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设计2-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

DOC
  • 阅读 5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6 页
  • 大小 42.000 K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设计2-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设计2-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设计2-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3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6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8课 经济体制改革》教案设计2-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doc,共(6)页,42.0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051.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1课题: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课型:新课教材版本: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课程标准】了解农村改革,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认识改革对于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知道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

农村开始。了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了解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概;提高阅读材料的能力,初步学会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分析历史问题,认识改革的伟大意义;了解以历史材料为依据来解释历史的重要性。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研读相关史料,并对相关材料进行

分析、综合、概括,在这些思维过程的基础上形成概念,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发展过程;尝试体验探究历史问题的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历史的角度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认识改革的必要性与重要性,理解改革对经济

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大作用;我们要不断深化改革,适应时代要求,推动经济发展,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使命。【重点难点】重点:1.农村改革。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难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教学方法】史料分析法【教学

用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师:本课有几部分?哪几部分?生:三部分。第一部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部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第三部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师: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

哪个领域开始?生:农村。【板书】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师:我们来看《一个农民的烦恼》。材料反映了当时农村的什么现象?2材料1:男劳力上工带扑克,女劳力上工带纳鞋,头遍哨子不买账,二遍哨子伸头望,三遍哨

子慢慢晃。师:材料1,反映当时什么状况?生:劳动不积极。材料2:1978年以前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只有20户人家100多人,是远近闻名的三靠村: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每年秋后家家户户背起花鼓去讨

饭。师:材料2,反映当时什么状况?生:靠救济生存。师:我们来读一读安徽凤阳曾经流传的花鼓词。师:我们再来看材料3。材料3:1976年,在安徽的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村民一起劳动,一起分享劳动成果,却出现“上工人喊人,下地人等人,干活人看人,收工人撵人”的劳动状态。师:反映了当时农村什么

现象?为什么要改?生:集中劳动;统一分配,吃大锅饭;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师:那么,怎么改呢?出示《安徽凤阳小岗村18位农民按下红手印的“包产到户”契约》师:从这份契约中,可以看出当时小岗村的农民是怎么改的?生:分

田到户,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交(缴)的公粮。师:这就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板书】1.概念师:什么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生:指在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有没有改变所有制的性质?生:没有。师:对。改变的只

是生产方式。怎么改的?生: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师:下面,我们来看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目的。【板书】2.目的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目的是什么?生: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板书】3.试点师:家庭

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在哪里试点的?生:安徽凤阳小岗村【板书】4.特点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是什么?生: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板书】5.结果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结果是什么?生:到1983年,已基本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

板书】6.意义师: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意义是什么?生: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激发了农民的劳动热情,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业生产和农民收入均有很大提高。3师:我们来看看实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前后安徽凤阳的巨大变化。师:我们再来看看:《又一个农民的烦恼》:自从实行家庭联产承包

责任制后,农民积极性提高了,生产的农产品越来越多,卖不掉,怎么办?农民从“大锅饭”里解放了,富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怎么办?生:兴办乡镇企业。师:对。【板书】7.扩大师:兴办乡镇企业,使农民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这是党在农村探索出的致富新路。同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为

农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师:乡镇企业的作用是什么?生: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展示图片:《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师:我们熟知的格兰仕、美的、红豆、隆力奇、雅戈尔、森达等知名品牌都是

出自乡镇企业。同学们,想不到吧?从这里,我们能看出我国乡镇企业的发展多么迅速!师:同时,我国农业生产也在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发展。师:建国后,农村经济体制出现过四次调整。其中有正确的调整,也有错误的。哪四次?哪次是正确的?哪次又是错误的

?生:土地改革:1950—1952年的土地改革,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正确)农业生产合作社:1953—1958年,实现土地公有制。(正确)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1978年(错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现在(正确)师:结合成功

的经验或失败的教训,说明生产关系变革应遵循什么原则?生:实事求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板书】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师:我们来看《一个厂长的烦恼》。材料1:“上班八点钟来,九点钟走人,十点钟时,随便往厂区大院里扔一个手榴弹也炸不死人。”——30多年

