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现代艺术》教学设计 -九年级美术下册浙人美版

DOC
  • 阅读 320 次
  • 下载 0 次
  • 页数 7 页
  • 大小 33.111 KB
  • 2022-11-29 上传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此文档由【小喜鸽】提供上传,收益归文档提供者,本网站只提供存储服务。若此文档侵犯了您的版权,欢迎进行违规举报版权认领
《5.现代艺术》教学设计 -九年级美术下册浙人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一页与第二页中间广告代码
《5.现代艺术》教学设计 -九年级美术下册浙人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二页与第三页中间广告代码
《5.现代艺术》教学设计 -九年级美术下册浙人美版
可在后台配置第三页与第四页中间广告代码
在线阅读已结束,您可下载此文档阅读剩下的4 已有0人下载 下载文档0.99 元
/ 7
  • 收藏
  • 违规举报
  •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0.99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文本内容

【文档说明】《5.现代艺术》教学设计 -九年级美术下册浙人美版.docx,共(7)页,33.111 KB,由小喜鸽上传

转载请保留链接:https://www.ichengzhen.cn/view-69886.html

以下为本文档部分文字说明:

生命之舞——蒙克的表现主义绘画一、教学内容浙美版·初中美术九(下)根据第5课《现代艺术》改编课型:“欣赏·评述”模块二、教材分析爱德华·蒙克是二十世纪现代艺术的巨匠,是表现主义画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绘画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悲伤压抑的情调,他所创造的绘画语言对20世

纪表现主义的成长起了主要的影响。他的《呐喊》《生命之舞》《卡尔约翰街的夜晚》等都是艺术史上重要的作品。本课选用蒙克的《生命之舞》作为了解蒙克绘画和现代艺术的切入点,一方面旨在通过引导学生对作品内容、形式语言的识读、分析,了解蒙克的艺

术特点,认识表现主义绘画的观念、创作手法;另一方面通过对蒙克作品的欣赏解读能够使学生一斑窥豹了解现代艺术,改变学生以往简单的把“象不象”,“美不美”作为美术评价标准的观念,开拓视野,逐步提高对现代艺术的鉴赏能力。学情分析经过八年多来的美术基础教学,学生对

美术作品的认知和欣赏能力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可以对许多美术作品从多角度、多层次描述和评价。但由于多方面原因,现代艺术长期是学生欣赏的盲区,许多学生面对光怪陆离、造型色彩大异于传统艺术的现代作品比较茫然,以往“像不像”“美不

美”的判断标准突然失效。很多学生不能识读、无法理解,也很难对其作出恰当的评价。基于以上学情,课的设计一是从内容和主题上了解蒙克的《生命之舞》,第二是从绘画语言特征上引导识读蒙克的《生命之舞》,对绘画语言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表现主义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观念。进而理解现代艺术“从传统艺术的再现

客观世界转变为表现主观世界,在表现形式上也从具象转变为意象和抽象”这样一个艺术发展特点。为了使课堂教学更能体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探究性,在教学方法上采用对比欣赏、分析探究、小组讨论、个人体验等多种活动,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视觉感知和语言表达,提高审美能

力。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欣赏《生命之舞》,初步了解蒙克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表现主义绘画。2.方法与过程:在问题探究、合作学习、尝试体验中,初步学会鉴赏表现主义绘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艺术家的创作情感,思考生命的成长过程,形成积极健康的

人生态度。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了解蒙克作品的艺术特点和表现主义绘画。难点:理解表现主义绘画。课前准备:1.课前划分小组(6-7人),分发好小组学习任务单。2.《生命之舞》油画仿制品,分发小组。3.卡纸、马克笔、剪刀、背景模型等。四、教学过程(一)情景问题入课题。1.课前播放欧洲古典舞曲。2

