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学反思-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

DOC
  • 阅读 68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2 页
  • 大小 16.926 KB
  • 2022-11-13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学反思-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1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0 元
/ 2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第27课 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教学反思-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docx,共(2)页,16.926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7005.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创新与探索同行《活动课:考察近代历史遗迹》的教学反思由于本课是活动课,没有具体的三维目标,因此根据我校学生认知能力水平和实际情况,将活动内容定为考察家乡的近代历史遗迹,并将本课主题定为我爱家乡的历史遗迹。这节课上完之后我认为这些目标的制定是正确的,学

生易以理解和掌握。学生课前收集资料丰富多彩,信息大,大家都能对资料进行筛选,利用小组合作方式完成。这些资料都是学生在课余时间收集的,而且用心地把资料做成PPT,甚至配以音乐进行展示,还有学生自己联系采访校长,这些都是学生自已独立完成的(由于视频比较长,我帮忙剪辑),应该说学

生学到了课本以外的本领了,很好地锻炼了自己的各项能力。历史课堂也拉到了课外时间,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有很大帮助的。课前虽然对各个小组也有一定的指导,我只提出自己的看法,选择与决定权都保留在学生手里,所以由于各组间的水平差距较大,

汇报效果也是有些参差不齐。这在不同程度都能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注重培养历史核心素养的史料实证能力。在备课中一直在考虑学生介绍的历史遗迹虽然都是近代史上的,但这些与他们这学期所学的近代史的关系又有什么联系呢?所以在本节课上,我在学生介绍完遗

迹后把家乡历史遗迹中所体现的近代史的特点进行归纳与总结,说明这些遗迹是近代史的缩影与见证,把课本知识与乡土史紧密结合,体现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同时体现近代史上中西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如:陈化成纪念馆、胡里

山炮台、钟楼,体现前者,鼓浪屿、卢戆章故居、启悟中学与集美学村则体现后者,我认为这是比较成功的一个做法。本课的主线设计我认为也是得意之作。这节课分成三个部分:风雨历程忆往昔、日新月异看今朝、不忘初心话未来。“风雨历程忆往昔”主要是由学生来展示遗迹讲述故事,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体

现家乡过去发生的历史;“日新月异看今朝”采用习大大在金砖会议上关于厦门印象的讲话视频,使学生直观感受厦门的新变化,同时引出厦门人民创造了现在美丽厦门的历史,为第三个环节做好铺垫;“不忘初心话未来”采取设问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展望未来,以史为鉴,培

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这三部分体现历史发展三个历程即过去、现在和未来,体现历史发展的延续性。在本课结束前进行主题拓展与升华,用电影《寻梦环游记》中的经典台词:在爱的记忆消失前,请记住我。让学生带着爱的记忆,永远记住我们家乡的

人和事,同时也引导学生应为家乡的发展而努力奋斗,让后代子孙也带着爱的记忆永远记住他们,历史一直传承下去。这一做法还与本课主题“我爱家乡的历史遗迹”中的“爱”首尾呼应,升华主题。通过这节课使历史核心素养的家国情怀得到充分的培养,有助于学生初步形成唯物史观。这节课上下来

,有几个地方可以比较不足:(1)师生互动相对不够激烈,我自己上得很激动,自认为生情并茂,学生则反映冷漠,可能我的情感并没得到学生的认同。因为这是活动课,又是第一次使用的新教材,没有模式可寻,不像对具体知识

点的分析,学生有的反映在日积月累的教学中是有经验可寻的,因此对学生可能有什么样的反映,没有充分的预设。我想要是可以在学生展示之后,让他们针对所介绍内容设置二到三个问题,进行现场提问所有同学,也就是可以增加有奖竞猜环节,这应该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有效缓解现场紧张气氛。

(2)对于学生在介绍卢戆章后,呼吁要保护他的故居,之后我应该接下来:虽然他的故居还没得到很好的维护,但在我们学校附近已经建成一座以卢戆章为主题的公园,前几天的小鱼网上还特地介绍他呢。可见同安人民并没有忘

记他,所有在历史上有做过贡献的人是不会被人们忘记的。(3)关于同安与厦门的关系应该做着介绍,古同安,今厦门。古代同安的厦门市同安区同安县历史东汉为侯官县地,三国为东安县地。晋太康三年(282)置同安县,南安郡,后并入南安县。唐贞元十九年(803)析南安县西南4乡置

大同场,五代后唐长兴四年(933年)升为同安县。历属泉州、清源郡、清源军、平海军、泉州路、泉州府、兴泉永道、南路道、厦门,第五、第四行政督察区。清乾隆四十年(1775)析置马巷厅(1912年废)。1912年析置思明县,1914年析置金门县。古城因形似银锭而得名“银城”。1949年9月19日解放,历

属第五专区、晋江专区、厦门市、晋江地区、厦门市。1996年11月20日,经国务院批准,同安撤县设区,并于次年5月1日式挂牌。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5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