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体操类运动的特点与价值》教学设计3-七年级体育与健康【华东师大版】.doc,共(3)页,29.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206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体育教案前滚翻单元教学计划:1、通过学习初步学会基础的滚动、滚翻的动作方法2、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柔韧、灵敏、协调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和提高学生控制身体的平衡能力3、通过学习培养认真锻炼,团结友爱,合作探讨,勤于思考的习惯教学目标:1、
技能目标:90%能试着做出前滚翻动作,能模仿做出动作全过程。2、情感目标:对学习前滚翻感兴趣,乐于重复练习。3、认知目标:通过学习,是同学们知道前滚翻的练习方法和动作要领。教学重点:蹬地团身翻滚教学难点:
枕骨、肩、背、臀依次触垫滚动教学器材:海绵垫若干块体操垫教学过程:一、基础性诊断练习1、问题(1):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的球类都是圆形的而不是其他形状呢?学生:(因为圆形容易滚动,不会固定在某一点)问题(2)为什么圆形的物体滚动快且远?学生:球形物体滚动是摩擦力比较小,所以滚得
远且快教师:所以我们在练习前滚翻是一定要使身体团的像球一样,只有这样才能把动作做好,练习时大家可以好好的体会一下。2、提出问题:在前滚翻练习中怎样使身体团紧?二、理解性诊断与纠正1、让学生提出方案2、教师
提供器材3、分组进行联系得出可操作性的办法三、优化评奖1、各组推荐一名学生将本组的练习成果展示给其他小组观看2、教师提出要求:安全性可操作性简便易练性3、从中提取几种最理想的练习手法A利用红领巾分别夹在下颚、两膝之间B双手抱膝连续团身起练习四、学
生自我诊断与纠正1、分组练习这两种方法究竟是否合适2、相互帮助3、得出结论:这两种方法都很适合与团身练习五、发展性诊断练习1、讲解:我们光学会了团身练习还不够,这只是前滚翻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我们还要借助推手翻掌贴肩等辅助动作。2
、教师示范着重让学生看清预备姿势(两脚两膝要并拢,低头含胸必须要)3、学生尝试性的进行练习4、教师巡回指导六、自主性学习诊断(课堂小结)教师:在今天的练习中大家学到了那些东西?学生:为了解决前滚翻团身问题我们想了好多种方法通过实践我们也知道了哪些方法可以使用,那些方法
有危险。课后反思:首先本次课是在新课标指导下的一堂体育课,本节课是从课标理念和学生生活体验出发,让学生从中感到新、奇、乐。并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这次课较好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
目标,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例如:室外课学生比较活跃,课堂纪律保持较差等。指导教师点评:1、学会利用生活化的内容进行诊断,激活了学生运用其他科目中所学知识进行运用。2、“降低、提高难度、缩短、拓展距离”,让诊断与纠正走进学生发展的真实世界。3、以“运动”为载体,提高了学生
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4、在组织上课中还有些欠缺,需在今后的实践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