.设计情景,引出问题。师:刚才这首音乐是一首舞曲,好听吗?有没有同学参加过这样的舞会?你觉得舞会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氛围?师:舞会是人们社交和放松心情的地方,它是欢乐的、愉悦的,历史上有很多画家都表现过舞会这个题材,比如这幅荷兰画家勃鲁盖尔的《乡村舞会》,法国画家雷诺阿的《红磨坊的舞会》,都是有名的

作品,他们画出了舞会的欢乐和激情。但在众多的此类题材作品中有一件作品比较特别,这就是这幅《生命之舞》。请大家看看,这幅作品有什么不同?这幅作品氛围比较怪异,画家为什么画的这么怪异呢?他想表达什么呢?他怎么表达的呢?揭示课题《生命之舞》。【设计意图】通过对《生命之舞》

与其它舞会题材美术作品的对比,引出问题,激发学生学生对该作品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二)识读作品探主题。1.根据问题识读和阐述作品。问题一:画家描绘的舞会发生在哪里?在什么时刻?问题二:画面画了几组人物?问题三:主要人物是哪几组,分别是什么样的年龄、装扮、表

情和动作。揣摩人物的心理、情绪。学生识读、阐述作品。板书——内容:黄昏海边的舞会2.问题引导,小组讨论,理解主题。问题一:为什么画家在这幅画里画了一个少女、一个风华正茂的女子,一个衰老的女人?她们之间有关系吗?问题二:画家想表达什么?(2)小组讨论,阐述自己

的理解。(3)教师引导小结。画家在这幅画里画的画了这么多女孩子其实就是一个人。画的是一个少女从青涩纯洁到陷入热恋,在经历欢乐、激情、欲望等等的现实之后,走到美人迟暮、孤身一人的境地。画家在画里表达的就是它对生命过程的

认识和生命的感悟。【设计意图】以问题为引导,分别以个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分析画面内容和主题,既培养了对作品识读和分析能力,也使学生掌握了能独立观看、欣赏作品的方法。(三)探析语言知表现。1.小组合作,探究形成画面“情绪”的因素。

导语:刚才我们了解了画家画的内容是一场舞会,表达的却是对生命过程的领悟。前面我们说这场舞会主题悲伤,气氛凝重,那画家是怎么画出这种凝重悲伤的气氛的,你觉得跟画面的什么有关系。请对比勃鲁盖尔的《乡村婚礼中的舞会》,从造型(人物动态、表情等)、色彩、构图等选择一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A学生

从色彩角度阐述作品色彩特点和主题、画面氛围的联系。小结:画家通过主观,象征色传达出了画面的主题和氛围绪。B学生从造型角度阐述作品造型特点和主题、画面氛围的联系。小结:画家用简洁的造型,凝重的动态和人物深情传达出了画面主题和氛围。C学生从构图角度

阐述作品造型特点和主题、画面氛围的联系。2.问题引导,观察思考,了解《生命之舞》表现手法的特点,认识表现主义绘画艺术,评价作品。A问题1:你觉得《生命之舞》这幅画的色彩是真实的吗?他为什么用白色画少女,红色画风华正茂的女子,用黑

色画衰老落寞的老妇?相比《乡村婚礼的舞会》上的人物你觉得这幅画的人物造型画的怎么样?问题2:这幅画的“不真实”“不细腻”,你觉得好吗?小结:蒙克的作品在绘画的语言上与我们以往的油画作品大为不同,造型简练、概括,色彩主观、强烈,强调画家的情感和思想表达,不强调真实的视觉效果,这种表现

手法称之为表现主义。板书:造型:概括、简化色彩:主观、强烈表现主义B追问评价:蒙克的作品不写实,人物形象甚至丑陋,你觉得他的艺术有价值吗?有什么价值?【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本课的重点,也是难点,为此,在教法学法上采用了问题引导、小组合作探究、对比

欣赏等策略,旨在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使学生了解蒙克艺术特点,理解表现主义绘画。(四)了解蒙克评作品。视频了解蒙克生平,了解蒙克艺术产生的背景。导语:刚才我们欣赏了解了这幅关于人生之悟的《人生之舞》作品,相信大家对它的作者一定很好奇,那么这幅画的作者是谁呢?他怎么会创作这样的一件作品呢?【设计意图】

