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说明】《第19课 社会生活的变迁》教案2-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下册.doc,共(6)页,69.500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034.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第1页共6页社会生活的变迁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社会生活方面发生的变化以及中国在交通、通讯方面的进步,培养学生用视频、图片等资料分析对比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利用多媒体展示数据、图片等进行对比教学实施探究式学习,从而培养学生
的辩证思维能力,认识到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原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使人们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化。教学重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在衣、食、住、行、用等方面
的巨大变化。教学难点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变化的具体表现有哪些?为什么会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通过本课的学习,相
信你会找到答案。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第19课社会生活的变迁,首先了解本第2页共6页课的学习目标,齐读。(强调本课重点)二、讲授新课日常生活的变化----衣、食、住变化1.衣PPT出示顺口溜:面饭懒豆腐,草鞋家机布。(土布)一年一头猪,慢慢往前
ru.(挪动)学生无奈地大笑。教师:改革开放前后,人们在衣着方面有哪些变化?学生展示:分50--60年代、70年代、80--90年代、21世纪合作探究:有学生认为,中学生就是要穿出个性,因此可以穿破洞的牛仔裤、七分裤等奇装异服。你如何看待中学生的服
装问题?学生讨论后自由发言。2.食民以食为天。改革开放前后,“吃”的变化很大。学生分年代展示:认识“粮票”等。合作探究:过去人们觉得难以下咽的野菜、窝头,今天吃起来好像味道很不错。人们的感觉为什么发生了变化?过去是为
了生存不得不吃野菜,作为粮食不足的补充;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绿色健康。3.住教师:改革开放后,人们的住房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在“住”的方面有哪些变化?第3页共6页学生按年代展示:过去住房比
较拥挤,室内设施也很简单。现在人均居住面积扩大,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表现:拥挤、简陋-----------宽敞明亮、环境优美小结: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在衣、食、住等方面发生了很大变化。随着交通、通信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更进一步提高了。4.行
学生按年代展示教师明确:随着交通设施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出行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表现有哪些?学生:除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还有方便快捷的地铁,私家汽车也进入寻常百姓家。长途旅行,火车、汽车、飞机、轮船任人选择。学生展示文章:道路改革——人人喊好5.用学生展示:
教师:新中国成立后,国家不断增加对电信事业的投资,逐渐形成全国电信网络。改革开放后,电信产业快速发展。我国的电信行业取得了哪些成就?学生:我国的电信网络规模和用户数均居全球第一,发展速度也位居世界前列。在全国大多数地区,固定电话早已进入千家万户,移动电话的使
用十分普遍。教师:中国互联网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中国网民规模不断扩大,第4页共6页互联网普及率越来越高。学生讨论:你是如何看待上网的?三、总结提升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改革开放的脚
步没有中断,当代中学生应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些什么?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了,交通、通信体系完善了。而这些巨大变化得益于改革开放政策的正确实施,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全国各族人民努
力奋斗拼搏,是老一代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伟大梦想的实现,也是我们继续阔步前进的起点和基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文化强国梦,经济富民梦,也是民族复兴梦,中国梦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奋斗目标和精神追求板书
设计社会生活的变迁人社会们生活的变化(1)衣:单一====丰富多彩(2)食:温饱====营养健康、粗细搭配、绿色(3)住:拥挤、简陋====宽敞、环境优美(4)行:步行====出租车、私家车、高铁、飞机(5)用:当
堂练习一、选择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改革开放前出现的现象的是()第5页共6页A.讲究营养均衡,粗细搭配,吃绿色食品B.大家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C.出门旅游的人越来越多,开私人汽车出行的
人占了一定的比重D.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购物2.下列能够反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生活变化的是()①人们上网浏览信息、发E-mail②人们使用粮票、布票购买东西③70年代住草房,80年代住瓦房,90年代住楼房
④从北京乘坐京沪高铁到达上海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二、材料题材料一吴老太爷从乡下来到上海,坐进(20世纪)30年代的汽车里,像一具刚从棺材里爬出来的僵尸。南京路上,到处是光怪陆离的
灯光和高耸的摩天大楼。最让吴老太爷大受刺激的,是一位身穿高开叉旗袍的时髦少妇,„„这情形,不禁让吴老太爷全身发抖。终于,吴老太爷大叫一声,昏死过去„„——小说《子夜》材料二中央政务院于1953年10月发布命令:粮食实行计划供应,凭证定量购买,粮票出现了。这一时期,除了购粮需要粮票外,
其它生活必需品,如油、布、糕点等同样需要凭票证购买。甚至在重大节日还出现了节日补助票„„材料三上世纪60、70年代,大柳村人只有很少的生活必需品,日常消费压缩到最低限度。80年代以来,90%以上的村民住进了新房;村民娶亲用的“彩第6页共6页礼”也由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等“旧四大件”,变成了
彩电、冰箱、洗衣机、摩托车等“新四大件”。(1)材料一中,吴老太爷见到了哪些新鲜事物?他的反应说明了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人们物质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3)据材料三,概括指出大柳村人生活发生的变化。概述这一变化出现
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