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课件PPT-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ppt,共(34)页,8.806 M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118.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2017教育部审定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五单元国防建设与外交成就在近代中国的历史上,“外交”同“屈辱”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周恩来曾满怀义愤地指出:中国的反动分子在外交上一贯是神经衰弱怕帝国主义的,清朝的西太后,北洋政府的袁世凯,国民党的蒋介石,哪一个不是跪在地上办外交呢?——摘自《周恩
来传》材料一:材料二: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这幅漫画中这个任人宰割的清朝官员,是谁的写照?而周围那群举着鞭子、举着刀枪的强盗又指的是谁?可以用哪些词汇来形容这一形象呢?屈辱、不独立、不平等袁世凯政府与日本驻华公使签订“二十一条”学习目标1.知道新中国的外交政策。2.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的内容和影响。3.知道万隆会议的概况和“求同存异”方针的含义。4.概括周恩来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成就。•一个()•一项()•一次()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原则会议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
立。公告说:“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1949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
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思考:阅读上述两则材料,概括出新中国成立后,我们
采取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新中国成立初期面临的国际形势苏美社会主义阵营资本主义阵营建国初期美国对华军事包围示意图日本的海空军队菲律宾的海军第七舰队战后初期美国对新中国的态度是①军事上包围②外交上孤立③经济上封锁、禁运敌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50年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条
约资金和技术上的援助新中国成立的第二天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与我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对于促进新中国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的对华孤立和封锁、争取和平,具有重要意义。意义:新中国冲破美国外交孤立政策的标志是()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
策的提出B.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D.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会议B172014年3月在德国回答关于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问题时,习近平指出,远亲不如近邻。从国与国的关系讲,朋友可以
选择,但邻居是无法选择的,要世代相处下去。无论是从理智上还是从感情上,我们都认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唯一正确的选择。考考你:1、中国陆上邻国有几个?2、中国的哪一个省级行政区与印度相邻?14阅读课本p82,完成下面表格首次提出正式确定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1953年底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尼赫鲁和吴努发表联合声明核心基础保证目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两国总理重申指导两国关系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
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与安全的坚固基础”-----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印度总理尼赫鲁中国总理周恩来有利于处于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能够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被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
关系的基本准则。此材料中的两国总理分别是谁?结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谈谈它对推动国际关系发展所起的作用。阅读课本83,完成下面问题印度尼西亚的万隆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1955年周恩来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经济等问题原因:时间:地点:中国代表:会议特点:
(性质)会议主题: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万隆会议泰国发言人:我认为: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州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巴基斯坦发言人:我认为: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
、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伊拉克发言人:我认为: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三股扰乱和平和谐的国际性势力,而第三股就是共产主义,共产党已经创造了一种“新形式的殖民主义”,我们要号召非共产党国家认真对待共产主义危险的严重性。帝国主义国家利用各国间的矛盾和分歧进行挑拨
的阴谋土耳其代表法丁·吕斯图·佐罗:世界还没有达到和平、安全和稳定状态的罪过,完全归咎于社会主义国家。“求同存异”“中国代表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求异的。在我们中间有无求同的基
础呢?有的。那就是亚非绝大多数国家和人民自近代以来都曾受过、并且仍在受着殖民主义所造成的灾难和痛苦……我们应该承认,在亚非国家中是存在有不同的思想意识和社会制度的,但这并不妨碍我们求同和团结。……”同:遭遇相同同:面临问题相同如何发展国
家经济,维护民族独立,促进世界和平异推动万隆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泰国代表旺亲王:习近平:“新形势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神不是过时了,而是历久弥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意义不是淡化了,而是历久弥深;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作用不是削弱了,而是历久弥
坚。”探究拓展:新中国与旧中国外交有何本质区别?从中可以得出哪些历史认识?——旧中国实行妥协投降的屈辱外交政策——新中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认识:1、落后就会挨打,弱国无外交。2、捍卫国家主权,提高
综合国力,是国家外交的坚强后盾。3、树立维护世界和平的意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万隆会议开创我国外交新局面为我国赢得良好的外部环境独立自主和平外交1、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A.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B.对外开放C.对内改革D.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2、和平共处五项
原则的首次提出是在A、1953年周恩来接见印度代表团时B、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时C、1954年日内瓦会议D、1955年万隆会议A、周恩来出席了会议B、中国代表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C、会议在印度尼西亚的万隆召开D、会议促进了欧亚各国的团结与合作3、关于万隆会议不正确的说法是4、
为了推动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周恩来提出的方针是()A.平等互利B.求同存异C.和平共处D.互不干涉内政5、在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这里的同包括:(1)相同的遭受殖民侵略的经历(2)维护民族
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共同要求(3)相同的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4)保卫和平的共同的愿望电影马路钢笔说明书whoishe?友谊奖1954年朝鲜问题、印度支那问题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显示了周恩来卓越的
外交艺术。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日内瓦会议2015年4月20日巴基斯坦2014年9月19日印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宣布,为表彰和鼓励更多人士和团体坚持和弘扬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国政府决定设立“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友谊奖”“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卓越奖学金
”“他卓有成效地管理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自己却没有留下一个子女;他为中国巨大的国民经济殚精竭虑,不知经手过多少钱财,却没有在外国银行里给自己存入一分钱……”——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感悟伟人一句话的电影说明书1954年,周恩来参加日内瓦会议,通知工作人员,给与会者放一部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彩色越剧片。工作人员为了使外国人能看懂中国的戏剧片,写了15页的说明书呈周总理审阅。周恩来批评工作人员:“不看对象,对牛弹琴”。工作人员不服气地说:“给洋人看这种电影,那才是对牛弹琴呢!”“那就
看你怎么个弹法了”,周恩来说,“你要用十几页的说明书去弹,那是乱弹,我给你换个弹法吧,你只要在请柬上写一句话:“请您欣赏一部彩色歌剧电影,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故事欣赏“派克”的来历“这是一位朝鲜朋友送给我
的。这位朋友对我说:这是美军在板门店投降签字仪式上用过的,你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这支钢笔的来历很有意义,就留下了贵国的这支钢笔。”50年代,有一次,周恩来和一位美国记者谈话时,记者看到总理办公室里有一支派克钢笔,便带着几分讽刺,得
意地发问:“总理阁下,也迷信我国的钢笔吗?”周恩来听了风趣地说:故事欣赏一次,周恩来接见的美国记者不怀好意地问:“总理阁下,你们中国人为什么把人走的路叫做马路?”他听后没有急于用刺人的话反驳,而是妙趣横生地说:“我们走的是马克思主义之路,简称马路。”这个美国记者
仍不死心,继续出难题:“总理阁下,在我们美国,人们都是仰着头走路而你们中国人为什么低头走路,这又怎么解释呢?”周总理笑着说:“这不奇怪,问题很简单嘛,你们美国人走的是下坡路,当然要仰着头走路了,而我们中国人走的是上坡路
,当然是低着头走了。”记者又问:“中国现在有四亿人,需要修多少厕所?”这纯属无稽之谈,可是在这样的外交场合,又不便回绝,周总理轻轻一笑回答到:“两个!一个男厕所,一个女厕所。”故事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