了解画家蒙克生平、创作历史,间接知道蒙克艺术产生的原因和背景。(五)尝试创作悟人生。1.教师引导,布置创作。蒙克用表现主义的方式创作了这幅《生命之舞》,因为他的人生悲剧,所以使他在创作中表达出了一种哀婉、悲伤的意味。同学们能不能把这个舞会改一改,改成你们想要的一场青春舞会。你们可以改的表

情动态、也可以改她的颜色,也可以做其他的添加,表达你们的生命热情。2.学生展示作品,表述对生命的感悟和期盼。【设计意图】通过创作进一步加深对表现主义绘画的认识和理解,同时在对生命之舞再创作中激发情感,思考生命的成长过程,形成积极

健康的人生态度。(六)拓展视野升领悟。今天我们欣赏了蒙克的生命之舞,同学们知道了绘画史上的一个重要画派——表现主义。也许蒙克的这件《生命之舞》在我们很多人眼里“不逼真”,甚至也“不美”,但这幅画依然能打动人心,它启发了我们每一个人去思考我们去过一个怎样的人生,我

想这可能是今天这堂课最重要的意义。同学们的人生刚刚开始,就犹如这初春,充满朝气、充满能量,充满蓬勃的生命力,你们拥有无限的可能。老师期望你们,也祝愿你们有一个美好的未来。五、板书设计生命之舞——蒙克的表现主义绘画内

容:黄昏海边的舞会主题:生命的历程(青春、爱情、衰老)造型:概括、简化表现主义色彩:主观、强烈六、课后反思欣赏课教学一般都是采用讲授法为主,即以老师讲为主。往往在课堂上缺少学生的感受、体验和主动探究,学生获得的知识多是灌输的。这样在教学

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学生对作品的特点和内涵的理解,学生往往并没有对作品获得深层的认识和解读。因此,我在本课中设计了多种探究和体验教学活动来解决这个教学难题。采用对比欣赏、分析探究、小组讨论、个人体验等多种活动,充分调动学习兴趣,关注学习过程中的视觉感知和

语言表达,提高审美能力。让学生不仅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还要用脑子去想,用自己的嘴说,用自己的手操作,用自己的心灵去感悟。它不仅仅是对知识的理解,更使学生在亲身经历中真正实现了对知识的内化和认同。附2:学习任务单小组探

究任务1小组任务——识读画面内容问题一:画家描绘的舞会发生在哪里?在什么时刻?问题二:画面画了几组人物?问题三:主要人物是哪几组,分别是什么样的年龄、装扮、表情和动作。揣摩人物的心理、情绪。小组探究任务2小组任务——探寻画面内容的秘密1.为什么画家在这幅画里画了一个少女、一个风

华正茂的女子,一个衰老的女人?她们之间有关系吗?2.你认为画家想表达什么?(此画的主题)小组学习任务3小组任务——探寻画面情绪的秘密1.这幅画的氛围是怎么传达出来的?跟画面的什么因素有关系?对比勃鲁盖尔的《乡村婚礼中的舞会》,请从造型(人物动态

、表情等)、色彩、构图等选择一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2.你觉得《生命之舞》这幅画的色彩是真实的吗?他为什么用白色画少女,红色画风华正茂的女子,用黑色画衰老落寞的老妇?相比《乡村婚礼的舞会》上的人物你觉得这幅画的人

物造型画的怎么样?3.这幅画的“不真实”“不细腻”,你觉得好吗?如果好,好在哪里?

小喜鸽
小喜鸽
好文档,与你分享
  • 文档 161806
  • 被下载 27258
  • 被收藏 0
相关资源
广告代码123
若发现您的权益受到侵害,请立即联系客服,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侵权客服QQ:395972555 (支持时间:9:00-21:00) 公众号
Powered by 太赞文库
×
确认删除?