清示范听口令练习。2、鼓励本组队员坚持完成动作。看谁时间长组织:四列横队从球场底线开始(
来回进行运球练习)图1图2
标杆间距:4M;标杆间线离地的距离:大约50CM,90CM,130CM。13-42-31-311-2132′2′—3′2′2′1′1′6′3′3、自行车卷腹动作要领:以臀部为支撑,,上体后仰,屈膝,双脚着
地,双手抱头,用右肘关节碰左膝,用左肘关节碰右膝。4、仰卧触踝动作要领:以臀部为支撑,上体后仰,屈膝,双脚着地,右手摸右踝,左手摸左踝。(如:图3)图3
4-6次4′愉悦身心3′一、放松活动。二、课的小结、评价。三、回收器材。四、师生再见。一、组织学生随进行放松。二、教师总结与评价。三、安排体育委员委收回器材。四、宣布下课。一、在教师引导下进行放松
活动。二、结合自已本课练习情况听教师小结。三、体委回收器材。四、全体下课。组织:四列横队要求:逼真,放松,愉悦。11′场地器材篮球场、40只篮球、标志杆
16根橡皮筋12根。负荷预计练习密度:60%左右平均心率:140课后反思本课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培养学生竞争与合作意识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理念。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与辅助方法,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注重学生的运动技能提高,增
强学生身心健康为目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采用先练后教,让学生在练习中去体会运球的落点、用力的方法、身体重心的平稳、高低运球的节奏变化技术。提高学生行进间运球能力,达成本课教学目标。进间运球在《体育与健康》中第五章充满梦幻色彩的
篮球运动中出现,是篮球运动中最基本的,运用较多的技术。本节课的要点在于快慢节奏间重心高低的变化,为让学生在练习中做出重心升降这一技术动作,采用了标志线这一自制教学器材,通过标志线的高矮设定促使学生不得不进行重心的升降。同时在练习中
不断纠错,使学生把降重心与低头区分开来,最终形成条件反射,形成正确的技术。本节课既发展了学生灵敏、协调、柔韧等身体素质。也培养了学生的不怕困难、勇敢顽强的品质。指导教师点评行进间运球是篮球的基本技术之一。在课标中要求:“基
本掌握和运用一些球类的技术,提高力量素质,形成合作的意识”,本节课的设计也正是从课标出发,选择了行进间运球这一技术运作作为载体,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篮球运球的同时,对合作意识,学生的自信力等得到锻练。行进间运球是一项基本的篮球运动技术,它的
要点在于快慢节奏间重心高低的变化,故,本节课做为这一单元的第二课时是合理的。为让学生在练习中做出重心升降这一技术动作,采用了标志线这一自制教学器材,通过标志线的高矮设定促使学生不得不进行重心的升降。同时在练习中不断纠错,使学生把降重心与低头区分开来
,最终形成条件反射,形成正确的技术。在课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在学习技术的后段,进行合作自主的练习法,给学生以体验动作的机会,使技术分化,最终巩固这一技术动作。并在长距离的运球中进行运用检验。从效果来看,很好。本节课也达到了预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