前一段描述青岛电冰箱厂的文字师:这番话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生产经营局面?生: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吃大锅饭。师:再来看材料2。材料2:因为天气很热,工厂为采取降温的措施,打算买风扇、鼓风机,但是工厂没有自主权。要经过十一个政府部门的审批,要盖十一个图章,等最后的图章盖完,夏天已经过

去了。师:这个材料,又反映了什么状况?生:企业没自主权,政企不分。【板书】1.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师:一是工人生产没有积极性,吃大锅饭;二是企业没自主权,政企不分。师:请大家帮帮忙:如何解决工人没有生产积极性和企业没有自主权的烦恼?生:进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师:对。唯有改革,才有出路。

【板书】2.开始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怎样开始的?生: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要4求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板书】3.主要内容师:城市经济体

制改革的内容是什么?生:(1)把原来单一的公有制经济,发展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2)对国有企业实行政企分开,逐步扩大企业的生产经营自主权,实行经营责任制。(3)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师: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生:增强企业活力。师:城

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意义是什么?生: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的活力。【板书】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提出是哪一年?哪次会议?生:1992年,中共十四大。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的是什么?生: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体制,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意义是什么?生:有利于实现经济的协调发展和稳定高速增长,对现代化建设有巨大推动作用,使中国的经济实力明显增强。【课堂小结】师:我们来《总结梳理》今天所学的知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的家庭联

产承包责任制开始的,从农村转向了城市,并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师:下面,我们来“课堂小结”第8课的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开始了经济体制改革。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包括农村改革和城市改革两部分。农村改革先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然后,又大力发展乡镇

企业;我国的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现代企业。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师:伟大改革结硕果,春满神州奔复兴。下面我们来看看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取得的一些成就:上海浦东开发区的建设、2008年成功举办奥运会、神州问天,翟志刚

实现太空行走;2010年成功举办上海世博会;“嫦娥三号”落月成功等。师:中国梦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课堂练习】1.我国作出改革开放决策是在()A.“文革”结束之初B.中共八大C.十一届三中全会D.经济特区建立后2.“它使亿万农民掌握了生产经

营的自主权,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这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上述材料评论的是()A.农村社会主义改造B.“大跃进”运动C.人民公社化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3.邓小平说:“农村改革有两个省带头,一个是四川省,那是我的家乡;一个是安徽省,我5们就是根据这两个省积累的经验

,制定了关于改革的方针政策。”材料中所说农村改革是指()A.人民公社化运动B.农业生产合作社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D.实现土地归农民所有4.小芸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利改税”“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她的研究性学

习课题是()A.土地改革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国有企业改革D.资产阶级性质改革5.1984年3月24日,55位厂长、经理联名在报纸上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这55人呼吁的主要内容是()A.实施“一五”计划B.扩大企业自主权C.进行三大改造D.结束“文化大革命”师:梁启超先

生有一篇著名的《少年中国说》。现在,我们齐读其中的一段。生:“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

地球。”师:回望来路,不改初心。我们一定要将改革进行到底。改革,使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巨大的增强;改革,使我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极大的提高。同学们,等你们长大后,就要肩负起实现伟大的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

大家有没有决心?生:有!师:同学们在学校里,应该怎样做?生:不忘使命,努力学习。师:对。我们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师:下面,我们齐读这句话。生: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师:谢谢大家

!下课!【板书设计】第8课《经济体制改革》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概念2.目的3.试点4.特点5.结果6.意义7.扩大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1.国有企业改革的背景2.开始3.主要内容6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业布置】《基础训练》第8课练习【教后记】学生对于史料教学还是很感兴趣的。本课通过

史料教学,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史料教学,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但是,也有些学生对于史料的把握还不是很准确。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既要继续坚持运用史料教学,还要引导学生进一步提高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和把握能力。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61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